2025年,用MATES模型重新理解B站
作者 | 一沈
2024 年接近尾聲,這一年刀法跟許多品牌營銷人打過交道,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言行不一。
聊到該怎么增長時,大家總說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加大品牌建設,但一看實際措施,卻被短期 ROI 裹挾著,不得不陷入比價的內卷中。
這屬實也是沒辦法的事。當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只憑信仰為品牌“充值”,自然越來越難。
那我們就只能放棄一條明知是正確的路嗎?當然不是。
在剛剛結束的刀法峰會上,刀姐表示,碎片化時代做品效銷合一,關鍵在于內容。而要做好內容,品牌策略、內容策略、投放增長策略缺一不可。道理懂了,但要真正下定決心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品牌需要更多實打實的支持。
刀法注意到,B站最近推出了人群資產模型 MATES 并發布了白皮書。在這個模型中,B站用“心智”這一關鍵詞,將品牌與轉化這兩件事串了起來,也提供了相關策略產品工具(嗶哩必達 BDATA),讓做出好內容變得更有確定性、效率更高,品牌做出好內容后,也能真真切切看到效果。
于是,研究完白皮書后,我們馬上找到了 B站數據產品負責人二姐、影石市場總監袁躍,聊了聊 MATES 人群資產模型的誕生背景與使用指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參考。
做好營銷:轟炸大腦,不如攻心
先明確一個底層邏輯:品牌心智很重要,并且媒介環境越碎片化,心智越重要。
品牌的重要,營銷圈很早就有共識。如出版于 1991 年的《管理品牌資產》就說,在產品競爭中,朦朧、抽象的喜歡感覺遠遠勝過具體實際的特殊功能。
我們也可以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這件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曾闡述人腦的兩種思考方式:快速、直覺和自動化的系統 1 與慢速、理性和有意識的系統 2 。
放在廣告營銷里來看,由理性驅動的系統 2 ,會對比產品功能和價格高低,從而改變短期決策行為。
相對應地,由情感驅動系統 1 則用于處理品牌營銷及其他因素長期積累的感性品牌關聯。一旦建立,就能在品牌選擇時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人們傾向于選擇讓自己感覺良好的品牌。
說白了,就是在日常消費決策中,無聲的偏愛,勝過聒噪的叫賣。
而如今正是一個“叫賣”越來越多的時代,因為產品越來越多、信息越來越多、選擇越來越多,所以“偏愛”也愈發重要。原來是品牌占領用戶,現在是用戶選擇品牌,選擇的是跟自己有認同、能共鳴的品牌,品牌要做的是持續建立情感鏈接,即做好心智建設。
B站對心智下了個定義:消費者內心深處對品牌的看法或價值認同程度,意味著品牌與用戶之間的牢固關系,可以幫助品牌實現短期有觸動、長期有忠誠。
這里的牢固關系,又可以拆解為四層:
以品牌曝光與消費者建聯,擴大品牌認知
以內容傳遞品牌價值,激發用戶興趣
以互動建立品牌信任,產生情感共鳴
以深度互動贏得品牌認同,影響消費決策
事實上,這也是 B站人群模型的底層流轉邏輯。而看清了這四層,也很好理解為什么 B站是做品牌心智的不二之選。
B站的發展歷程,是中長視頻的深度內容吸引人,人成為同好,同好搭建了社區。在這幾個關鍵詞中,深度內容是基底,興趣同好和圈層互動則可以激發興趣、產生共鳴。
看進心里、討論起來,乃至于認可和喜歡,這種深層心智的捕捉,是 B站獨有的特色。袁躍就表示,在 B站,大家有看中長視頻的預期和耐心,而 UP 主也像一個個小代言人,可以帶來信任的傳遞。
也只有這樣,品牌才能真正獲得偏愛。B站在建立品牌心智上的優勢,在數據上也可以得到佐證。
可以看到,與短視頻及具有社交屬性的內容平臺相比較,B站對快消品等決策周期相對較短的品類,在建立品牌在年輕人中的認知、吸引年輕人關注等前鏈路環節的影響觸動更強;對于決策過程中更需要充分“做功課”的品類,諸如數碼家電、汽車等,B站對于年輕人的前中決策鏈路均有更強的影響力。
這也很好理解,比如對客單價較高的影石來說,在前期,B站的中長視頻內容可以讓品類教育做得清晰、完整而鮮活。在后期傳遞 Think bold 的品牌態度時,不同 UP 主又可以激發不同圈層的共鳴,影響深層心智。
總的來說,建立深層心智是 B站的特色,也是 B站的堅持。而這恰恰也是這個時代,品牌急需的長期增長抓手。
但這時,另一個問題就了,知道了轟炸大腦,不如攻心,那到底要怎么攻、又該怎么衡量心智呢?
用好 B站:抓住 TE 人群,聚焦深層心智
衡量品牌心智,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如果心智強,品牌可以賣得更多、賣得更貴。但這是一個延遲的、模糊的結果,這就導致品牌營銷變得被動,像是玄學,這也是 B站這次推出的 MATES 人群資產模型想要解決的問題。
先來看模型長什么樣。MATES 衍生自科特勒 5A 理論,分為 Meet認識、Appeal興趣、Trust信任、Endorse認同、Sales轉化,共五個層級。其中,T 和 E 即信任和認同人群,屬于深層心智人群。可以看出,從認知、激發興趣、建立信任、贏得認同到消費轉化,這是一個圍繞心智建立的模型。
跟 5A 模型相比,MATES 模型在兩點上尤其體現了 B站的特色:第一,細化 A3,深層心智表達更清晰;第二,從品牌認同再到購買,心智建設目的更明確。
先來看 MATES 模型的第一點特色,將 A3 細化拆解為 T、E 兩層,將深層心智看得更加清晰。其中,T 代表被種草,建立了品牌信任,E 代表用戶認同品牌價值觀,與品牌產生共鳴,真的“愛了”,愿意成為品牌擁躉。
TE 人群的規模與流轉,是衡量品牌心智的重要指標,也與生意增長有著很強的相關性。白皮書顯示,深層互動的 T 人群,轉化率是淺層互動 A 人群的 3-7 倍,而 E 人群的轉化率,又是 T 人群的 4-9 倍。
關于 TE 人群的運營,國貨美護品牌頤蓮的案例很有代表性。
頤蓮主打功效型護膚,背靠國產玻尿酸大廠。在國貨自來水和功效黨聚集的 B站,品牌做了兩個關鍵動作。
首先,是搭建內容矩陣,覆蓋多樣人群。從頭部 UP 主探訪實驗室,做溯源背書,讓產品功效深入人心,再到合作多圈層 UP 主,融入多樣化場景,多維度內容完成深度種草。
其次,是基于優質內容,做人群破圈。圈選回流人群和博主未觀看粉絲,內容分區熱榜追投至全站熱門榜,擴大聲量,最大化投流功效。
總結一下,就是好內容的原生影響力,疊加上商業放大工具,幫助品牌擴充潛在人群,不斷激發新生意。
最終,頤蓮實現了 TE 人群規模達到合作前的 2.3 倍,TE 人群占比提升近 5%。打透深度心智,重視 TE 人群也為品牌帶來了好生意,進店 UV 大幅提升,成交率提升超 14%,單條商單視頻 ROI 達 10 以上。
MATES 模型的第二點特色,是將 Endorse 認同列在了 Sales 轉化之前,不同于 5A 理論的先有購買再有認同。這也是 B站的特別之處:可以先做到對品牌和產品的認同,再有對產品的購買。
以影石今年雙 11 的 B站營銷為例。在蓄水期間,品牌重心在于 O-MA 的拉新,大促中則更多做 MA-TE 的關系加深和 TE-S 的轉化。這種有的放矢,對于品牌來說,既能做長期的心智沉淀,又不耽誤拿到短期的銷售轉化,更加健康和可持續。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MATES 模型和配套工具也一直在提供助力。
比如在定策略時,可以提取品牌人群特征,挖掘出高潛機會人群。
比如影石 TGI 最高的四個破圈人群分別是萬物解碼師、極客先鋒團、奇趣旅行家、硬核汽車人。結合目標人群,又可以給到內容靈感,影石選擇了科技垂類+興趣泛圈,配比為 52% 的科技分區、21% 的生活分區,27% 的垂類興趣分區。
而在投放進行時,MATES 模型又可以多角度評估稿件,進行不斷優化。
比如從完播率看內容節奏、從互動量看內容是否產生了共鳴,從人群資產的流動看品牌植入的有效性。袁躍對此感觸很深,形容為可以像做產品一樣做內容,“看參數、看品控、看質檢”。做內容從只能看到曝光量和銷量一頭一尾的數據,到有了更多中間節點可以把控。
雙11 期間,影石總資產和種草人群都創下歷史新高,當周品牌整體 NPS 高于行業均值超過 200%。相較雙11 前,種草效率提升超過 50% 。雙11 對比 618 ,淘天和京東銷量都有顯著增長。
總的來說,在 MATES 模型的兩點特色中,無論是細化 A3 為 TE 人群,還是將認同人群列在轉化人群之前,最終目的都是放大品牌心智的價值,并讓品牌在 B站做心智,變得可度量、可優化、可沉淀,數據看得清、策略做得準,方能玄學變科學。
分析師點評
管理學大師托馬斯·彼得斯曾在推薦《管理品牌資產》時說,蠢才比拼價格,勝利屬于那些能夠找到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永久價值的方法的人。
在過去,因為無法用數據來證明品牌心智建設的合理性,這條路總是難以堅持。而在 MATES 模型的幫助下,品牌建立從玄學,越來越接近科學,希望更多品牌能借助這一工具,在跟用戶交心這條路上,走得更輕松、有信心。
圍繞這一話題,刀姐與 B站數據產品負責人二姐、影石市場總監袁躍也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聊了聊底層思考和掏心窩的背后故事,將在本周播客《溫柔一刀》上線,敬請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