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識種草:從營銷戰術到企業戰略
從營銷戰術,到經營戰略
一個難以接受但必須承認的事實是,品牌營銷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品牌的競爭愈發激烈。過去,品牌靠著大曝光和大規模的廣告投放搶占市場的策略已經失效,市場需要更精細化的營銷模式。品牌內營銷預算的縮減也成為常態,降本增效成為市場的主旋律,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達到營銷目標成為品牌的一大難題。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營銷訴求,讓品牌營銷難以下手,一個緩慢增長的、微利的時代正在到來。
“難”,是我今年最常從品牌口中聽到的詞。我常在一線探訪,許多品牌在與我交流中都表示,今年追求大幅增長顯得有些奢侈,活下去已經很不容易。但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之外,我也看到,另一些增長的切面。
今年,剛上市的笑容佳兒童智能電動牙刷,上市第二天就沖上了天貓、抖音牙刷品類的銷量榜首、阿芙精油則恢復了2011-2012年巔峰期的收入和利潤...所以,不是市場沒有增長了,只是增長的路徑變了。一來,消費者更傾向于個性化和情感化的消費體驗,他們易受社交媒體種草的影響,從而對產品產生興趣;二來,他們對傳統電商促銷策略產生抗性,更注重產品的實際價值,趨向于理性消費。事實上,每一位消費者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標準,他們重視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也重視產品所帶來的情緒價值和社交體驗。
在消費模式的變革下,消費者的消費鏈路,正在從過去直接上電商平臺搜索下單,轉變為先在內容場域被種草,再下單實現轉化。比起商家的單方面宣傳推廣,消費者更需要針對各自需求對癥下藥的真實推薦。種草,正是這種真誠幫助別人,為向往的生活找到解決方案的模式。
這也正是為何,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樣本中,以人為本的種草模式正成為品牌長期經營新主流。而種草,也逐漸從一種營銷戰術,轉變為一種企業經營的戰略。
在更深一步的思考中,我恰好讀到小紅書營銷實驗室聯合資深商業研究者于冬琪出品的《種草》,更具象化地看到種草是如何作為一種企業戰略助力品牌實現增長的。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下書中讓我幡然醒悟的觀點和看法。
將種草回歸人群
對于品牌來說,種草是一種更有溫度、更貼近生活的經營方式。增量的基礎點在于用戶,只有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從需求中找創新、從需求中找場景、從需求中找洞察,找到擊中用戶需求的“激發態”,才能創造更多鏈接。
然而,在品牌日常種草經營中也常遇到幾大難題:一來,種草盲目,缺乏系統化的方法論支持,導致在流量紅利減弱和內容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廣告資源的投入效率低下,造成資源浪費。二來,種草與后端的轉化缺乏有效的關聯和協同,無法實現從種草到拔草的高效轉化。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高效種草并實現長線增長?我在《種草》梳理各個品牌的案例中看到了解題思路。
第一步,捕捉,也就是在小紅書上洞察到用戶的全新消費趨勢。
當下爆火的唇部彩妝品牌INTO YOU就通過洞察到人們對氛圍美的向往,以及傾向于通過氛圍感妝容展現自己個性的需求,押注唇泥賽道而后打造出現象級爆品。
2019年左右,小紅書上出現了一個熱詞叫“氛圍感妝容”,人們對那些低飽和度以及略帶朦朧美的妝容感興趣,也因此產生了霧面唇妝的需求。
當時,不少大牌也發現了這一需求并推出了啞光口紅、霧面唇釉等產品,但INTO YOU洞察到不少用過相關產品的用戶在小紅書上寫下“涂完嘴上拔干”、“很顯唇紋”、“涂不均勻”等反饋。
為此,INTO YOU選擇在質地上革新,獨創唇泥,綿密絲滑的使用感方便延展也更能蓋住唇紋。為了迎合氛圍感妝容對低飽和度唇妝的需求,INTO YOU還自研了一套INTONE色彩體系。產品一上市就直接爆火,在小紅書唇妝品牌搜索排名上連續數月霸榜第一。今年,是INTO YOU首款爆品女主角唇泥的5周年,至今已經銷售了幾千萬支。
第二步,理解,是對消費趨勢背后用戶核心訴求的剖析。
捕捉,是洞察到用戶需求的第一步,這往往是一個趨勢的萌芽,而如何判斷一個新趨勢是否具有普遍性并值得投入,還需要對趨勢的理解,也就是對趨勢背后用戶核心訴求的拆解。
小度就真正做到了理解用戶趨勢背后的隱性需求,打造出了小度添添閨蜜機。作為一個電視,小度添添閨蜜機從屏幕、色彩和價格幾個維度衡量并不占優勢。
但與市面其他電視不同的是,小度了解到獨居女生群體,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場景理解她們,并發現她們需要陪伴這一隱性需求。靠著“可移動”、“可語音操作,不用動手”、“橫屏豎屏隨意切換”等新體驗,開發出小度添添閨蜜機這一創新型可移動電視,受到了許多小家庭和獨居女性的歡迎,上市兩個月賣出1億多的交易額。
第三步,放大,是擴大“激發態”的用戶覆蓋從而提升影響力。
無論是捕捉還是理解,更多的還是在發現機會的層面上,而發現機會的下一步就是要盡快付諸行動,讓更多的目標用戶看到產品,精準且快速的放大種草效應。羊織道就為我們提供了具體執行的參考。
成立于2021年的羊織道以高知、能在職場和生活中游刃有余的30歲以上女性作為目標用戶,洞察到她們更自我接納、更松弛等特征后,選擇有垂感、不用打理也不會皺的“針織”作為品類方向并進行一系列營銷放大聲量。
首先,就是在目標用戶聚集的小紅書,一一篩選合適的博主以優質的內容觸達用戶。符合品牌調性的博主穿上專門搭配的羊織道服飾,并在內容中拍攝出目標用戶向往的生活,彰顯質感和松弛感。其次,就是邀請同樣擁有著松弛感的高知女性代表董潔做代言人,進一步吸引目標用戶。
除此之外,羊織道還根據小紅書用戶的反饋,了解到用戶認為品牌質感和價格間存在差距,并進一步優化材質改善產品。無論是對產品的優化還是營銷策略的實施,都是羊織道在用戶需求之上的一系列種草效應放大,這也正是為何僅僅成立3年,羊織道已經實現了近億元年銷售額。
第四步,激發,也就是在用戶的自主傳播下實現種草確定性爆發。
在通過各種社交媒體放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后,接受到信息的用戶自主參與其中進行傳播,并實現了種草的確定性爆發。瘋狂星期四就是個代表性的案例。
大家都知道,瘋狂星期四本來是肯德基在每周四推出的一個促銷活動,但由于不少熱梗的出現使“瘋四文學”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瘋傳,用戶也開始自主造梗帶動傳播,為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曝光。
可以說,肯德基找到了用戶以熱梗社交這一參與動機,激發用戶主動參與自來水式傳播,獲得了種草的確定性爆發。
這種四步走的種草策略,通過系統化的方法論,優化了種草的精準度和效率。它讓品牌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精細化地衡量每個環節和整體的效果,確保種草爆發的確定性,而非單純的“憑運氣”。
讓種草在企業發生
想要將種草作為企業經營戰略,光有可復制的種草方法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將種草融入企業的組織管理,推動企業內部從效率管理能力向體驗管理能力轉變。
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卻不容易,組織管理的變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建設和對固有模式的打破。
首先,就是要篩選合適的人選。對于種草型組織來說,只有離用戶更近、有共情力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用戶訴求,并在變革上有共識,實現行為的改變。知名少女品牌花知曉,公司內部就有95%的女性,同為女性的員工對用戶彩妝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做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營銷活動。
品牌選對了人后需要做的,就是將戰略在企業內部的推行。但在推行過程中,也難免遇到一些困難。一來,以種草為企業戰略需要跨部門的協同,但各部門不同KPI導致協同困難,需建立統一的績效指標以促進組織協同;二來,品牌過于關注即時轉化,而從種草到實現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唯結果論難免忽略種草的長期價值。
而我驚喜的發現,在《種草》一書中記錄著不少品牌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為了更好的讓企業內部為種草戰略協同,羊織道就調整了不同部門的權責關系,在懂用戶的營銷部門和懂設計的產品部門之間設立采購關系。營銷部門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獨立選品,倒逼產品部門做出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方仔照相館則將內容、媒介、品牌等部門的職責整合成一個部門,一旦有需要協同的動作,整個團隊互相補位支持。
而對于要考量種草帶來的長期價值上,也早有品牌跳脫出唯ROI論,看到了更多維度。方仔照相館針對小紅書團隊的考核,就更看重全渠道品牌影響力而非單一銷量。在種草預算評估中,品牌將從用戶角度出發,評估種草對用戶興趣的初步影響,并預留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來觀察營銷效果的長期轉化。
而在實現了跨部門協調和算對賬后,品牌才能做到真正下定決心打破慣性,推動組織變革。
每個團隊都有習慣的工作模式,也就是組織慣性,這或許可以在短時期內為企業帶來一定的利潤。但我們也要意識到時代在變化,一塵不變很容易錯失發展的機遇。
而我也看到,一些不斷在變革的種草型組織,實現了巨大的生意爆發,思念就是其一。
傳統速凍食品的銷售渠道大都在線下零售,而思念則大力布局線上渠道,并給到電商部門獨立選品的權限。今年元宵節,思念就推出三大產品,為了驗證用戶的喜好,思念在生產出樣品后寄給博主測試,大部分博主都選擇了“柿柿如意”湯圓,而后電商部門開始增加營銷預算,最終打造出了“柿柿如意”湯圓這一大爆品。
更科學性、系統性的種草經營
時至今日,種草早已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投放行為,而是已經成為與品牌戰略和運營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當品牌們意識到種草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也就意味著更系統化、科學化的種草策略正成為種草的下一階段。
種草,本質是要滿足人的需求,真誠的看見人們的向往。就像當人們看到一條美妝產品的筆記時,看到的往往不是那個化妝品,而是對自己變美這一需求的向往。我們不能忘了,在一個個訂單的背后,不止是一組組數據,更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在品牌都在追求降本增效的時代,或許只有將“人的需求”作為企業經營戰略,才能在這樣一個復雜的商業世界中找到機會撥開眼前的迷霧。
而小紅書做的,正是以人為核心的生意,我也相信,小紅書將成為未來的種草陣地。
首先,在小紅書聚集了一群最具創造力、熱衷分享的用戶,每天都有用戶主動表達自己的真實訴求,并根據筆記給到真實的反饋。這些源源不斷的、真實的用戶想法,讓品牌真正了解用戶核心訴求。可以說,品牌和用戶在小紅書實現了共生。
其次,小紅書的內容分享中有著更多元的場景,這些場景并非局限在品牌的原定使用場景中,而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自發的創意。這些新場景的涌現,也更好的反哺了品牌。
在多年對種草的實踐和深耕后,小紅書團隊創作出這本名為《種草》的書,在無數品牌的案例之上總結了更前沿和可復制的種草方法論。我想,未來種草的模式或許還將不斷發展,而書中的解法也將成為時代不斷發展下的關鍵一筆。我也期待著,未來那個由種草構建下的營銷新世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