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營銷|和李現探訪濤島,如何實現海洋可持續?專訪PADI中華區總裁
在 PADI 與其全球青年海洋大使李現攜手的第四年,地球合伙人有幸參與其中,一起來到位于泰國南部的濤島。這座小島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卻是全世界潛水愛好者的世外桃源。
“生命在于折騰”,再一次和 PADI 出發的李現,依然帶著與蔚藍奔現的初心。
在濤島潛水的第一天,李現就遇到魚群風暴和人工魚礁,還嘗試了跳水和水下攝影,“我想把這些拍下來,告訴喜歡或者關注我的人,海洋是美好的。”
而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對外普及海洋知識與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則是 PADI 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做的事。
成立于1966年, PADI 是全球最大的、以目標為導向的潛水組織(市場份額約75%),覆蓋186個國家和地區的海洋愛好者,在世界各地擁有6900萬名海洋守蔚者。這一次李現前往濤島“與蔚藍奔現”,是 PADI 海洋守蔚者計劃其中一場。
濤島,是一座于1899年被發現,1980年開始接待外來游客,1990年隨著背包客文化興起而逐步發展潛水運動的小島嶼。35年后的今天,濤島早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潛水員大本營”,居民由過度捕撈魚群轉向主動種植珊瑚,濤島也從單一經濟來源轉變成了多樣化經營,島上的物品大到建筑體,小到一個杯子,都大概率采用從海底撈出的廢棄物再生而成 ——從破壞到保護,濤島的可持續發展充分貫徹了NbS,即Nature-based Solutions(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借此契機,我們也與 PADI 大中華區總裁樓彥聊了聊,這一座無人問津的小島嶼如何發展可持續旅游產業,同時與海洋共續發展。從濤島出發,我們走進 PADI 的日常,了解潛水運動如何與海洋環保事業共生,什么是NbS?而我們又能為海洋——這屬于地球的70%做些什么?
采訪對象: PADI 大中華區總裁樓彥
(NbS即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這個概念首次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出,并由聯合國環境大會在在2022年首次定義并推薦,是保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自然的和被改變的生態系統的行動,能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同時提供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效益。編者注)
接下來,地球合伙人還會和 PADI
繼續探索城市可持續生活的可能性和未來趨勢
繼續為大家帶來更有趣的探索和報道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