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AI場景應用模式持續騰飛,智能體商業化啟航
導語: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10月,在網頁端訪問量方,Kim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豆包、通義千問分別達到2863萬、2111萬、1688萬、1012萬;在移動端AI原生應用方面,行業月活規模總數達到8976萬,同比增長373%,其中,豆包、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月活躍用戶分別為4839萬、1650萬、1179萬。
智能硬件方面,手機、智能音箱、眼鏡、耳機、學習機、機器人等等,AI原生應用的滲透表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其中,手機作為最成熟的載體,AI功能已經成了所有新款手機的標配;同時手機中的AI APP則成為“智能穿戴設備”的“AI中樞”;此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行業在AI用戶中滲透率已經分別達到41.8%、33.4%!
例如,過去幾個月上市的Ola Friend(豆包)、訊飛會議耳機(IFLYBUDS APP)、小度智能眼鏡(小度)、華為2代智能眼鏡(華為智慧生活),紛紛依靠AI應用構建起“新應用模式”。不同場景下的硬件,更是層出不窮:學習場景的AI學習機、辦公場景的AI辦公本、陪伴或玩具類的智能機器人……
各家具體怎么玩?不妨看報告吧。
一、LLM落地“瞄向”硬件,智能體正走向“具身”
1、當下LLM的落地應用在網頁端、移動端都已比較成熟,正逐步拓展至智能硬件端,不斷深入用戶日常生活并提供更自然便捷的交互體驗
2、國產LLM在網頁端跑出四家千萬級訪問量網頁,Kimi智能助手憑借其強大的長文本能力,吸引到最多用戶使用
3、移動端,AI原生應用整體保持高速增長勢頭,規模破億在即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AI原生應用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8,976萬,同比增長373.0%。
4、硬件方面,手機是目前LLM最成熟的落地硬件載體之一,廠商從“卷”配置走向“卷”AI,熱賣的新上市機型基本均為AI手機
5、除手機外,AI硬件首先以市場成熟品類為切入點,如耳機、眼鏡、智能音箱等,且上述品類在AI現有人群中有著較高的滲透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智能穿戴行業在AI APP用戶中滲透率33.4%,TGI達296。
6、但現階段智能穿戴類產品無法脫離軟件實現AI功能(大多需要與其對應的APP連接),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帶動AI原生應用流量
7、以豆包APP為例,10月中下旬的日活規模逐漸上升,或在一定程度上由其智能體耳機Ola Friend的開售所帶動(Ola Friend需要搭配豆包APP,喚起AI功能)
8、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月豆包年輕、高線級城市用戶占比均有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這部分用戶對新興產品的接納程度高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 豆包APP35歲以下年輕用戶合計占比達62.7%,較上月增加2.5%;高線級城市用戶合計占比48.3%,較上月增加1.1%。
二、AI 智能體可通過重構過往軟件形態實現商業場景的落地
1、現階段,大部分硬件的AI功能與原生AI APP中智能體場景高度重合;換句話說,二者比拼的是交互形式的豐富度、特定場景的用戶體驗
2、以情感陪伴場景為例,綜合類AI APP提供最豐富的選擇,垂類APP中能找到深度體驗,陪伴機器人則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感,特定場景下的用戶體驗是搶奪用戶核心要素
3、再換句話說,AI智能體已從“數字”走向“具身”;部分硬件也正嘗試跨場景融合,如小度添添平板機器人
未來,硬件端是否會采用“以軟件定義功能”的模式,一次性硬件投入+軟件訂閱服務?其中,智能體便發揮了各種想象空間。
4、AI智能體生態搭建成了賽道內各玩家重要布局;如通過高頻有獎創作活動、全方位的開發指導、開設開發者社區促進交流等運營方式,促進智能體生態蓬勃發展
5、現階段主流原生應用中的智能體生態已初步建立完成,且智能體數量超過微信小程序生態數量,達到APP生態半數以上的體量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 典型綜合類AI原生應用中智能體數量72,000+。
6、典型綜合類AI APP中,已有四家智能體數量破萬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 通義APP中智能體數量達19,000+,較上月增加3,000個以上,其次是訊飛星火APP,騰訊元寶APP和豆包APP。
三、用戶對教育學習場景需求旺盛,如何協調軟、硬件發展是企業競爭關鍵
1、QuestMobile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AI智能體進行分類處理,常態化追蹤,把握市場動向
2、AI APP端,教育學習類智能體數量占比提升最多,其次是圖像生成&行業顧問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 典型綜合類AI應用中,教育學習類智能體數量占比17.6%,較上月增加7.7%。
3、語言學習、學習輔助、文科&理科教育是教育學習下的核心場景,但是從市場反饋(即使用熱度)來看,大模型在數理化等邏輯推理方面或許仍有加強空間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智譜清言APP理科學習類智能體數量占比11.1%,而使用熱度占比僅2.2%,或許大模型在數理化等強邏輯推理方面能力仍有加強空間。
4、結合AI大模型,學習機品類得以實現新一輪升級迭代,完成對智能體核心教育場景的覆蓋
5、互聯網AI企業、教育科技公司、教育硬件公司也在共同爭奪,隨著市場發展,大模型更廣泛地接入硬件產品,能否做好軟硬件協同發展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6、無論是硬件形式還是軟件形式,本質上,現階段教育類場景覆蓋趨同;如何在硬件性能與軟件功能中,找到用戶最佳平衡點或是下階段要素
對于語言學習類場景,尤其是口語陪練,手機天然的便攜性屬性,更容易滿足用戶“隨時”的口語訓練需求。
7、“數字”形式的智能體與具身化的AI硬件各有優勢或痛點,軟件與硬件的深度結合或為“最終方案”,行業玩家更需要思考如何平衡二者發展
四、智能體商業化仍在探索期,然而品牌主已初步注意到智能體的渠道商業價值
1、品牌專區的出現,標志著智能體正式成為商業運營的全景渠道之一,豐富了智能體的商業化形式
2、企業機構下場,在原生應用中建立旗下官方智能體,相較于其它智能體,這能夠在后臺應用到企業的數據接口,形成更深入的服務,并拓寬企業自身的流量邊界
3、無論是10億級場景、亦或是中小場景玩家,均開始認可智能體的潛在商業價值,實現差異補充和潛客觸達
從涉及場景看,品牌官方智能體或對剛需場景,提供主體渠道以外的差異性服務支持;對旅游、物流、醫療等億級場景,實現細分潛客的觸達拓展。
▼ 點擊“閱讀原文” 即刻申請全線產品免費試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