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換logo也能價值最大化
近年來,無數品牌都開啟了換logo風潮,那么,為什么品牌愿意冒著挑戰消費者不認可品牌認知度的風險進行logo升級呢?
品牌logo作為一個高密度的載體,承載了品牌的核心信息,也是品牌向用戶提升品牌認知的高辨識度載體,logo發生變化能讓消費者迅速作出反應,對營銷具有強大的傳播效果,越大的品牌盡管很微小的變化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就像小米花費200萬換新logo一事,對于大眾來說只是把標志變圓,引發了網友群嘲,不說設計對怎樣,單論“小米新logo”就讓小米多次登上熱搜,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2.9億,而在換logo事件發生的同時小米官宣了進軍汽車行業的消息,雷軍更是聲稱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這兩個事件的同時發布能夠成倍疊加彼此的營銷效果,可謂是一石二鳥,卻又事半功倍。200w為小米新手機和造車話題帶來的宣傳效果早就達到了千萬級營銷效果。
小米這次換logo利用了普通人對邏輯,讓“大佬”被騙放大事件的影響力,成為網友的槽點,調動群眾參與感,在討論度居高不下時疊加重大消息,一下子拉滿傳播效果。
而失敗案例就是GAP了,為了促進消費,瞞著消費者換logo,本以為是驚喜沒想到是驚嚇,新設計遭到了廣泛的批評,許多人認為它缺乏品牌的個性和識別度,引發了大量負面反饋,讓消費者感到不滿,最終GAP不得不撤回了新設計并恢復了原來的LOGO。
固有品牌logo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傳播在消費者的認知里已經形成了固定記憶,為產品創造了附加價值,GAP貿然更換logo打破了消費者們的品牌固有認知,也不怪消費者不買賬。
所以,品牌想讓logo帶來效益的同時也要要善于運用logo的變化,結合特定的營銷策略,考慮品牌本身的需求,在保留品牌核心形象的同時,才能創造出引人注目的營銷效果,對了,還要考慮用戶的接受程度,萬一客戶不買賬豈不是又是一次失敗案例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