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第一片衛生巾?雷軍繃不住了
作者 | 劉三關 來源 | 公關頭條(ID:PR_toutiao)
雷軍再上熱搜,起因竟是進廠“擰螺絲”。
11月11日,小米總裁盧偉冰發文:“小米15的交付非常不錯,也請工廠加快生產缺貨的版本。”
有網友評論自己的定制色購買多日仍未發貨,直言“讓雷總擰螺絲去”。雷軍不僅轉發該評論,還表示會馬上催促。
樂于玩梗且常被網友調侃的雷軍,昨日再度發文:網友催他到工廠擰螺絲,其實他常去。當日一大早就到了,還在車間還瞇了一會。
并附上一張自己在小米工廠車間打盹的照片。最后公布了小米SU7產量破10萬的喜訊。
原來,玩梗的雷軍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在為 SU7 10 萬臺下線儀式預熱。
不過,雷軍低估了網友的創意。
有才的網友將他的打盹照直接 P 成溫馨的衛生巾宣傳海報,并喊話:“小米何時出衛生巾!”。
玩梗玩出火?
“小米衛生巾”呼聲極高
玩歸玩,鬧歸鬧,“造”衛生巾可不能開玩笑。
之所以熱情高漲地喊話雷軍出衛生巾,是因為不少女性發現,每月必用的衛生巾正悄悄縮水。
有網友在網上吐槽,購買的衛生巾標注長度越來越長,實際卻越來越不夠用,由此發起#衛生巾測量活動#。
圖源:@新聞晨報
不量不知道,一量嚇一跳。
測量的多個知名品牌,發現均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包裝標注 245mm 的,實際測量長度僅 235mm,棉長更是短至 210mm,意味著女性實際可用部分大幅減少。
圖源:小紅書網友
日用當護墊,夜用當日用,超長夜用或安睡褲當夜用,這一切皆因虛標所致!
隨著衛生巾測量活動的升級,細心的網友整理發現,測量的 40 多個品牌、100 多款衛生巾中,67.5%的外包裝標示長度與實際全長不符!即便按照衛生巾的國標,誤差允許±4%,但這些品牌基本都采用了-4%,甚至部分品牌不達國標!
圖源:小紅書@架子格
面對網友的質問,衛生巾品牌幾乎集體裝聾作啞,偷工減料似乎成了行業標準,僅有個別品牌表示“會努力減少誤差”,一副“愛買不買”的態度。
圖源:@新聞晨報
正因如此,大家紛紛喊話雷軍,期望小米能整治衛生巾行業的亂象。
其實,這并非網友首次喊話小米“造”衛生巾。早在 4 月,大家希望小米能把衛生巾價格打下來,短短數月,愿望已從降價變為能生產足質足量的衛生巾。
不過,這只是廣大網友的美好期許,能否成真仍是未知數。
從中不難看出大家對小米“整頓行業”能力的認可,畢竟“雷軍”早已成為全網許愿池,被喊話進軍各行各業。
干一行整頓一行
用戶思維是小米跨界成功的基本盤
在此前的小米發布會上,小米的雙區洗衣機又火了一把,因為網友畫的洗衣機,還真被小米造出來了。
它最大的亮點在于能夠將衣物和內衣分開洗滌,配備了專業內衣小筒,兩個滾筒既可單獨運行,也能同時工作,成功解決了“無處安放的內衣”這一長久困擾消費者的難題。
圖源:小米商城
如果不是小米的洗衣機橫空出世,誰能想到,自己還有一個能把正常衣服、內衣、襪子分開洗的洗衣機?
消費者想不到,那為什么“海爾”這些老牌公司想不到呢?如果他們想到了,為什么做不到呢?
背后的關鍵原因,就在于小米一直以來信奉的的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設計和改進產品。只要是用戶當下的需求,就全力研究相應的技術和產品:用戶哪里不滿意,堅決改;用戶哪里不喜歡,立刻變;用戶需要新的功能,馬上加。
小米不是第一次因為其貼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設計而備受夸獎了。比如,鑒于 iPhone 手機通話時無法錄音的痛點,小米專門為 iPhone 用戶打造了能夠獨立錄音的耳機。
再如小米 SU7,外觀依照用戶對保時捷的喜愛而設計,配置上也充分滿足用戶對防曬玻璃的需求。
小米簡直是往根上挖盡用戶的關注點,每一個用戶吐槽的背后都是新的優化方向。競品的差評也能成為優化自己產品的養料。
站在用戶的角度,把能做的細節做好,能改善的痛點改好,用戶自然會認可你。
比方說小米的插線板。有人可能會問,插線板有啥技術含量啊?犯得著研究這個嗎?
圖源:小米商城
在小米進軍這個小產品之前,中國插線板市場第一位是公牛,市場占比約30%。
很多插線板的布線非常凌亂,既沒有安全性,也不美觀,大家都這么干,也沒想過要改善,這個行業早已一潭死水。
小米推出的插線板設計極為簡潔,讓消費者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組件和連接線,體現了其對產品細節的精心考量。
小米重新定義了一個又一個傳統又普通的行業。
有了這么多的跨界成功案例,若某天雷軍宣布小米將進軍衛生巾領域時,大家也不會意外,因為小米的用戶思維和創新能力總會給人驚喜。
真誠才是營銷的必殺技
此前,在萬眾矚目的小米汽車發布會上,雷軍現場深鞠一躬“懇請各位口下留情”。
當時有網友熱評:“我若處于他的位置,恐怕彎不下這腰。”
這份謙卑的姿態在小米 SU7 首批交付儀式上同樣刷足了好感。
雷軍親自為車主開車門,與車主握手、擁抱、合影,由此衍生出“只要 30 萬,千億總裁給我開車門”的熱門話題。與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相比,雷軍身上的親和力天然地帶來了更多的話題和關注。
圖源:小紅書網友
同樣是賣車,小米 SU7 汽車僅用 27 分鐘就接到超過 5 萬個大定訂單,而問界新 M7 用時 25 天,問界 M9 用時 62 天,極氪 007 用時 40 天。
雷軍的這一系列操作給整個車圈上了生動的一課:品牌之間的競爭中,營銷固然重要,但真誠才是真正的必殺技。
值得一提的是,雷軍的微博發布超過 1.8 萬條,在小米 SU7 上市前后,他每天高頻更新工廠、門店、車輛外觀、內飾、定價等動態,有效地維持了產品的熱度。
而且,他還在評論區與網友積極互動,不僅收獲了流量,也營造了和網友良好的交流氛圍。
其他車企老板雖然也開通了社交媒體,但在與網友的互動和溝通方面,并沒有完全放低姿態。
長城汽車魏建軍的微博極少與網友互動,哪吒汽車張勇不僅不聽勸,甚至還回懟網友。
而雷軍說話從不擺架子,還會像對待新手一樣耐心地為消費者科普產品知識。
企業老板們需要向雷軍學習的,不只是營銷手段,更重要的是溝通的技巧和親和力。
雷軍的親和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做小米手機時長期積累沉淀下來的,這已經成為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謙遜、務實、真誠,是網友喜歡雷軍的原因,也是小米跨足每個行業都能成功的殺手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