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過縝密的全球市場分析,也沒有進行復雜的戰略考慮,來中國全憑一個感性的決定,延續一段故事,所以說:
Fred & Farid的心思你別猜
德國工業設計大師Dieter Rams說過,只有當設計師和企業家擁有密切,穩固的合作關系時好的設計才會涌現。這樣的理論同樣可以體現在創意人身上。當FF的兩位創始人Fred與Farid離開頗受局限的“龐大機器”,建立了如今炙手可熱的創意熱店Fred&Farid;當FF風頭橫掃各大獎項,顯露“FF出沒,請注意”的姿態時,我們或許就能明白這之間的關系。
而黃峰(@巴黎Feng)作為與他們從創立初期就一起共事,一同奮斗至今的戰友來說,始終選擇Fred&Farid,一部分是出于創意人所擁有的感性因素,另一部分也是因為不愿受到條條框框的束縛,無法繼續突破。
Fred & Farid選擇了中國作為他邁向國際的第一站。當然在選擇中國的原因中,除去那些相對官方的發言,還有Fred和Farid對于中國這片熱土的喜愛。黃峰告訴我們,兩位創始人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了解,在來過一次中國之后,便決定在中國有所發展。
“雖然他不怎么贊成創意熱店的全球化,也不會在全球開好多辦事處,因為畢竟要保持創意熱店的激情與質量至上。但是可以說最終考慮到大家會分開,那不如繼續這個故事就選擇把Fred & Farid開到中國上海來。”
當然,FF的到來,也讓我們對這家創意熱店在中國的發展更加好奇。
采訪/編輯: Viking Wong/Wayne Tai
采訪協力: Lena Chen/London H
(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自數英網 | DIGITALING)
Q: 目前中國廣告業所處的一個環境可以用“前有實力雄厚的國際4A,后有本土新興實力的崛起”來形容。那么FF打算用怎樣的姿態和優勢與它們競爭?說說在中國的具體發展計劃吧。
|對于游刃于西方面對所有的客戶做廣告,來到中國或許是一次重生。
巴黎Feng: 順其自然,其實很容易的就能做好。我們沒有經過甚密的全球市場分析,也沒有進行復雜的戰略考慮,來到中國,全憑一個感性的決定。
Fred和Farid長達25年的合作關系,為FF奠定了一種默契,這也預示著,在巴黎與上海的兩個辦事處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可被切斷的紐帶。與其它國際4A在中國所設立的分支相對獨立的情況不同,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不因地理上的原因而產生距離。在上海與巴黎的辦公室中,我們安裝了很多live screen,就像一扇扇窗戶一樣,可以讓兩邊即時的了解彼此的動態,就如只是一墻之隔那么近。
另外,我們會把所有的brief全部公開,無論是法國客戶的brief,還是中國客戶的brief,都會在公司建立的內部系統中,公開分享。可以互相的參與進對方的業務,這是一個很好的融合方式。
我們盡量會把Chinese insight放在首位,在所有的思考,所有的創作前期,我們都會把中國的思維模式拿出來,因為若只把國外的戰略方向照搬,翻譯過來是行不通的。未來我們更多是去傾聽中國創意人的想法,然后去總結,去利用,去找出一條好路。我覺得這個更重要。
Q:上海公司目前的人員構成情況? 今后主要服務于全球客戶,還是會將重心轉移到中國本土的客戶?
巴黎Feng:上海公司將從20個員工左右開始運作,我和另外一位合作伙伴,創意總監Greg一同管理上海公司。
我們會比較容易拿到歐洲那邊來中國的品牌案子,在中國也只是被業內熟知,所以我們希望能盡快的做出一些好東西出來,提高知名度。另外,目前我們也在很積極的與一些本土客戶溝通洽談中,雖然相互的思考方式上會存在差異,但我們愿意去把中國的品牌做好。
Q:FF作為創意熱店,是否會考慮執行外包呢?
巴黎Feng:這視乎于什么執行。每套創意都需要不同的執行來帖服他們。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就會去做。我們會很真實的去面對人力的問題,以及這套創意所要表達的東西。而不會為了外包去外包,更不會為了降低成本去外包,保證作品的質量。
Q:FF有沒有挑客戶,或者決定我們要不要做這個客戶,有沒有自己的標準?
|我們不會去挑,這反而是一個挑戰。
巴黎Feng: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因為金錢,因為這個客戶有沒有創意的東西可做或者客戶有多么的刁鉆而去挑。FF覺得所有的品牌都能做出它的特色,雖然之前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資金不足、市場經驗不夠等),但這些都可以依靠相互建立起來的關系來磨合,讓品牌更長期的發展下去。
Q:FF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創意團隊。創意管理的方法與其他4A有什么不同?
巴黎Feng: 我們的管理方法也相對比較自由,不存在金字塔式的階級,平行的交流方式可以讓更多的人,甚至是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事直接給出自己的idea。
FF是一個融合了各個文化的大家庭,來自各個國家不同皮膚的同伴聚在一起,而且我們十分注重文化的開放性。與其他4A不同的是,FF上海會以中國人作為主要力量群體,領導整個方向。“老外”更多的是根據自己多年國際經驗進行輔助、提醒。
Fred & Farid——創意與時尚并肩前行
作為廣告界中的時尚先鋒,坐擁Audi、Martini、Diesel、法國興業等品牌客戶,而無論是Diesel絕對挑動神經的香水廣告,還是Wrangler足以釋放野性的牛仔,相信在看過由FF出品的作品之后,大多數人的腦海中絕對會浮現出“時尚“一詞,撇去品牌自身帶有強烈的時尚感不說,FF對于拿捏廣告創意的時尚部分的確有他自己的風格。巴黎Feng將“時尚“認為是順應時間,引領潮流的一個風尚,它,并不特指某些東西。一旦一個品牌被賦予了全新的創意,那它本身就是一個時尚。而只要創意做的夠新穎夠cooooool,那它即能成為時尚。
DIESEL:Fuel for life – Denim
Q:FF的兩大核心精神是:創意與激情。這對于許多廣告人和創意人來說同樣如此. 那么FF的團隊是如何尋覓創意,保持激情的?
巴黎Feng:創意的靈感源于品牌本身。做創意首要的就是百分百的聆聽這個品牌所在講述的故事。有時候有關于他的一個詞,一張圖,都會成為意想不到的迸發點。然后就是如何結合新穎的技術與流行趨勢用創意手段融合并表現出來。
|創意一旦脫節于品牌本身,就不是一個好廣告。
世界三大牛仔褲品牌之一Wrangler憑借FF“we are animals”的廣告創意,進而名利雙收。而這正是來源于品牌幾十年前用字體組成的一匹馬的圖形。無關牛仔,品牌所要表達的是一匹向往自由,擁有強烈控制欲與反叛欲的馬,這似乎也預示了人類對于這個社會的反抗,釋放自我。而“we are animals”一句足以彰顯了人類原始的欲望,充滿野性。
巴黎Feng:另外一方面,我們時常會聽到創意人在抱怨“客戶不知道我們的想法”。當然,一部分問題是因為客戶真的不知道我們的想法,從另一方面想,或許我們創意人也應該站在品牌的角度去考慮,做出與品牌吻合,延續其風格的好作品。
Q:您在法國生活、工作將近有10年左右的時間中,您覺得中國設計和法國設計,或者說國內外的廣告創意上還存在著哪些差異?
巴黎Feng: 差距肯定是存在的。廣告服務于品牌,而一個品牌的遠見直接影響到廣告的質量。在這點上,法國的品牌比中國的品牌更勝一籌,他們更注重的是品牌的價值和形象。
國際奢侈品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奢侈品,原因在于他們注重品牌的建設而非僅僅是市場,他們非常相信品牌附加值所帶來的無形價值。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整個創意在講述品牌的悠長歷史,品牌深刻的文化,它的設計與形象。反觀中國大多數廣告和創意,更多的還是缺乏遠見,為了達成短期內行銷的這么一個目標,如何更快的宣傳,賣更多的產品,很少會考慮品牌的整體方向。另外,目標受眾上的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到作品最后的成效。
Q:在FF的官網右下方,羅列了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微博、花瓣網這樣的社交媒體外鏈,很少會有廣告公司這樣做。而您本人在微博上的活躍度也相當高。那您是如何看待這類的新興媒體渠道的出現?
|不了解就不懂得如何去做
巴黎Feng:我覺得這是所有做communication公司都應該去做的一件事。如果你現在拒絕它,就像當年你拒絕加入電視一樣。對我們而言它是一個有自己特色的媒體,無論是利用它為自己公司作宣傳,與別人交流也好,或者是為客戶在社交網站上作創意也好,你不去了解不去利用,就無法真正的做到讓自己的創意完美的體現。
特別是像社交網站這類時代的產物,光看很多東西都用不來,必須實踐體驗,才能了解到其中的細節之處。
FF十分注重社交網站這一塊。Kids Love Jetlag是FF集團旗下主理品牌社交網絡策劃,為品牌在網絡上塑造正面形象,建立一定影響力及傳播力的數碼創意策劃公司。
“我們希望能做一個從來沒有在社交網站上做過的東西,如果只是為了找一些營銷賬號單純的轉發制造媒體效應,這也就失去了社交網站其實可以發揮更多具有創造性功效的本意。”
Q: 您是art出生,那您對數字廣告有何看法?而數字廣告的出現,使得技術成為產生好創意的一個新的必要條件。您是如何看待數字廣告對于廣告創意的影響的?
巴黎Feng: 這就好像和社交網站的出現一樣,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平面廣告是從圖像入手,去建立整個品牌形象。而數字廣告的出現拓寬了渠道,帶給創意人更多的發展空間,去想象、尋找更加新穎的方式,創造一個新的品牌形象。隨著數字力量的壯大,FF也把數字廣告放在了第一位。
Fred和Farid兩位都很贊成對新技術的不斷嘗試,提倡公司內部積極的使用社交網站。正如之前所說的,不親自去接觸就不懂的如何去做。FF巴黎在錄用員工時,就會規定他們必須擁有多個社交賬號,甚至Fred會給全公司的員工發郵件,“大家都必須在工作時間上社交網站,或者做一些社交的事情,下載app體驗一下”。
BCKSTG:是FRED & FARID佛海佛瑞,介紹先鋒的創意影像,時尚和音樂的新興網絡媒體。
Weibo:@佛海佛瑞 花瓣網:@佛海佛瑞
Twitter:@FredFaridGroup Facebook:@FRED & FARID
Q:您相信調查嗎?還是說我只是坐在辦公室想一想。在您負責提案,去賣給客戶點子時,與客戶所調查出來的目標群體不一致的情況下,你是會去說服客戶?還是說客戶說的這樣也可以?
巴黎Feng:喬布斯所說過一句話,永遠都不要去管那些調查, 因為他們只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你要做他們想不到的東西。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去說服客戶。另外,我們會考慮客戶那樣做的原因,這是他們制定的戰略也等于是他們的未來。
因為目標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很多東西應該去真實的傾聽,這是非常重要的,調查的東西拿過來就要去傾聽它,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很清醒的思維,而不是完全聽他們,做他們想要的,而是要去領導他們往另外一個能發展的更好的方向。
Q: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FF有自己獨到的創意手法,因為歐洲市場或者國外客戶很少會對創意產生限制。但是國內的就不同了,中國的客戶偏保守,也會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否會影響到FF今后的創作風格?
巴黎Feng:其實FF的創作風格并不固定,詼諧幽默、浪漫唯美、性感狂野,我們更多的是依據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市場,去演繹一段適合的風格。所以無論是針對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的,在做創意之前,必須先去傾聽這個品牌,和品牌所面對人與市場他們所能接受的東西,從中都能找到屬于他們風格的點,再慢慢的衍生擴張,不會刻意迎合,用最真實的手法表達最真實的一面。
不是每個做藝術的人都能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走下去,也不是每個做廣告的人都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靠不停的嘗試,來收獲得之不易的經驗。巴黎Feng坦言,他更愿意做感動人心的創意,即使是創意很簡單,但能打動人心足矣。真實,是做廣告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Fred & Farid及黃峰更多個人作品:
Weight Watchers:Treat Yourself Better系列
非酒精飲料 Schweppe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