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饑餓營銷套路深
小米——一家熟練運用饑餓營銷的公司
饑餓營銷相較于常規營銷的以顧客為主動地位,變成企業處于主動地位,顧客則是被動接受,這種反向的體驗,激發了顧客更大的滿足感。而能把饑餓營銷玩得爐火純青就不得不提小米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小米M1U1發布時期,在此之前提前一年(2010年)小米就已經開始做準備,前期吸引小米社區用戶,以小米系統“最符合中國人使用等手機”吊足消費者胃口,在論壇互動,資源分享,體驗產品,一系列的操作讓手機在發布時M1U1就擁有了50萬發燒友用戶,迅速完成市場口碑建立擴大產品知名度,后續以預約購買的方式銷售,控制銷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讓小米一炮而紅。
除了手機小米還有近期大熱的su7。從前期雷軍以身入局,利用個人ip引流,揭幕電動汽車工廠,以講解員的身份進行講解,更是親自進行汽車測試。不斷通過社交平臺發布車輛相關內容,與“鐵粉客戶”及潛在用戶不斷互動形成關聯,通過不斷曝光,不光潛移默化的消除了客戶疑慮也在時不時的吸引客戶。
后期以“我們的車有點貴”“我們的車不便宜”“50萬以內”等話語,通過錨定效應提高客戶對于價格的預期,在最后公布“21.59萬元起”時無形的低于消費者預期,再一次點燃消費者熱情。
在產品放出時,消費者更是爭相下訂單,都想爭當“第一”炫耀一波,但前期產能不足,產品稀缺也讓消費者有了緊張感和急迫感。小米的一系列做法讓商品對購買者有足夠誘惑力,讓購買者體會到一貨難求的緊張與刺激,這,就是饑餓營銷的核心。
(題外話:都想炫耀這就造成了只想在朋友圈曬小米訂單,但第二天又反悔這一現象......)
雖然小米自稱不是饑餓營銷,只是產能不足,用戶需求量大不得已而為之,但事實就是采用限量發售和預約購買的方式吸引大量用戶關注購買。
看下來小米的套路大體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制造產品懸念若隱若無吸引用戶;第二步營造稀缺氛圍促使用戶下手購買;第三步利用優先得到產品的人,以人們的跟風心理進一步宣傳,讓用戶無知無覺下單成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