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力發布《亞太女性論壇晴雨表》
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量化評估通常是關鍵所在。明思力亞太發布最新《亞太女性論壇晴雨表》(以下簡稱《晴雨表》),深刻洞察亞太地區性別平等的現狀與未來?!肚缬瓯怼穮R集了來自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和韓國等10個國家的民眾反饋意見,結合最新研究和數據細分,詳細揭示了職場女性所面臨的復雜現實及常見的性別偏見,并對比了G7國家與亞太地區女性的不同經歷。
作為全球首個聚焦女性在經濟重要領域中影響力的統計工具,《晴雨表》分析了推動性別平等進程的關鍵因素,并探討了政策制定者與決策者如何協力共創有利環境,縮小性別差距。
《亞太女性論壇晴雨表》
關鍵發現:性別刻板印象與犧牲職業發展
2024年,亞太四國在促進勞動力性別平等方面已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不平等現象依然存在。就業中的性別差距尚未完全彌合,意味著實現真正的平等任重道遠。
《亞太女性論壇晴雨表》亮點發現
報告顯示,G7國家與亞太地區女性在認知和經歷上差異顯著:
刻板印象尚存:約49%的亞太地區受訪者支持這種刻板印象,認為男女在自然能力上存在固有差異,這種觀念延續了“男性擅長科學,女性擅長文學”的想法。
職業vs.家庭: 60% 的亞太地區受訪者認為“女性若想成為好母親,必須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職業發展”,而在G7國家中該比例為48%;
被迫職業中斷: 47%的女性因家庭責任不得不中斷職業生涯至少一個月,遠高于男性中斷職業比例(28%)。
職場女性領導力: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國家中女性管理者占比最高,為39.7%,而其他國家則低于20%。盡管如此,這一比例仍低于經合組織國家管理職位中33%的女性平均代表比例,這凸顯了亞太國家面臨的顯著挑戰。
亞太各國女性管理者的比例
明思力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首席執行官Margaret Key表示,“在衡量性別平等所取得的進展時,我們必須認識到,亞洲女性面臨著與G7國家女性截然不同的挑戰。解決這些不平等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著眼于消除影響性別平等的固有障礙,重塑相關政策,為亞太職業女性鋪就一條通往平等和包容的未來之路?!?/p>
聚焦中國:挑戰與機遇
中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明確的性別角色分工,但近期的經濟發展趨勢挑戰了傳統固化的勞動分工思維,促使中國政府推動性別平等。
社會規范導致東亞地區持久存在性別差距。數據表明,承擔育兒責任成為影響中國女性工作時長的不利因素。
盡管同工同酬立法、施行靈活工作安排和針對性培訓計劃等舉措,有助于縮小性別差距,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勞動力市場,但中國男女薪酬差距仍達22.4%,說明了消除性別差異的復雜性。
隨著中國實施“三孩政策”,地方政府推出家庭友好型舉措,包括延長產假、陪產假等。
84%的受訪者強烈支持通過培訓和女性互助網絡來提升女性的金融素養。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比例在中國達到了驚人的93%。
《亞太女性論壇晴雨表》亞太區與中國數據對比
如何縮小性別差距?
彌合性別不平等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提高意識、實施有效政策以及提升金融素養。為應對不平等,如下倡議與措施已得到廣泛認同:
教育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 82%的受訪者支持在STEM教材中納入同等數量的女性和男性榜樣;79%的受訪者支持在學術課程中加入關于無意識性別偏見的強制培訓。
職場和商業領域:對于存在男女明顯薪資差距的公司,74%的受訪者支持公開其名字;76%的受訪者支持要求公司發布一個顯示工資差距的指數(滿分100分)。
家庭: 84%的受訪者支持企業提供優質且負擔得起的兒童和老人護理服務;74%的受訪者贊成為父親保留部分育兒假,且該部分假期為專用且不可轉讓。
總體而言,關于職場女性的刻板印象在亞太地區比在G7國家更為普遍。雖然已做出重大努力來縮小性別差距和減輕女性無償工作的負擔,但仍需進一步努力。盡管工作領域存在分化,來自各性別、行業和政府的廣泛支持正在提升,大家共同合作,旨在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無論性別,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和權利。
有關《晴雨表》的更多信息可以前往 Barometer (womens-forum.com)查詢。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報告內容:
https://mslgroup.com/whats-new-at-msl/msl-asia-pacific-reveals-womens-forum-barometer-asia-pacific-edition-partnership
*調查涵蓋10個國家(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澳大利亞和韓國),共計5000名民眾參與訪談,采用了每個國家18歲及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人口樣本。本次調查與IPSOS合作,于2023年6月23日至7月21日在線進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