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臺用了10年的海爾舊家電,可以“無痛”換新了
2009年,美國推進了一項救市措施——汽車“以舊換新”,消費者通過以舊換新購買或租賃更環(huán)保的汽車,可以獲得一定的購車折扣,期望以此擴大消費、拯救汽車產業(yè)、促進低碳經濟等,一舉多得。同年,國內比美國更早一步拿出大量財政資金,通過汽車、家電以舊換新以及家電下鄉(xiāng),進行了千億規(guī)模的消費擴大。
時間來到2024年,當年爆發(fā)的家電、汽車消費,理想狀態(tài)下應該迎來換新周期。然而現實是,經濟在回升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多重壓力,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預期偏弱等,新一輪爆發(fā)沒有自然而然地出現。“以舊換新”也在今年回歸。
從家電行業(yè)來看,家電消費增速已經放緩,增量和存量共存。家電業(yè)的高質量增長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迎來的是行業(yè)內迭代的慢增長周期。“以舊換新”的推行,對于參與的家電企業(yè)來說,正是新的增量。
消費者的反應初步佐證了以舊換新的效力。在近期的家電市場,我們看不到“消費萎靡”的景象,而是看到換新的火熱。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超過2066.7萬名消費者申請、1013.4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產品1462.4萬臺,帶動銷售690.9億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輪“以舊換新”中,家電品牌發(fā)揮了一定的主動性和引導作用,這也是這輪與15年前那次的不同之處。意即,品牌們不只是等待承接流量,而是做出更多舉措,降低以舊換新門檻的同時,優(yōu)化換新的服務體驗,從而放大品牌借這一輪以舊換新增長的確定性。
十一黃金期前,各家電品牌接連推出以舊換新優(yōu)惠舉措。我注意到,十一期間,海爾智家的市場份額穩(wěn)居行業(yè)第一。而在市場數據背后,海爾智家目前為止已參加發(fā)布會11場,聯合召開啟動會或發(fā)布會共21場,成為家電以舊換新推進更快、落地更深、覆蓋更廣的企業(yè)。
今年以來,海爾多次加碼以舊換新優(yōu)惠,并在權益、服務、產品選擇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升級。從這些舉措中,我看到了海爾是如何激發(fā)消費者以舊換新熱情,又是如何延伸以舊換新的“廣度”與“深度”、來接住這一輪新增量的。
權益升級,讓消費者“無痛換新”
當家里有一臺用了15年以上的舊家電,就會知道一臺家電的老化,帶來的不便是無孔不入的——那臺舊洗衣機,運作時總是一邊震動一邊發(fā)出聲響,吵得人難以專注于其它事務;那臺已經發(fā)黃的空調,調到最低溫度都只有微弱冷風,難以驅散夏季的炎熱……
何況,經過近15年家電產品的迭代,那些舊家電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于家居的需求。無論是人口的老齡化,還是家成為越來越年輕人工作、生活的核心樞紐,都指向了人們對智能家居的需求。而基礎家電的智能化就是實現智能家居的一大重點,它們需要更便于使用、也更懂人性。基于15年前的需求設計功能的舊家電,需要被迭代。
阻礙人們購入新家電的阻力在于,大家電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在這筆花銷面前,預期收緊的人們往往讓“畢竟還能用”的念頭占了上風。
即便是通過以舊換新減輕負擔,過去以舊換新的參與方式較為單一,消費者需要到線下門店去咨詢、估價、做好詳細攻略才能完成整套流程,這意味著一定的時間成本。
人對于耐用品的使用是有慣性的。在真正用上更好的替代品之前,人們往往傾向于去適應眼下的不便,當感受到換新有阻力時更是如此。消費者的主動換新,需要一定的刺激,也需要企業(yè)最大程度地減輕換新的阻力。
海爾在這兩方面都做出了突破。
優(yōu)惠力度方面,冰箱產品,購買部分高端新品型號可享企業(yè)優(yōu)惠;洗衣機產品,海爾對主推產品的電機提供10年保修保障;熱水器及凈水產品,針對復雜吊頂、櫥柜場景可提供局改上門設計服務;電視產品,套購可贈積分,指定型號還贈影視會員權益。
換新模式方面,目前海爾以舊換新服務已覆蓋線上、線下。用戶可通過海爾智家APP或小程序、電商和線下門店三種渠道換新。用戶在線上就可以一站式全方位了解優(yōu)惠、完成估價、選產品等全流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有著豐富的產品矩陣,并且多個品類都有技術上的領先優(yōu)勢,比如,海爾冰箱連續(xù)16年蟬聯零售量全球第一,海爾空調連續(xù)8年位居互聯空調全球銷量第一。領先行業(yè)的產品,是消費者換新時仍愿意選擇海爾的基礎。
創(chuàng)新家電OTO模式,讓服務離用戶更近
消費的擴大要落實得深入,不能只看一線城市這樣的局部市場,更要看它在中國“城市——縣城——鄉(xiāng)鎮(zhèn)”各級市場的滲透度。就像15年前的“家電下鄉(xiāng)”,把家電品牌、門店覆蓋率較低的村鎮(zhèn)市場都帶動了起來,才是真正刺激了全國的家電消費。
這一輪的家電以舊換新同樣如此,讓村鎮(zhèn)消費者換新也方便了,這一輪以舊換新才算真的走深走實。
海爾在全國共有3萬家以上的門店,在線下商超、鄉(xiāng)鎮(zhèn)商圈也在持續(xù)覆蓋。近年來,海爾鄉(xiāng)鎮(zhèn)專賣店經過專業(yè)化、數字化、服務化轉型,業(yè)績上持續(xù)逆勢增長。2020-2023年,海爾鄉(xiāng)鎮(zhèn)專賣店三年三連漲,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
不過,線下門店的覆蓋能力始終是有限的,畢竟它主要還是依靠等客上門,主動觸達用戶的可能性不大。
但海爾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OTO模式。海爾推出了智家APP和小程序,把海爾門店的服務搬到線上,消費者可以在手機上就完成購買、換新、服務等。
我們已經在零售、外賣等領域,感受到了OTO之于消費者生活的巨大便利,也看到其之于行業(yè)的巨大紅利。它的紅利一方面在于,覆蓋線下門店覆蓋不到的區(qū)域的同時,以便利性提高在用戶生活中的滲透率;另一方面則在于,它能突破線下門店人工服務的局限,提供更統(tǒng)一、更專業(yè)、效率更高的一站式服務。
它尤其有助于特定期間活動的爆發(fā),可以針對活動大規(guī)模地推行特定服務。在此次的以舊換新活動中,海爾智家APP、小程序推出的極速“拆送裝”服務,3小時即可完成換新,此外還有7x24小時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
通過創(chuàng)新OTO模式,海爾正在讓以舊換新在各級市場都離消費者更進一步。在覆蓋率、滲透率以及服務體驗上的革新,也讓消費者對家電品牌服務、家電使用體驗都有了新的想象。
結語
在海爾的創(chuàng)新性舉措里,家電的以舊換新,已經不僅是產品的煥新,更是服務、體驗的煥新。
今年也是海爾誕生的第40年。站在時代的交匯點上,海爾也在尋找著創(chuàng)造復利的新機會。
而海爾的以舊換新舉措,對于家電行業(yè)內部迭代正是一次示范。海爾作為企業(yè),也讓我們看見了企業(yè)在消費復蘇中的主動性。
參考來源:
1. 金融四十人論壇,《金融危機后,美國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啟示》
內容作者:小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