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取名越來越抽象,看得人點單羞恥癥發作了
大家好,深深感覺到,現在的奶茶名字真的越來越花里胡哨了。消費者走進奶茶店看個菜單,都得看“鬼畫符”似的看上個老半天。
比如莫名其妙的“電子歌姬今日不甩蔥”,再比如長到沒朋友的“藍天白云水晶冰冰漂漂好喝到哭”,還比如頻繁用疊詞的“啵啵脆脆甜甜芒芒莓莓”,嗲到讓人直呼“受不了”......
咱就是說,明明都是中文,怎么組合在一起,偏偏就讓人看不懂了呢?
圖源:小紅書網友
不少網友還表示,部分奶茶店的奶茶名字已經到了抽象的程度,自己被店員問喝什么的時候,都得捂著臉結結巴巴地點單.....沒辦法,誰讓某些奶茶名字太難念出口,最近也引發了關于“買奶茶羞恥癥”的網絡熱議。
圖源:微博截圖
在小程序上面點單還好,要是去線下點單的話,真的像梗了個東西在嗓子里。。。
圖源:微博網友
還有人將“大聲朗讀奶茶全名”納入大冒險挑戰清單,一個字都不能少,足以見其令人社死的程度之深。
圖源:微博網友
當然,也有一些e人網友覺得現在的奶茶名字挺好玩的,反正只要念的時候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bushi)。
圖源:微博網友
甚至脫口秀演員翟佳寧前段時間在《喜劇之王》上的吐槽,都被網友們翻了出來,表示“翟佳寧,這盛世如你所愿”。
圖源:小紅書網友
然后小紅書的某位網友只用一張圖,就準確概括了如今的奶茶起名現狀:
圖源:小紅書網友
兩個字簡短評價上圖——精辟!而且除了嗲和長,還存在各種奇奇怪怪的創意和腦洞。
比如有玩諧音梗的,還算簡短并且重點突出。
圖源:小紅書網友
有玩方言梗的,川渝人民看了絕對感到親切。
圖源:小紅書網友
然后這個電波系列的奶茶名字,好中二啊hhh。
圖源:小紅書網友
以及青春期非主流風格,蘇秦感覺自己看的仿佛不是奶茶,而是高中時期流行的傷感言情雜志。
圖源:小紅書網友
有些奶茶名字則開啟了內涵模式,單身狗看了狂怒(bushi),好在有小字標明了一下奶茶口味。
圖源:小紅書網友
好好好,公主請喝茶,離了你誰還把我當公主。。。
圖源:小紅書網友
蘇秦記得,早些年奶茶的命名其實相對常規,“珍珠奶茶”也幾乎是路邊奶茶店都會提供的一款招牌產品。
像“臺式珍珠奶茶”、“港式絲襪奶茶”、“潮式功夫奶茶”等,就是把地域特色融入奶茶名字里。這樣通俗易懂的命名方式使得產品在消費者群體中擁有很高的辨識度,簡簡單單便打造好品牌記憶點。
圖源:小紅書網友
而“芝士奶蓋紅茶”、“芒果生椰奶茶”、“抹茶紅豆拿鐵”等,則直接將產品的口味和用料融入奶茶名字里,在消費者心中增加了產品透明度,讓部分有需求偏好的顧客能夠通過名字迅速定位自己想喝的產品。
圖源:蜜雪冰城線上店鋪截圖
那么為什么近些年來,奶茶市場掀起了“怎么長、怎么嗲、怎么奇怪就怎么來”的命名風潮?
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表示,奶茶名越來越長且難以理解,是茶飲品牌為了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提升產品差異化競爭力和增加品牌記憶點的一種策略。
現在的奶茶行業越來越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獨特的奶茶名字或許可以幫助店鋪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畢竟奶茶的主要消費人群是Z世代年輕人,這部分人群偏愛這類稀奇古怪的名字,所以品牌在產品命名上不斷探索和創新,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盡管別出心裁的奶茶名字能夠迅速吸引年輕消費者注意,甚至發展成為社媒平臺的熱點話題,但過于復雜或難以理解的名字也可能導致顧客感到困惑或產生負面印象。
乍一看是充滿創意,但它們往往會讓消費者在公共場合點單時感到尷尬。
因此品牌方在給奶茶命名時,需要權衡好創意與易理解性之間的關系,并且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避免因過度追求新奇而忽視了產品的本質和服務的質量。
總而言之,“奶茶取名越來越抽象”的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趨勢既體現了消費者對個性化、新穎性和文化共鳴的追求,也反映了奶茶行業在品牌塑造和產品差異化方面的努力。
最后想問,你有看到過什么很奇怪的奶茶名字嗎?
歡迎留言,和蘇秦一起討論。
作者 | 蘇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