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推出帶鏟子送板燒活動,從未設想過的鏟子出現了
大家好,又到了快樂星期四,咱們來說點兒關于吃的。
都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近來就發現,現在的品牌越來越熱衷于發動消費者一起整活了。
就拿印象中很懂營銷的麥當勞來說,最近又搞了個趣味活動,看了之后真的被大家的腦洞深深折服。
事情是這樣的,麥當勞推出了一個「帶1把鏟子 領1個免費板燒」的活動,活動規則顯示,10.23-26號下午5點前,在麥當勞app/微信小程序領券,領完券后帶把鏟子在10.26號下午2點-5點之間去麥當勞門店核銷,就可以獲得1個免費板燒雞腿漢堡。
鏟子的形狀也是有要求的,活動細則上面還寫著,尺寸不超過55cmx12cmx5cm;無尖銳、鋒利邊緣,重量不超1kg……字有點兒小,一不留神,可能就帶錯了。
就現在快餐巨頭普遍的活動力度來說,麥當勞這個活動也算是破天荒頭一回了。
說實話,剛看到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只是覺得這是一次看起來力度比較大的薅羊毛活動,還沒有設想之后會發生什么。
直到大家準備帶的各種奇形怪狀的鏟子,我才意識到,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如果不是因為麥當勞的這個活動,真的很難想象,這個世界上,可以有這么多神奇的“鏟子”——
紙鏟子可以領到漢堡嗎?你別說,做的還怪用心的。
這個鏟子(飯勺)可以嗎?
掏耳勺算嗎?
外賣的塑料勺算嗎?
如果說鏟子≈T,是不是意味著手機支架也有鏟時候?
還有這么大的鏟子,這是要把麥當勞門店里面的板燒雞腿堡通通鏟走的節奏嗎哈哈哈?
莫名想到了這個表情包。
本來以為前面的已經夠抽象了,沒想到還有更絕的。
這個金鏟鏟可以嗎?
來不及了,這樣可以嗎?
我都不敢想空手去排隊,然后在店員面前比出三根手指會是什么場面。難道這就是天才的思維模式?
更有甚者,還有問滑鏟算不算的。
經理:壞了,這次是沖我來的。
店員:當她們說“我準備好了”的時候,我就該知道大事不妙的。
當然,雖然說理論上將上述物品及形而上的東西視為鏟子具有一定道理(畢竟它們勉強都能鏟東西),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形狀近似“T”和“屮”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稱為“鏟子”。
有網友就拿了一把現制“鏟子”問麥麥服務官,結果被建議還是帶個鍋鏟吧。看得出來,關于“鏟子”的定義,麥當勞的工作人員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呢。
圖源小紅書用戶:ID7760968376
看完這些五花八門的之后,似乎明白麥當勞為什么還要給出圖片范例了。
不得不說,網友們的整活能力真的太強了,本來只是一個品牌福利活動,硬生生被完成了五花八門“鏟子”大賞,一把“鏟子”比一把更讓人震驚。
看了這么多奇怪的鏟子,我不禁感嘆,薅羊毛真是人的天性。你永遠也想象不到,在免費板燒雞腿堡的誘惑面前,大家能有這么高的參與熱情。
回顧近段時間的一些品牌營銷活動,不難發現,像這樣既有薅羊毛性質,靈活性又很強的活動,可以說自帶社交傳播基因。
還記得之前說過海底撈「畫牛送牛」活動,雖然活動形式很簡單,但卻吸引了大批靈魂畫手和高手高手高高手的參與,誕生了很多有看點的“牛”圖。
二者有共通的地方,官方都沒大家參與活動的方式作出過于嚴格的規定,參與者可以有很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很多有意思的UGC內容,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傳播勢能,進一步加持活動的影響力。
這些品牌也很懂現在的消費者,利用現在大家都很熱衷于在網絡上玩梗、分享趣味內容的特質,用整活性質很強的活動,可以預設其中的爆點,借優質流量撬動全民參與。
最后,我其實也有點好奇,帶這把鏟子去可以嗎?
作者 | 李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