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月活創新高,電商平臺嘗到了互通的甜頭
2024年雙11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一屆。
10月21日晚8點,淘寶天貓正式開啟第一波現貨售賣。而在此之前,超前搶跑的“史上最長雙11”,雙11最大力度優惠且首次疊加政府補貼,以及平臺不再強調“絕對低價”等話題,已然引發了市場熱議。
除了“游戲規則”的更新,本屆“雙11”最大的變數還來自互聯網巨頭之間的互聯互通,這為電商超級大促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礎設施,也創造出新的增長空間。
平臺型企業互通背后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又會對行業發展產生何等影響?
今年雙11,淘寶天貓與微信、京東物流的互通引發了如此多關注。而事實上,互聯網平臺之間的“拆墻工程”早在三年前就開始了。
2021年,在工信部的推動下,阿里、騰訊、抖音、小紅書等多家互聯網行業主要公司均紛紛跟進“互聯互通”的大趨勢。
例如,在支付領域,2021年,支付寶收款碼與銀聯云閃付實現掃碼互認,當年12月開放線上支付場景;在游戲領域,今年初,抖音與騰訊推進互通工程,王者榮耀抖音直播全面開放;在內容領域,小紅書在去年12月將種草數據與其他平臺的成交數據打通,B站則分別與淘寶和京東建立了星火計劃、京火計劃,與拼多多也建立相應合作關系,實現了直接跳轉。
這一系列“互通”的背后,是互聯網存量時代的到來,使以往的競爭規則逐漸失效,而作為行業生態連接點的平臺型企業對此感觸最深。因此,各平臺調整經營策略,一改過去筑高城墻的思維定式,走向新型競合關系,希望實現優勢互補。
平臺們的“算盤”打得響亮,而行業仍然缺少一個具有說服力的事件向市場展示互聯互通的商業價值。
直到今年9月,淘寶APP支持微信支付,成為這樣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從數據來看,淘寶和微信互通帶來的直接影響超過了預期。QuestMobile最新報告顯示,受到互聯互通措施帶動,9月淘寶APP新安裝用戶規模同比增長55%,達過去四年最高值;月活躍用戶規模上,9月淘寶新增1867萬,總月活規模達9.44億創歷史新高。
不少過去被支付方式阻擋的非淘系用戶,在淘寶打通微信支付后涌入平臺。對此,QuestMobile認為,目前微信相對淘寶的獨占用戶規模為2.45億,其中綜合電商用戶規模達1.9億,其中每月使用40次以上綜合電商APP的用戶達8610萬,微信支付打通后,這部分用戶將可以直接在淘寶購物,有望成為淘寶的用戶。
圖源:QuestMobile
同時,由于年輕用戶、下沉市場用戶使用頻次、用戶規模在迅速增長,摩根大通在關于阿里巴巴的報告中也指出,平臺互聯互通有望為淘寶帶來20%~30%增量用戶,總規模達2億-3億。
毫無疑問,淘寶天貓和微信的互通,為互聯網行業打開了新的增長思路。而這些動作發生在“雙11”前,無疑也賦予這場商業盛宴不一樣的意義:雙11給市場看清互聯互通的商業價值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
從淘寶微信互聯互通,重新發現雙11
雙11一直是提振消費的關鍵節點。而高盛認為,今年四季度在線零售商品增長將加速至同比8%,較此前預期提高1個百分點。
預期提高說明,互聯互通下,電商平臺用戶活躍度超出預期。而這一變化與“超長待機時間”“超級優惠補貼”相結合,有望激活消費力。
淘寶天貓與多個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后,淘寶天貓用戶平臺事業部總裁吳嘉表示,今年預期將是史上購買用戶數最多的一屆天貓雙11。
同時,從平臺用戶畫像來看,互通帶來的新用戶以下沉市場用戶為主,與雙11超級大促“高性價比”的心智重合度較高。而今年又是近幾年天貓雙11中優惠券最大、最多的一屆。天貓300億消費券及紅包,淘寶億補貼萬款品牌商品低至四折等優惠力度,滿足了用戶要“真實惠”的心態。
果不其然,今年天貓雙11開賣四小時后,品牌商品開局即迎來爆發,174個品牌成交破億,超12000個品牌成交增速超100%,近6000個品牌增速超500%。
透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雙11再次煥發活力,而互聯互通和雙11的變化,揭示出電商行業發展邏輯正在轉變。
這一年多來,電商行業各種變革舉措都指向高質量發展,今年雙11游戲規則也隨之變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比如,今年以來,淘寶聚焦用戶體驗推出多項舉措,完成了集商品質量、服務升級和界面設計的全方位優化。其中包括縮短發貨周期、松綁優化“僅退款”、推出新疆包郵、88VIP會員享無限次退貨免運費等多項重要升級措施,也包括新版手淘首頁上線和網頁版Taobao.com升級。
圖源:天貓
淘寶的眾多優化調整展示了電商平臺發展邏輯已從數據至上轉向用戶至上。反映到雙11期間,就是各大平臺的主題變化。
今年,淘寶天貓雙11的核心是“品質好價”;京東也從“真便宜,閉眼買”變為“又便宜又好”,淘寶天貓和京東不約而同選擇對雙11市場環境糾偏。同時,淘寶天貓更是在雙11溝通會上強調,直播電商也應該進入“品質直播”時代。
更進一步地思考,這些變化本質是平臺更加追求高質量發展,因此聚焦“用戶體驗”和“商家成長”,將互聯互通視為轉型的“推進器”。
一方面,隨著電商行業進入“拼服務”的時代,“用戶體驗”是長期競爭力的保證,而互聯互通有望顯著改善用戶體驗,提升用戶粘性,帶動企業發展。
比如,從支付角度看,淘寶天貓打通微信支付后,增加了淘寶用戶的支付渠道選擇,將讓消費者的購物更便捷、愉悅和高效。同時,微信支持端內無跳轉使用淘寶完成購物,也將進一步強化體驗升級。
物流方面也是同理。淘寶天貓10月中旬接入京東物流,以及京東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將整合雙方的物流資源,帶來電商行業整體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強化消費者購物的全流程體驗。
另一方面,平臺扶持商家高質量成長,才能讓“良幣”驅逐“劣幣”,優化平臺生態,而互聯互通將幫助零售企業降本增效,拓展新的商機。
今年雙11前夕,電商平臺紛紛推出商家扶持政策和差異化的措施,形成互相促進發展的格局。比如,淘寶此前已經通過松綁僅退款、升級運費險、重塑價格帶競爭力等一系列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數據顯示,三季度天貓新入駐品牌數環比大漲70%,天貓“雙11”報名商家和商品進度已超預期。
如今,隨著互聯互通深入,淘寶雙11新機制、新策略為商家全局增長帶來了重要助力。淘寶接入微信支付后,商家能更好地整合來自不同支付渠道的數據,優化營銷策略。同時,阿里媽媽和騰訊廣告的互通,也有助于商家全域營銷推廣,拓寬市場邊界。
總之,這一屆雙11,電商平臺對用戶體驗和商家成長的重視度前所未有。不難看出,在互通后用戶增長的流量紅利下,電商平臺試圖實現“商家-平臺-用戶”共同發展的正向循環。
以小窺大,雙11的變化,本質是電商行業在求變,而互聯互通是這種規則與邏輯之變的縮寫和精華。從中,我們看到電商乃至互聯網行業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重估中國電商,平臺之間大循環釋放改革紅利
平臺之間大循環能產生大于單一平臺內小循環的社會價值,肯定會帶來新的改革紅利。
淘寶接入微信支付,給了市場驗證這一判斷的機會。根據QuestMobile報告,中國網購網民去重總MAU是10.73億。其中,淘寶對比微信用戶在老年、下沉用戶比例相對較低,支付障礙的消除將進一步擴大這部分用戶的融合。
圖源:QuestMobile
看具體數字,下沉市場高活躍網購偏好用戶,與淘寶MAU的差值約1.4億。這部分人群是高性價比策略和超級大促有望爭取到的用戶。
以此計算,保守估計DAU/MAU比例為55%,淘寶將獲得約7700萬DAU預期增量;按照平臺9000元左右的人均年消費額,淘寶將增加約7000億的GMV;4.5%的貨幣化率和60%EBITA率下,淘寶潛在的年營收增加值約為315億,而利潤增加值大約是189億。
按照遠期上限,DAU、GMV和利潤潛在增量相當可觀。盡管平臺達到目標需要一定周期去做滲透,但9月的增長數字表明,這樣的增長可能不會久遠了。這也說明互聯互通正在成為存量時代平臺型企業新的增長趨勢。
這一背景下,中概互聯網再次聚集資本市場的目光。以互聯互通、雙11等大事件為前提,中國電商平臺的投資價值迎來重估。
高盛就在近期報告中指出,中國互聯網行業12個月預期市盈率中值為14.3倍,與美國互聯網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價。其中,中國電商市場的總市值為5000億美元,相比之下亞馬遜的市值則高達2萬億美元。其認為,阿里等電商公司價值重估的潛力巨大。
從業務邏輯來看,淘寶天貓接入微信支付后,活躍用戶人數的增加,月活躍用戶的增長,為淘寶天貓長期貨幣化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證明其開始找到新的節奏。
這意味著,如果接下來政策上的暖意能夠以更大力度提振經濟,阿里的基本面也能夠隨之進一步恢復。據此,中金發表報告稱,展望淘天集團變現化率回穩及在下半財年恢復,預期引入微信支付將長遠帶來超2億新客戶,推動持續的毛交易收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行業領頭羊,阿里是互聯網生態變化的重要風向標。淘寶微信互通揭示了中國互聯網行業未來趨勢:開放、協作、創新、共享是互聯網行業發展大勢所趨。
展望未來,淘寶天貓的發展有望刺激行業加速互通進程,而應用間的互聯互通層面豐富,跨終端、跨場景、跨生態的互通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各平臺互聯不斷深入,中國互聯網將進入發展新周期。
由此來看,這屆雙11前后,市場將見證的歷史或許不止巨頭間的互通,還有中國電商乃至互聯網行業的價值重估時刻。
來源:美股研究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