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又整新活,開始爆改報刊亭。。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有創意的營銷策略無疑是吸引并留住顧客的關鍵。
一個品牌若想深入人心,就必須不斷推陳出新,通過獨特的體驗來打動消費者的心。在這方面,麥當勞無疑是一個典范。
最近,有細心的廣州網友發現,荔灣區陳家祠附近的一個報刊亭竟然一夜之間成了麥當勞?
圖源:小紅書@羊角鐵粉Sunny
原來,這是麥當勞在廣州試點的第一家報刊亭麥當勞,主營早餐、雪糕、咖啡三種品類。
不得不說麥當勞著實有點悶聲發大財那味,截止目前,官博、官方公眾號平臺都還沒有透露這一活動消息,所以不少直接偶遇到這家報刊亭麥當勞的網友都表示有點驚訝,不自覺地就想打卡一波。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報刊亭的形式占用了殘疾人的利益。
據悉,這個特別版的報刊亭麥當勞中,不僅有雪糕咖啡等產品出售,網友們參與拍照打卡可以獲得麥當勞限量周邊筆記本,以此最大程度地為消費者還原報刊亭體驗,有的吃有的看還有的玩。
圖源:小紅書@假發氣泡水
麥當勞此次在街頭爆改報刊亭的嘗試,無疑能夠制造更多與消費者近距離互動的機會,而街頭報刊亭風“門店”這種新的消費場景,也有利于麥當勞展現更有親和力的品牌形象,這種“小巧思”反而可以使麥當勞的形象變得更為靈動。
然而搞笑的是,麥當勞剛被發現有爆改報刊亭,結果網友就曬出了肯德基也有一個K記報刊亭,簡直是貼臉開大。
圖源:小紅書@Shiro
從大局上說,麥當勞的創意其實一直流淌在品牌基因中。
比如在端午節期間,麥當勞就在廣州開席,贊助了一下端午節龍舟賽的宴席。
甚至還有麥當勞龍舟和麥當勞碼頭,著實是哪都能混,關鍵還是不違和。
這波下來,網友就開始惡搞了,做了一個麥麥龍船范菜譜,什么富貴麥旋風、好靚個菠蘿派、一飛沖天麥辣雞翅……真的有模有樣。
除此之外,麥當勞以往做的海報也很有創意。比如創意機構Cossette為加拿大麥當勞創作了這一組名為“Rise & Shine”的平面海報,以“Golden mornings with McCafé”(與麥咖啡一起度過金色早晨)為主題,打開美好的一天,走的治愈系的路線,讓人有點想到童年時光。
還有澳大利亞麥當勞也曾發布過一組圍繞光線和麥當勞Logo金拱門“M”所創作的平面海報,不得不說這個logo是真的能玩出花。
也有拿戶外廣告做文章的,加拿大麥當勞的這一組名為“Follow The Arches”(跟隨金拱門)的戶外創意。“M”被分解成方向性指示路牌,引導駕駛員按照對應的導向標志找到麥當勞,相比于循規蹈矩的品牌,麥當勞倒是可以讓人看見它品牌里的那么一點個性和俏皮。
報刊亭變快餐服務點
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關系的一次重構
在對麥當勞這一創新舉措進行深度剖析之后,不難發現其背后蘊含的市場營銷策略與品牌定位調整之精妙。
從一個宏觀角度來看,將報刊亭改造為快餐服務點,不僅是一種物理空間上的轉換,更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關系的一次重構。
通過這種非傳統的渠道擴展方式,麥當勞巧妙地利用了城市中既有的基礎設施——報刊亭,將其轉化為連接品牌與顧客的新觸點。
這種方式不僅減少了傳統店鋪開設所需的成本和時間投入,同時也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在短時間內實現市場覆蓋范圍的擴大。
另外,在選址上,此次“報刊亭麥當勞”選擇在廣州這樣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底蘊且經濟活躍度較高的城市作為試點,充分展現了品牌對于目標市場的精準洞察力。
廣州人生活節奏快、消費能力強的特點使得這里成為測試此類創新型商業模式的理想之地。更重要的是,這一舉動還反映了當前消費趨勢下企業如何尋找差異化的競爭路徑:即通過創造獨特而富有情感共鳴的體驗來吸引并留住顧客。
從更深層次來看,“報刊亭麥當勞”的出現也預示著未來零售業發展的一種可能性方向——即打破傳統界限,融合線上線下資源,以更加靈活多變的形式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它不僅僅是一場關于食物售賣方式變革的小實驗,更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一種探索。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形象得以重塑,變得更加貼近大眾日常生活,展現出比較實際的親和力與包容性。反而能夠在大眾心智中埋下一種靈動、跳脫、會玩的品牌印象。
作者 | 張小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