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被爆改的課本,這屆網友屬實逆天
如今,互聯網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它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交流互動的方式,也激發了年輕人的無限創造力與想象力。
尤其是對于那些成長于數字時代的年輕網友——包括小學生和初中生們,他們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非凡的創新精神,在網絡世界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風采。
最近社媒上一股“課本爆改”潮流就是這么一個生動例證。不得不說當下的網友真的會玩。
比如各個科目的靈魂爆改,莫名還覺得挺好看。。。
還有爆改成了性感小野貓,甚至還給了根鋼管。
圖源:小紅書@啊對對對
閏土刺猹被改成了哪吒。
圖源:小紅書@路人
當然,還有魔卡少女櫻版本。刺猹的農具變成魔法杖笑翻了。
圖源:小紅書@菠蘿拌飯
這個只能說是真的有才,還嬉皮笑臉。
圖源:小紅書@靈薇
在這群小學生、初中生的才智下,有了這么古人臉+猴身。
加上這個表情包,是真的很難繃住。
圖源:小紅書@零碎.
把雞帶上裝備的,感覺還挺酷。。
圖源:小紅書@Rich
杜甫的登高,但是坐上了坦克。
圖源:小紅書@ZM 七辰
當然,也有扛著監控頭的反卷聯盟版杜甫。
這個好像是法國革命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哲學家讓-保爾·馬拉(Jean-Paul Marat)。是法國大革命期間激進的雅各賓派代表人物之一,然后被魔改。
課本爆改
還需掌握趣味性與知識傳授之間的平衡
這種“課本爆改”的現象,不僅僅是對傳統教育材料的一種再創造,它更深層次地反映了當下網友、尤其是年輕一代——包括小學生和初中生們,他們擁有著無窮的創造力和幽默感。
這些年輕人擅長利用手中的工具來表達自我,也非常懂得如何通過互聯網平臺分享自己的創意,將個人的樂趣轉化為一場集體的狂歡。這股潮流背后所體現出來的,正是典型的互聯網精神:開放、共享、創新以及對個性化的追求。
回想起我們自己的學生時代,誰沒有在課本上偷偷留下過幾筆呢?那些隨意勾勒出的小人兒、邊角處不經意間寫下的筆記,甚至是課桌上的刻字,都成為了青春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今,在社交媒體的幫助下,這份屬于學生的小小樂趣被無限放大了。當一個人的創意能夠迅速傳播開來,并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認可與共鳴時,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活動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激發了更多人對于知識探索的興趣。
就比如這群學生的各種不正經,各種腦洞大開,道德與法治就直接變成中東與悍匪。。。
當然,面對這樣的文化現象,我們也應當保持一種平衡的態度。一方面,鼓勵青少年發揮想象力、勇敢嘗試新事物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則需要注意引導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尊重原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價值。
畢竟,無論是《閏土刺猹》還是孟子的思想精華,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編或二次創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但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誤解甚至是對歷史文化的曲解。至少不少網友也會提到“是否尊重歷史人物”等一系列話題。
總的來說,“課本爆改”不只是一場簡單的娛樂行為,它是當代青少年展現自我風采的一個窗口,也是新時代下教育方式變革的一種體現。
而對于每一個曾經或者正在經歷這段美好時光的人來說,無論是在紙質書頁上留下的印記,還是在網絡上流傳開來的腦洞作品,都是共同珍藏的一段關于青春、夢想與探索的美好回憶。
作者 | 張小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