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億人走出家門,戶外廣告是否會迎來第二春?
金秋九月,天氣逐漸轉涼,戶外活動的熱潮再次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個季節走出家門,參與到各種戶外活動中,如徒步旅行、騎行、露營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023年中國戶外活動市場白皮書》數據指出,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億,展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動了戶外生活方式的盛行,同時也為品牌戶外營銷提供了新的契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戶外廣告作為品牌傳播的重要手段,逐漸被重新審視。
01
被“嫌棄”的戶外廣告,
正在悄悄萌發新活力?
戶外廣告作為廣告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在20世紀中葉至21世紀初期經歷過輝煌的發展時期。上世紀80年代,戶外廣告憑借其獨特的視覺沖擊力和廣泛的觸達范圍,成為品牌主廣告投放的重要陣地。
無論是大型廣告牌、公交車身廣告,還是地鐵廣告,戶外廣告都能極大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然而,隨著互聯網和數字廣告的崛起,戶外廣告逐漸被邊緣化。在流量紅利的推動下,品牌方紛紛將廣告投放重心轉向數字渠道,認為數字廣告更具精準性和互動性。
但流量紅利逐漸出清,精心制作的內容難有爆款,成了爆款的內容又難以轉化。線上流量的瓶頸,讓眾多品牌開始正視市場,將更多的視線投向品牌建設和全域營銷,重新審視戶外廣告的價值。
《2024 中國戶外媒體生態landscape報告》秒針系統
近兩年來,戶外廣告以其高可見性和廣泛的曝光觸達能力,呈現出了較好的復蘇態勢,領跑傳統線下廣告;中國廣告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規模達到約82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01%,這一趨勢與疫情前相比,顯示出了明顯的回暖跡象。
《2023年全球及中國戶外廣告市場報告》中國廣告協會
02
「戶外」流行,
助推戶外廣告繁榮
數字時代,人們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卻逐漸感受到了虛擬化的的疲憊與迷茫。疫情的管控、大環境的動蕩,人們對“虛無感”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社媒鼓動和內心追求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線下,親近自然,一種“戶外生活”風氣正在興起,迅速延展至運動、社交、活動等領域,推動戶外營銷的繁榮發展。
1、全民戶外,流行加劇
據Mob研究院的《2024年戶外運動人群洞察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當代都市人愛上戶外“撒野”,他們寄希望于戶外,達到舒緩壓力、強身健體的作用。
《2024年戶外運動人群洞察報告》Mob研究院
從攀巖、潛水、滑翔、跑酷等高門檻運動,到簡單的戶外跑操、廣場舞、騎行等各類全民運動。近些年運動賽事氛圍日益加劇,大家出于對健康的追求,戶外運動熱情空前高漲。
小紅書上常見話題有#公園20分鐘效應 #人就應該待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 #去高能量的地方 #少與人糾纏,多看大自然
社媒時代的流行飛輪,也成為了戶外的另一個助推器;在抖紅平臺上,越來越多博主走戶外運動賽道,通過運動分享、日常穿搭、運動社交等一系列內容帶活了戶外運動風尚。
小紅書《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1月-10月,小紅書平臺“騎行”相關話題有近13億閱讀量,徒步話題閱讀量超25億次。特種兵夜爬、打卡挑戰、抱樹、運動OOTD、city walk等都成為戶外圈的熱門話題。
*小紅書《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
2、線下社交,戶外好玩
不止戶外的運動,線下社交活動也變得火熱,貓鼠游戲、摜蛋游戲、劇本殺、密室逃脫等社交活動在近年來盛行一時。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讓人們放松身心,還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在信息化時代下,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快,在網上刷極短的視頻,喜歡快速獲取主要信息點…… 疲倦了互聯網的快與虛擬,大家開始回歸線下社交,企圖在真實世界中找到社交的樂趣。
*眾爍社媒魔方:2024年線下游戲熱度斐然
不管是戶外運動還是線下社交的回歸,都反映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家門,不再困于“宅”和“頹”;
這也為戶外廣告提供了廣闊的觸達空間,從簡單的廣告牌、到門店的裝修風格、再到街區文化的融合,品牌可以通過「戶外」與消費者進行更直接的互動和溝通,更立體的形象,更深的體感。
03
回歸傳播本質,
戶外廣告有「獨特魅力」
對于品牌而言,相比于精準的小屏幕投放,戶外廣告擁有其獨特的核心優勢。
1、以大取勝,塑造強視覺沖擊
無論是LED大屏、戶外牌匾還是公交車身廣告,這些形式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利用了短暫而有效的視覺曝光,迅速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在現代信息過載的環境下,消費者的注意力極其分散,而這些戶外媒介憑借其高強度的視覺沖擊力和廣泛的覆蓋面,能夠有效切入消費者的視線范圍。
視覺元素的瞬間傳遞,不僅僅是對品牌信息的展示,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消費者的感知與認知。
這種瞬間的感官刺激背后,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品牌記憶構建策略。通過頻繁的曝光和持續的視覺一致性,品牌能夠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形成獨特的視覺符號。
例如,一些經典的品牌色彩或標志性設計,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被深深植入消費者的記憶中。這不僅提升了品牌的辨識度,還能在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時觸發情感共鳴,進一步增強品牌忠誠度。
昂跑戶外廣告
同時,近幾年戶外廣告隨著AR、VR等創新技術的發展,在重要節點,結合當地文化、節日或者消費者的日常活動,讓創新技術與受眾的生活情境產生共鳴。
圖源數英
而戶外廣告的多樣化,也為品牌布局線下市場提供了內容創作的可塑性。
近幾年火熱的“我在xx,很想你”路牌點燃無數網友發起打卡熱潮,品牌開始將其作為廣告牌,以特定的內容和場景,吸引消費者參與互動。
天貓上新月:以路牌作廣告
又如小紅書和滴滴出行的戶外廣告,根據投放地點的場景及人群特性,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賦予廣告不一樣的情感內容,更能引起觀眾的注意,產生情感共鳴。
2、不是精準人群的內卷,而是潛在用戶的破圈
互聯網效果廣告的優勢在于其精確的投放能力,它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算法直接瞄準特定目標人群,實現高效的精準觸達。
然而,正因為這種精確性,效果廣告也容易導致“圈層化”現象,即廣告的觸達范圍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難以超出已有的用戶群體,從而限制了品牌的增長空間。
相比之下,戶外廣告則以其大規模的曝光能力,突破了圈層的局限。無論是地鐵站、城市街道,還是商場和機場,戶外廣告可以觸及到更廣泛的受眾,包括那些未曾被互聯網廣告覆蓋到的潛在消費者群體。
通過這種廣泛而多樣化的接觸點,品牌能夠打開新的市場,吸引新的消費群體,實現“圈層增量”。
3、不只是曝光,更是信任&好感
戶外廣告的物理存在感,也增強了品牌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頻繁接觸到品牌信息,潛移默化中,對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感都會增加。
例如奧樂齊在地鐵上宣傳平價商品,為各類逼真物料打上醒目的標價,來往行人能夠一眼看到價格、產品和品牌,同時又建立起了品牌信任及好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品效雙增。
04
看看那些玩出花的品牌,
在戶外如何「撒歡」
當然,在戶外「撒歡」的品牌,它們的創意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視覺呈現,還可以巧妙地融入了場景、情感和互動,真正與消費者的生活發生關聯。
1、天貓:既是行李,也是好運
天貓了抓住了“喜提好運”這一廣泛流行的文化符號,并將其與機場行李傳送帶的功能巧妙結合,打造出了一場充滿互動性的戶外廣告。
這一創意不僅引發了旅客的好奇與期待,還通過“好運”這一概念帶來積極情緒,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從品牌的角度而言,不僅傳遞了品牌的寓意,還巧妙借勢消費者旅途中的情緒,提升了品牌的親和力與記憶點。
2、滴滴專車:小小車窗,細微之處顯溫暖
在冬季這個特殊的時節,滴滴專車則通過一系列貼心的文案,用車窗廣告傳遞溫暖。
每一段簡短而暖心的文案都像是一股暖流,為奔波的旅客帶來一份心靈上的慰藉。滴滴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品牌看起來更加貼心和人性化,還在寒冷的現實中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情感上的“溫暖陪伴”。
總有溫暖在路上,總有滴滴陪伴你,冬天的寒冷和品牌的暖心,讓季節成為品牌力的助推器。
3、名創優品:巨型高吊盲盒,打造「大大大事件」
傳統的形式不夠新穎,那就以體積助力。
名創優品的盲盒節廣告,以一種大而大膽的視覺方式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巨大的高吊盲盒和標志性的笑臉logo,成為人群的焦點。
這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更是一種互動的邀請,讓路人拍照、分享,形成了強大的社交媒體傳播效應。
搭配上符合大眾情感需求的文案,名創優品不僅僅是在賣商品,更是在傳遞一種積極、愉快的生活態度,吸引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認同。
結語
經濟低迷,品牌應該以穿越周期的長遠眼光看待品牌價值,與其把眼光集中于精準的內卷,不如同時挖掘戶外廣告的獨特潛力,結合現代化廣告技術和社交媒體優勢,更好地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不止有產品,更有我們想要傳達的價值及生活態度。
— 我們是誰 —
成立于2015年,國內領先的品牌營銷服務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國內領先的營銷與互聯網公司,平均具備10年以上品牌營銷經驗;
基于縝密的數據分析和深度的人群洞察,圍繞品牌的多維建設,為品牌提供「爆品打造」「創意服務」「整合營銷」「內容種草」「精準投流」等全鏈路解決方案;
策略引領+實效創意+高效執行=生意增長,陪伴中國品牌,實現持續的用戶深耕和生意增長,為品牌發光不懈努力。
如果您在品牌打造、營銷玩法上有相關業務需求,歡迎聯系我們,共同探討,共赴增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