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星辰, 氣韻再生: 投石AI繪畫大模型助力紫金山天文臺落成90周年聯展開展
值此紫金山天文臺落成90周年之際,2024年9月6日,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山陵園管理局主辦,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協辦,明孝陵博物館支持,投石氣韻再生AI繪畫大模型提供技術輸出的《氣韻再生——紫臺觀天九十載》聯展”在紫金山天文臺紫金山科普園區陳列廳開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該展覽將持續至12月。
南京古稱金陵,歷史悠久,文脈綿延,風景如畫,名勝繁多。居于金陵,俯可瞰山水盛景,仰可觀宇宙蒼穹。俯仰之間,天地萬象,盡收眼底。本次展覽內容共分為“建臺往事歲月滄?!薄袄^往開來星漢燦爛”“俯仰金陵天地大觀”三個部分,展出珍貴照片資料120余張、輔助模型2個、藝術作品9幅、AI互動展項3處。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峰峰表示:“投石智能作為協辦單位參與到紫金山天文臺90周年的展覽活動中,我們通過訓練一批印象派畫家的風格,重新繪制了古金陵48景,大模型還可以觀眾現場實時畫像,為此次展覽增添科技與藝術融合的魅力,讓觀眾在欣賞天文歷史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創新視覺享受。這不僅是一次展示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機會,也是向公眾傳達天文科學魅力的絕佳平臺?!?/p>
在“俯仰金陵天地大觀”展區,投石智能帶來了金陵四十八景、梵高的《星空》和AI漫畫變臉裝置。這里,現代天文油畫家筆下的詩意星空與古“金陵48景”完美融合,展現出獨特的魅力。AI互動展項更是趣味十足,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古“金陵48景”
當古“金陵48景”與中國現代銅刻畫藝術相遇,銅板為紙,以刀代筆,內容豐富,技法多樣,刀筆語言的美與內蘊意趣的醇融為一體,開拓出刻銅藝術的新境界。
當古“金陵48景”遇上印象派畫家莫奈、梵高、雷諾阿和塞尚的畫風,現代科技通過“AI模型算法”將印象派畫風錄入特制電筒,照射相應畫作,即可實現從中國山水繪畫風格向印象派風格的遷移。這場視覺實驗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國古典畫家的“黑白水墨”中蘊含著“色彩思維”,而印象派畫家筆下的“色彩絢爛”則蘊含著“大象無形”的審美追求。
“梵高寫真館”
觀眾只需在展廳中坐下,看著攝像頭,通過先進的AI技術,不一會兒,一張梵高畫風的肖像畫便誕生了。這新奇的藝術體驗吸引了眾多觀眾排隊等候。
“漫畫變臉”
走入相機鏡頭,瞬間就能變身為童話世界里的王子或公主。
《氣韻再生——紫臺觀天九十載》聯展,不僅是對紫金山天文臺90年輝煌歷程的回顧與致敬,更是一次古典與現代、科學與藝術、天文與地理、自然與人文的深度交融。它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領略南京獨特魅力、感受科技與藝術之美的絕佳平臺。在未來的幾個月里,相信這場展覽將吸引無數游客前來,共同見證紫金山天文臺的榮耀與南京的美麗。
展覽名稱:《氣韻再生——紫臺觀天九十載》聯展
主辦方: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山陵園管理局
協辦方: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紫金山天文臺紫金山科普園區“陳列廳”
展期:2024年9月至12月
相關推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