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2024 AI智能體應用洞察半年報:AI類APP月活超6600萬,智能體形成八大玩法門類,商業化路徑已開啟
導語: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份,AI原生應用(也即APP)月活用戶規模已經突破了6630萬,其中,豆包、文小言、Kimi智能助手、星野、通義位居前五位,月活用戶規模分別為3042萬、1008萬、625萬、466萬、424萬。
目前來說,國內AIGC 應用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各廠商均已經將“智能體”打造為各端服務的核心,成為用戶解決特定場景問題的助手。PC/Web端的“智能體創作平臺”集成豐富的功能簡化AI應用開發,適合復雜場景的智能體搭建;而APP端則以“一句話生成”的低門檻創作模式吸引廣大C端用戶參與。
各端較低的使用門檻,增加了大家“嘗鮮”應用的可能性,與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崛起的路徑很類似。同時,APP內智能體數量大增,如通義已經超過14000個、訊飛星火超過11000個、豆包超過5000個,類型也從原有的情感陪伴、辦公提效、教育學習幾大類,逐漸擴充至生活助手、趣味休閑、文案寫作、行業顧問等類別,進一步吸引用戶的使用。
不同類別的“智能體”熱度也出現了差異。例如,文案寫作、趣味休閑、情感陪伴,已經成了最熱門的三類,各APP最火的十個智能體中,訊飛星火有六個為文案寫作類、豆包也有四個;通義則有五個為情感陪伴類型。
除了APP,微信已經成為各家“智能體”落地的必選渠道:從將智能體鏈接分享至聊天界面,到部署至公眾號內,再到作為獨立小程序服務、發布至微信客服增強客服能力……同時,商業化方面,訂閱、產品推薦,已經成了各家嘗試的方向……
具體怎么玩?不妨看報告吧。
一、微信成為智能體C端市場重要落地渠道
1、AI原生應用(APP)一路高歌;豆包用戶突破3000萬;TOP10 APP以綜合類應用為主
2、無論何種類型的AIGC APP都以智能體為“抓手”,專注于解決各種細分場景中的問題;從發展水平來看,APP內智能體在決策、記憶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3、智能體主要有兩種創建渠道,PC/Web端的智能體創作平臺更適合復雜場景的智能體搭建;APP端則以低門檻為導向打造“全民智能體生態”
4、企業智能體創建多以增強客戶服務能力為主;C端場景更具豐富和靈活性;此外,文旅場景的智能體是政府單位的“初嘗試”
5、各家智能體平臺配置功能差異不大;百度對文心智能體平臺營銷定位“寄予厚望”;騰訊更聚焦自有生態內賦能
6、在智能體分發上,可謂誰掌握渠道,誰有資源讓智能體“被看見”;除自有渠道外,微信生態似乎被認為“必選項”被統一接入部署
7、一句話完成所有配置,是對全民智能體生態打造所拿出的“最大誠意”;同樣生成后的智能體可在微信內分發流轉
8、微信,之所以成為智能體落地必選渠道,與其龐大的用戶體量密不可分;未來,微信生態內智能體與小程序會以何種關系存在,值得共同探討
二、智能體場景布局擴充至生活導向,教育學習場景搭建相對成熟,“馬太效應”顯現
1、APP內智能體數量是C端市場活躍寫照;其中通義APP內智能體數量達14000+個,其次訊飛星火得益于其創作中心可直接將智能體上架至APP,數量達11000+個
2、主流原生應用內智能體大致可分為八大類,包含情緒供給、生產力工具、生活助理、行業顧問四種定位
3、從智能體數量分布來看,各家布局已從先前的三大核心場景(情感陪伴、職場辦公、教育學習)擴充至生活助手、趣味休閑,更貼近用戶生活、休閑導向
值得注意的是,訊飛星火APP智能體布局以職場辦公、趣味休閑、文案寫作為主;百度文小言無明顯導向。
4、各家上榜智能體中,文案寫作使用熱度最高,其次是切用戶碎片時間的趣味休閑類智能體以及主打情緒輸出的情感陪伴類智能體
文案寫作,作為訊飛星火重點布局之一,在用戶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TOP10熱度智能體中占了6席);通義的TOP10中情感陪伴類占5個,星野的趣味休閑類智能體較其情感陪伴類智能體更受歡迎。
5、情感陪伴類智能體
5.1 情感陪伴類智能體人物角色橫跨虛擬及現實世界,互動類型除聊天、戀愛外,也包括了互動技巧指導和情緒“按摩”;總結來說,讓用戶放松、沉浸、享受為該類智能體的創作初衷
5.2 原創角色多以用戶個人喜好所“捏”出來的角色為主,體現用戶對TA的一種情感投射;每種原創角色背后代表的是一類用戶群體
6、職場辦公類智能體
6.1 職場辦公類智能體以效率提升、內容生成兩大類型構成,定位“打工人的辦公助手”
6.2 雖然職場辦公類智能體在通義內有較多布局,但從市場表現來看似乎收效甚微(CR5=11%)
6.3 豆包、文小言的PPT大綱生成智能體優勢明顯
7、教育學習類智能體
7.1 教育學習類智能體發展相對完善,面向家長,全學段學生均有細分的智能體出現;同時,既有工具定位也有人設定位,如老師、同學等
7.2 學科老師定位的智能體歡迎度更高,此類智能體對學習場景具備更高的還原度,與學生能產生有效互動,對家長也是“解放雙手”
8、生活助手類智能體
8.1 生活導向的智能體聚焦用戶日常飲食、休閑玩樂、社交活動及健康養生
8.2 作為“新晉”場景的生活助手類智能體,通義和豆包均有不錯表現;旅行攻略的熱度一方面與暑期有關,一方面也反映出智能體對“目標拆解與規劃”能力有所精進,成效顯現
9、各AI原生應用智能體在四大場景中初步顯現“馬太效應”,尤其教育學習類,部分應用中頭部智能體合計使用熱度占比超七成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教育學習場景中,豆包智能體使用熱度CR5達77.4%,其次是通義,使用熱度CR5達76.5%。
三、產品推薦是智能體對商業模式的新探索
1、現階段,智能體商業模式主要以訂閱式為主;在智能體中掛載商品鏈接、或將智能體作為【達人】進行產品推薦是市場新嘗試
2、以星野為例,圍繞星念體系,已搭建起一套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用戶通過不同付費方式獲取角色星念,解鎖專屬劇情
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其用戶或許未能足以支撐起商業目標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7月,星野APP活躍用戶月線上消費能力未表現出明顯優勢,千元以下用戶特征較全網更明顯。
4、以什么值得買APP為例,作為購買推薦綜合平臺,智能體作為其另一【輸出窗口】,向用戶推薦產品外,幫助電商平臺線索獲取
5、豆包的智能體運用,將已有的圖、文、視頻作為內容延展,或將成為未來另一種廣告投放形式
6、內容本身所具備的商業價值已被市場認可;現階段無論是智能體內產品推薦,還是外鏈到電商購物平臺,都是智能體的一種商業探索,但真正實現商業盈利的必經途徑仍然是流量聚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