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售出一萬單、百倍增長,“滯銷品”蹦出新網紅
中秋至,月餅卻搞起了“大促”。
有報告預計,今年中秋月餅產量和銷售額與去年相比,雙雙持平或下降。微博上,#月餅為什么賣不動了#沖上熱搜第一,商家感嘆價格降了又降,但生意仍一年不如一年,賣不動的月餅更讓部分代工廠陷入做三休一的窘境。
一邊行業苦求訂單,另一邊胖東來的售價29.8元的“大月餅”卻賣瘋了。6寸大小,擁有芋泥麻薯和紅豆蛋黃酥兩種口味的大月餅一經上線就被瘋搶,據媒體報道,這款攪動冷寂月餅市場的網紅產品一年能賣2個億。
網紅效應下,胖東來的大月餅成了稀缺品,“一餅難求”時,平替出現。一位山東煙臺商家告訴《天下網商》,“這款產品非常火,中秋前的銷售高峰,日均訂單有超過一萬單,工廠都在加班加點發貨。”
有商家認為,以往月餅的節日屬性較重,就是個一年賣幾天的商品,經由胖東來的創新,月餅有了糕點屬性,開始變得日常化,“日常也有人會來買我們的大月餅。”但月餅市場卷得厲害,有商家預估這款爆品的生命周期不會超過兩年。
胖東來平替、“黃金萬兩”火出圈
平淡的月餅市場,跑出了“攪局者”。
臨近中秋,胖東來旗下自有產品網紅“大月餅”再度爆火,對于無法親臨胖東來的消費者來說,要嘗鮮網紅或許只能靠黃牛,抖音上,有美食評測達人表示她花200元買了兩枚單個售價29.8元的大月餅。
胖東來的大月餅之所以爆火,第一是以大取勝,抓住大眾獵奇心理;第二則是其將月餅做得“不像月餅”。據悉,大月餅是胖東來2022年推出的自營烘焙產品,每只490克,造型是簡單的金黃色面皮圓餅,分芋泥麻薯與紅豆蛋黃兩種口味。因配料干凈、用料扎實且價廉物美,這枚大月餅成了胖東來的購物車必選項之一。
今年8月19日,胖東來官宣稱大月餅暫停線下門店銷售,調整為線上(同城)銷售,且每個微信號每天限購一套,足以見證其火爆。
有媒體報道稱,僅這一款單品,一年就能為胖東來帶去2億元營收。
就在大月餅爆火之際,各類平替也迅速出現、出圈。在淘寶天貓、抖音、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凡帶有“胖東來+大月餅”字樣的品都有不錯的銷量。有商家清一色地給大月餅印上“黃金萬兩”的紅色字樣,有售價19.9元的“黃金萬兩”累計賣出超過94萬件。
煙臺彩海食品公司主做水產、肉類及開發、生產部分節日食品,每一年中秋,他們都會上月餅,“今年月餅銷售下滑明顯,不如之前的三分之一。”該公司運營負責人王浩林介紹說。
去年4月,他們看到了胖東來大月餅熱銷的趨勢,開始嘗試做“平替”。他們的產品在克重、口味上均與原版類似,定價更親民,在14元至19元之間。
商家普遍認為,當下消費者更年輕化,而傳統月餅缺乏新意,容易令消費者感到索然無味,芋泥蛋黃這類口味常在奶茶、蛋糕中出現,是年輕人接受度較高的原料,這份新鮮感刺激起大家的嘗鮮欲。
日銷破萬單,工廠加班加點發貨
淘工廠上,芋泥麻薯大月餅正在熱銷,官方甚至為大月餅、蛋黃月餅、胖東來這幾大關鍵詞添加了搜索引導,觀察發現,不少鏈接顯示已售出超20萬件、甚至40萬件,誰能想到今秋火的第一個食品竟然是大月餅。
對彩海食品來說,每年中秋,月餅都是重頭戲。
有評測博主對比過胖東來和盒馬的同款大月餅,在保質期上,胖東來的效期僅7天相對短保,盒馬的有28天。
王浩林介紹說,他們生產的大月餅效期在1個月內,通常他們會提前2到3個月備貨,從下單到出貨維持在5天左右。
不少月餅商家表示,他們生意的高峰期就在中秋前的半個月內,“高峰期1天1萬單左右,淡季平時1天100單左右,差百倍。”王浩林說,中秋前工廠都在加班加點發貨。
借助這款網紅單品,不少產業帶白牌商家嘗到甜頭。王浩林認為,打造品牌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平替”商品的出現,給了他們機會,借助胖東來的流量,他們也吃到了紅利。尤其在年輕人更注重性價比,消費更理性的當下,用更低價買到性價比商品何樂而不為。
爆品祖師爺胖東來在前,“平替們”就在價格和品質上卷。有商家表示,月餅價格逐漸走低,以大月餅為例,抖音上,從8.99元到19.9元,在低水位價格里,商家還劃分出不同的價格段。
但《天下網商》觀察發現,售價總體與克重成正比,例如有些售價8.99元左右的大月餅,克重會小于400克。“普通月餅也是,以前月餅100克/只,現在只有50克/只,價格也更便宜。”王浩林說。
大月餅熱銷,還有不少品牌商家也及時跟進,例如主打鮮花餅的嘉華食品就推出了400克的“玫瑰洗沙餅”,廣東老字號、全紅嬋帶火的梅元居則仍重推傳統的一斤裝五仁金腿大月餅,而一向擁有網感的三只松鼠則快速跟進了胖東來同款。三只松鼠方面向《天下網商》表示,相較于去年,今年松鼠月餅銷售額同比增長71.4%,他們的策略是將堅果禮盒和月餅組合銷售,進行市場低價的破局。
誰在成為月餅的“替身”?
作為一款強節日屬性的單品,大月餅的出現,或許是延長月餅生命周期的一個解法。
一位食品商家表示,大月餅的出現正在淡化其節日屬性,“日常也能銷售,也有顧客買,變成了一類零食糕點,這是好事。”他補充說,就像粽子開始變得日常化,肉粽也正在成為很多用戶的必備點心。
當下,年輕人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餐飲需求上也更追求低油低脂,今年的傳統月餅市場也因此發生了諸多變化。
譬如低糖低油的米月餅、素食月餅甚至無糖月餅進入消費圈,同時中藥月餅火出圈,同仁堂的五仁枸杞人參月餅、云南白藥的天麻云腿月餅、寧波市中醫院的地合藥膳月餅花式出圈。
在款式創新上,國風是金秋主旋律,故良渚博物院推出的玉琮跑馬燈禮盒月餅火了,而聯名近期大熱IP《黑神話:悟空》的稻香村也再一次進入年輕人的視野。
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的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月餅作為中秋節的符號,也在推陳出新,王浩林的公司每年還會做月餅,這是他們的保留項目,“月餅還是有機會的,這個賽道仍有東西可挖掘,大月餅就是很好的例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