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換新LOGO,被吐槽像雜牌
一直以來,LOGO都是品牌構建市場辨識度的關鍵環節,形象的LOGO設計能夠讓消費者一眼就產生豐富聯想,實現品牌辨識度的強化。
如被咬了一口的蘋果、耐克的對鉤、笑容燦爛的肯德基爺爺、金拱門標志性的M、騰訊的企鵝、微軟的四色方格等等,無不堪稱經典。
而最近,魅族官方不僅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將自己的官方賬號統一改名為“星紀魅族”,并且LOGO也進行了全面換新,再次引發網友的爭議。
魅族換新LOGO主打一個抽象
前陣子,星紀魅族無界智行開放平臺 LOGO 正式發布,靈感源于汽車、道路與 “∞” 符號,融合 “自由、探索、開放” 精神內涵,雖然也被網友吐槽抽象,但看起來確實挺有個性。然而在最近,魅族官方包括星紀魅族科技、星紀魅族魅友家、星紀魅族Care等也都正式改名“星紀魅族”,旨在整合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的優勢資源,進而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并確定全新的市場定位。
LOGO變化上,也是一整個進行了全面煥新,品牌色由橙紅色改為正紅色,看起來更加的醒目。
布局則還是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但其他元素都發生了改變,字母“N”+MEIZU的組合變成了抽象的圖標和英文DreamSmart+中文星紀魅族,看起來更加穩定和有秩序感。
其中,爭議最大的主要還是原 LOGO字母“N”的變化,直接變成了三個“D”,雖然官方本意上是想借此加強與“DreamSmart”的關聯,但看起來確實很抽象,所以也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
吐槽聲也主要是覺得像雜牌了,感覺丑爆了。
甚至還有網友給P了LOGO應用在手機的圖。。。
看起來確實很顛覆性,和原來的風格差距真的很大。
回看之前魅族LOGO的更換史,可以看到整體改變都不算很大,其中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去年紀魅族集團成立后推出的LOGO,直接將魅族藍變成了紅色,并且還融合了品牌首字母“M”和“Z”的字形,當時也完全顛覆了大眾的印象。
而這次的換新,也寓意著魅族在科技領域想要尋求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現在品牌LOGO
越來越扁平化
借助LOGO的視覺沖擊力以達成與用戶共鳴,甚至還能借此對品牌進行宣傳,也能讓用戶在在不知不覺對品牌建立起了聯想,所以很多品牌看似是在升級LOGO,實則也是在實現品牌辨識度的強化,甚至品牌戰略的升級。
而透過魅族,我們再去看其他品牌的LOGO煥新,也能總結出一些不一樣的品牌升級趨勢出來。
比如之前花了200萬換LOGO的小米,卻只是將原本的LOGO的方形輪廓變成了橢圓形,雖然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但是整體內在精神和氣質則發生了巨大變化,看起來更為扁平化也更為迎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還有去年年初的時候,支付寶在時隔4年后又對LOGO進行了全新升級,整體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是同樣的配色,但細節卻稍微進行了修改升級,整體變簡潔和輕盈了不少。
往細了看,最為明顯的區別是去掉了外框,讓整體視覺更加的開放,且“支”字線條更加的柔和,并配合漸變立體光,簡約又不失科技感和溫暖感。
以及之前優酷也更換新 LOGO,主題色從“紅藍”改為“藍橙”,看起來也更加的有活力,且官方給出的回答也是藍色代表品質藍、生態藍、科技藍,橙色則代表無限橙、活力橙、大地橙,也代表著科技和溫度的結合。
在經歷了20多個年頭后,終于換上新LOGO的海瀾之家,并且官方還介紹了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也代表著品牌創新、真誠、多樣性、責任感的四大理念。
雪碧的LOGO更新也同樣是去掉了舊LOGO的尖銳爆炸形狀,并將標志字體置于水平基線上,讓其更加簡潔。雖然爆炸標志讓品牌失去了特色,但是簡潔的國際化設計對于打造全球形象是必然的選擇。
以及為了迎接30周年直接對LOGO進行大幅度調整的今麥郎,直接將原先書法字體變成無襯線字體,還融入英文JML英文簡寫,并且在底部加入了紅色色塊,寓意品牌向上發展,勇于開拓,超越自我,邁步向前。
百事可樂的中文新LOGO,也去掉了笑臉,改成了上紅下藍的搭配中間內嵌「百事可樂」的字樣,看起來也穩重了不少。
字節跳動的跳動音符LOGO也改成了由“d”和“y”兩個字母組合在一起的如同音符圖案,說不上多么驚艷,但也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一款。
說到最后:
當下,消費者不斷朝著多元、個性以及對品質有訴求的層面邁進,因此品牌營銷方向更應回歸到精神層面。在品牌 LOGO 升級之際,也是品牌持續迎合消費者需求,于產品和營銷等多個層面展開全新布局的嶄新開端。
作者 | 關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