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店,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大家發現了嗎?最近一段時間,零食店開的火熱,你但凡是走出家門口,就能在附近找的幾家零食店,不同品牌零食店,相隔還不遠,如此多的零食店,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資本是我們判斷這個行業也市場是否有潛力的風向標,根據2024休閑零食市場趨勢洞察報告,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零食領域最受資本青睞,融資事件數量最多,具有高增長潛力。2023年,食品飲料領域融資事件數小幅下滑,共計221起,從各領域投融資表現來看,食材原料金額最高,達到241億元,食材原料領域普遍需要大量資金用于建廠以及標準化提產,融資金額普遍較高。從融資事件數來看,零食&烘焙領域事件數高達50起,資本市場對零食市場仍抱有一定信心,也預示著零食市場有望進一步增長。
也正是基于此,包括像趙一鳴零食店、好想來、零食有鳴、愛零食、糖巢、零食優選等連鎖品牌爭相搶奪市場份額。
以好想來為例,這家店有接近1900個SKU,每個月會有50個~100個產品換新,為了更好逛,店內采用了更加柔和的燈光,更寬闊的空間布局,陳設也極其講究,貨品擺放集中,價格與折扣都無比醒目,加上墻上的標語口號,給予消費者極強的心理暗示:來都來了,不能空著手回去,那些擺在零食店門口的名牌貨品,會發現這些貨品不僅僅是品牌氣質好,價格也都低于市場價0.5元左右,因為這些名牌貨品起到的就是錨定用戶的作用,一旦消費者感知到了這里的零食便宜、來都來了就多買點帶回家吃,那好辦了,引流的目的達到了,而真正能夠撐起店內營業額的,其實是那些白牌散裝不定價貨品,因為是按照重量計算價格,所以消費者并不清楚這些貨品的具體價值,這其實也是零食店的“小心機”,同樣的,因為本身是白牌貨品,也就為企業和門店盈利增長預留了充分的空間。
除此之外,是否有足夠充分的客流,也是預估銷售規模的“密鑰”,這就需要考慮到選址、門店周邊消費評估、潛在消費人群等多重因素,大部分的零食店,都是以社區店的形式,集中且密集,扎根于社區,加上玩轉線上社群的能力,讓很多的零食店在每個社區混的風生水起。
傳統大牌、網紅爆款、滯銷款、臨期款貨品,都是零食店的貨品來源,這需要的是強大的渠道整合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而零食店因為鋪貨量大,且使用現金交付,繞過來多級經銷商的制約,省去了渠道費用,加上零食店本身就是自己的倉儲物流中心,也就具備了與供貨商平起平坐的議價,這樣,才有了看起來和線上幾乎一樣的售賣價格。
從目前來看,零食店,看起來像是一門好生意。
是嗎?
就目前而言,還不是,至少距離資本預估的零食市場還有很大的差距,正是因為毛利潤高的品類,白牌占比高,所以也就促使了大量零食店開啟了價格戰,當折扣成為零食店引流的手段之后,自然會讓行業陷入持續的惡性競爭,動輒6.5元一大包的情況成為零食店售賣的常態,而價格的內卷又反向影響了零食店的凈利潤。
趙一鳴零食曾披露,2022年的收入為12.15億元,但凈利潤僅有0.38億元,雖然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長到了27.86億,但凈利潤也僅為0.76億。
另一個零食集團萬辰集團,披露的財報顯示,
2023年全年量販零食業務營收約87.5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為虧損8293萬元,同比大降273.72%。這也是萬辰集團經營十年來的首次虧損。
除此之外,能否獲得更多增長點的重要因素,在于供應鏈管理,但是,不同于擁有全產業鏈的蜜雪冰城,也不同于擁有專業的市場調研和選址支持,以此全方位幫助加盟者降低開店風險的國際大牌,零食店的資本投入和供應鏈門檻都不高,供應鏈的核心供給能力較弱,加上火熱的加盟場景和讓加盟者自行決定的選址,這也就決定了零食市場唯一的戰爭,只能是硬碰硬的規模之戰,拳拳到肉,刀刀見紅。
最后一點,也是足以勸退大部分想要加盟的創業者,就是天價加盟費。以零食很忙為例,要求開店的面積必須在150平以上,加盟費在5萬元左右,保證金在3萬元左右,裝修成本14萬元左右,設備等在13萬元左右,首批進貨在20萬元左右,開一家加盟店至少需要55萬元以上,這其中并不包括租金費、轉讓費、和人工成本。
計算一下就能清楚看到,加盟商想要盡快回收成本,在目前這個階段還是蠻難,虧損的加盟商不敢輕易撤退,懷抱有夢想的創業小白卻希望能夠穩賺不賠,事實上,這在三四線城市,更是難以實現,更不要提一二線城市了。
盡管加盟零食店并不算是一門足夠成熟的生意,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傳統零食店的模式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尼爾森報告指出,“在近場化需求和情緒消費的趨勢下,人們在線下消費場景中更注重購買產品時的情緒療愈效果”,這要求企業不斷升級店內設備、提升商品豐富度,用強體驗留住消費者,這也促使著銷售終端不斷去推陳出新,用更豐富的產品去留住顧客,包括使用數字化系統等減少運營壓力等,都是較好的思路,億滋在《2023年全球零食現狀報告》也提到,“日益繁忙的生活,以及數字服務帶來的效率提升,使得便利性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與服務的決定性因素。從搜索、購買、存儲到廢物處理,消費者希望在整個購物體驗過程中獲得極致的便利。”而量販式零食店,在體驗環節上,確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我個人認為,在接下來的涿鹿廝殺之中,必然有品牌會掉下牌桌,也必然有品牌以新模式成功突圍,前者將被動接受市場份額被蠶食的現實,后者將繼續掌握行業更新的主動權,甚至幫助行業加強核心壁壘。
以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