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朋友圈的擦邊廣告,還以為誤入紅燈區
大家平時瀏覽朋友圈的動態,必然刷到過朋友圈廣告。
這些廣告以類似用戶朋友圈動態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中,在用戶滑動屏幕瀏覽動態的時候自然而然呈現,就像是在看陌生好友的朋友圈。
我們很容易在不經意間點擊廣告,對于廣告主而言,它卻是降低用戶對廣告的抵觸感的有效形式。
朋友圈的廣告五花八門,涵蓋了各種類型的內容。
比如這種可以出框的動態廣告,有種裸眼3D的效果。
這種模擬明星朋友圈的廣告,簡直是粉絲誘捕器,給人一種想要點贊和留言的沖動。
這種神神叨叨的廣告,打碼藝能五顆星,想到是網易的游戲,更好笑了。
這種畫風別具一格(sao里sao氣)的廣告,讓人一眼就能了解產品的特質。
雖然是一種很常見的廣告形式,但這類廣告卻也給用戶帶來了困擾,特別是其中一些低質量的廣告內容,擦邊、降智、無下限,而且并不僅僅依賴于用戶的搜索行為和興趣投放,引發用戶反感。
不少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過讓人生理不適的擦邊廣告,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認同。
沒想過都2024年了,這種擦邊廣告居然還堅挺地存活著。
比如這一廣告,視頻封面赤裸裸的性暗示,結果居然是賣去污產品的。
>圖源:小紅書用戶
明明是招生廣告,卻要用大胸美女照片吸引眼球,和產品服務毫無關系,給人一種很容易踩坑的感覺。
圖源:小紅書用戶
在所有的產品和服務中,小游戲簡直是朋友圈惡心廣告的重災區。
比如這個怪模怪樣,乍一看以為是雞眼,看半天也看不明白是啥的廣告。
圖源:小紅書用戶
就像某社交平臺里常見的惡心封面,故意選取一個讓人生理不適的角度,一個莫可名狀的物品,利用人們對某些事物的反感,但又忍不住故意將自己暴露于刺激環境當中的心理,從而實現引流的效果。
還有各種打著找茬名號的廣告,總是編織出一些難以登堂入室的故事。畫面是充滿曖昧和暗示性的,文案也是如此,讓人以為是某種偵查或窺探他人生活的游戲。
找出嫂嫂不是獨居的證據。。。
圖源:小紅書用戶
找出沒懷孕的證據。
圖源:小紅書用戶
找出女兒婚后生活不幸福的證據。
圖源:小紅書用戶
以畸形家庭關系、身份對立為看點,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
封面是美女寫真,文案卻寫的是:已婚的不要玩這游戲!
圖源:小紅書用戶
封面是坐在柴火灶前的精致女生,文案卻是:男人解壓器。惡臭味兒撲鼻而來。
圖源:小紅書用戶
文案與配圖十分割裂,顯得非常突兀。把女性當做一種工具或手段,來滿足部分用戶的需求,滿是男凝意味。
這種廣告“野火燒不盡”,如同它們背后龐大、增速強勁的小程序游戲市場規模。
眾所周知,朋友圈廣告自上線以來其實面臨著一些爭議,比如個性化推薦需要征用戶信息,需要提前取得用戶知情同意;以及朋友圈常被視為熟人關系的紐帶,可能不被用戶接受將其作為廣告位使用。
隨著大量小品牌涌入朋友圈廣告投放,其中所展現的廣告內容勢必駁雜紛呈,也給審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眼球經濟時代,為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和點擊量,一些廣告主可能會采取劍走偏鋒的方式,比如使用性暗示、獵奇內容或刻意制造爭議來吸引眼球。這種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一定的曝光量,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損害品牌形象和用戶信任。
不可否認,春風吹又生的擦邊廣告,必然是滿足用戶需求而生,遵循用戶分層打造的廣告,很有可能會吸引到氣味相投的用戶,而采取廣撒網的策略投放,廣告就必然會展示到目標用戶之外的人群,由此掀起有關內容調性等的爭議,雖然有了一時的話題度,卻并非長期經營之策。
還是期待這樣的擦邊廣告少一點,廣告的生態環境更健康一點。
作者 | 蘇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