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很國漫”到“更動漫”
什么是“更動漫”?
擱十年前,國漫恐怕得淡淡戲謔一聲“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到今天,答案變了。
剛剛過去的騰訊視頻動漫大賞2024,“更動漫”的名場面不勝枚舉。
六幕互動空間上展示的動畫制作全過程“更動漫”;畫廊里105幅國漫名場面“更動漫”;動漫片單中釋出的三大板塊60+個動漫IP,更是動漫本身。
2015年,騰訊視頻上了國漫這輛夢想列車,時間來到深耕國漫的第十個年頭,觀眾不再一年翹首以盼一部作品。
翻開豆瓣動漫片單,你能看到有人為《完美世界》首支劇場版而歡呼;有人在催《眷思量》快更新,有人為《左手上籃》懸而未決的戰果操碎心,有人在年番玄幻里看成長軌跡,有人感慨在《鏢人》中感受到了俠之大者,意猶未盡,想領略再領略。
這些不同題材動漫匯聚成的期待眾生相,也是一件“更動漫”的事。
01
不止玄幻
今年釋出的動漫片單,讓我真正感受到了“變”。
這種劇烈的變,首先體現在動漫題材上的裂變。
早年看騰訊視頻動漫片單,年番和3D動畫是重頭戲,IP改編是重頭戲,星光最盛的,是久負盛名的大IP,題材聚焦的,大都是玄幻故事。
多元之路一直在拓寬,今年則顯得格外多元,不僅將過去幾年行業提出的關于動漫題材的問題落地了,還將這種落地有效延續了下來。
如今騰訊視頻動漫的格局,已然破了玄幻題材占主流的刻板印象。
具體而言,騰訊視頻動漫大賞2024的片單,分成三大模塊,氣、大怪、閣。
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馬延琨(Tina)將“氣”詮釋為“人們保存在動漫中的少年意氣”。
這個板塊匯集了2D動畫,有騰訊視頻首部無限流動漫《十日終焉》,有被譽為中國版《夏目友人帳》的治愈系動漫《谷雨街后巷》,還有口碑續作《龍族 第2季》《鏢人 第2季》《一人之下 第6季》等。
“大怪”顧名思義,是用3D技術塑造奇觀給觀眾以視覺和精神的雙重體驗。
年番大作如雙斗(《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吞噬星空》等不缺席的老朋友。此外今年有了更多中國意蘊的探索,典型如《劍來》以“道法自然”又反爽文套路的生猛新面孔殺出重圍,成為預約量超400w+的年度期待值top。還有以平行世界的概念融合異世界與現代都市的《火旺》。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現象級動漫電影《深海》《大魚海棠》也將在衍生的世界觀中講述更多新故事。
“閣”則是代表著國漫IP成熟化的一個模塊。
與動漫產業中,成熟IP因有固定受眾基礎,所以能夠衍生年番、劇場版作品一樣,“閣”模塊中,成熟的國漫IP《完美世界》《斗羅大陸》等也將呈上劇場版。
遙記得喊出“國漫崛起”的2015年,業內外暢想著將中國傳統故事在動漫中重新演繹,打造新的神話宇宙,時至今日,這張片單上創作者與產業的主動性,創造了遠比當日想象中更多的國風敘事。
著眼現代,有治愈系、校園故事,關照著現實生活,有無限流、平行世界等高概念拓寬著現實幻想。
回首往昔,有硬派武俠和經典故事再演繹,動漫用現代思維重塑著屬于當下的歷史觀。
02
國際化IP,走出去與引進來
國漫的第二重巨變,是IP國際化的解題思路,越來越清爽。
以往提及內容出海,古韻中國的氣質與海外的文化壁壘,是內容左右手互搏的痛點。
置于具體歷史背景下的故事,有觀看門檻。華人默認的歷史常識,到了海外可能造就一頭霧水。在文化差異中取理解的最大公約數,是出海必做的課題。
騰訊視頻動漫的解題思路,一是找文化共同性,一是填補海外市場的題材空白。
以《全職高手》為例,盡管背景設定在中國,但其所展現的團隊精神、個人成長和競技熱情,卻是跨越文化界限的普世價值。這種基于共同情感和價值觀的敘事,使得作品能夠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乃至更廣泛的國際市場獲得認同。
東南亞地區受中國文化輻射,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理解土壤,因此《魔道祖師》等動漫在這類地區表現良好。國漫填補了當地的動漫市場,多年來通過影視劇等內容出海培養出的文化接受度,反哺國漫生長。
據《2023中國動漫出海前瞻報告》,國漫在2019年進入出海上升期,到了2023年,正式進入出海爆發期。
除了東南亞,騰訊視頻在動漫基因深厚的日本獲得了認可,也用女性化題材填補了歐美動漫市場男性向作品過多女性作品稀少的空缺。
在MyAnimeList上,女性向動漫《魔道祖師》等備受矚目,北美觀眾在DC、漫威、迪士尼夾擊下,多年浸泡在男性向及全年齡段動畫作品中,東方氣韻的女性作品,成為了他們感受多元文化的一個窗口。
近年來,中國動漫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正如Aniplex Shanghai總監兼制片人黑崎靜佳所觀察到的,"在北美市場,中國的動畫不是被稱做animation這樣的代詞,而是會直接用中文'動畫'去代稱它。"這種稱呼的變化,折射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動漫獨特性的認可。
中國動漫正在從單純的“模仿者”角色中脫離出來,尋找文化共性,保持中國文化本質,這種平衡的把握,讓中國動漫在歐美和日本兩大動漫市場上取得了階段性認可。
除了走出去,騰訊視頻動漫在“引進來”上,也進一步布局。首先是讓平臺成為一個動漫更多元的觀看場域。《火影忍者》《鬼滅之刃》《雙城之戰》等國際IP的加入為騰訊視頻動漫拓寬著群眾基本盤。
與海外一線平臺的合作只是開始,相信在未來,騰訊視頻動漫參與的國際化IP,會越來越多。
03
國漫從1到10,再回到0
國漫的第三重“變”,是技術之變。
騰訊視頻動漫打造的AIGC內容生產引擎,正在覆蓋2維和3維動畫的主要流程。詳細來說,AI繪畫的自研場景繪圖能力,已經被應用到了《仙劍3》《誅仙》等作品中,而《眷思量2》和《仙逆》的制作過程中也用了AIGC做面部表情驅動。
田曉鵬導演在騰訊動漫大賞2024圓桌論壇上表示,過往動畫創作中,有大量勞動密集且重復的工作,AIGC解放勞動力的同時,在技術-藝術-內容三位一體的動畫創作中,對IP發展有非常強的承載功能,騰訊視頻在技術上的迭代非常大地支持了內容生產。
AIGC的應用,本質上是將創作者從重復的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這種解放,不僅是讓創作者在一部作品中省出精力做更多內容上的凝練,也是讓全行業在降低重復性損耗后,挪出更多精力去在故事端進行創新。
畢竟藝術共鳴才是內容產品的核心魅力。網絡作家三九音域和愛潛水的烏賊在此次論壇上均提到藝術性是創作者與讀者之間強大共鳴的產物。而在漫長的創作周期中,技術是幫助創作者保持與觀眾持續產生共鳴的介質。
暑期正式上線的《騰訊視頻原創動畫短片集》,也是技術普惠后創作者在敘事上做出的新嘗試。
12位風格各異的多國動畫導演,聯手打造的《定格動畫系列》《青年導演系列》 《大藝術家系列》三大系列短片作品,將內容場域從中華傳統文化延伸至西方克蘇魯,從滾滾歷史長河到穿越未來世界,從戰爭與欲望間探討世界話題的中心“愛與和平”......
數據是檢驗創作成果的一個標準。原創動畫短片集開播當日霸榜微博熱搜TOP1,全網熱搜 15+,全網累計話題詞閱讀量 10 億+。
當技術難題在后端有了保障后,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了國漫原創力的未來可期。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好壞取決于用它的方式。當從業者將省下的精力用來打磨故事,想必各大動漫評論區,“故事套路化”的批評會變少,內容共鳴的濃度會增高,國漫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大。
能夠看到,十年前騰訊視頻搭上動漫這趟列車時,國漫正在經歷從0到1的積累,那時一切都是嘗試,這場夢的形狀究竟如何,說出來都是暢想。
若把第一部作品《擇天記》的上線做積累的第一步,那么步入第十年,騰訊視頻動漫已經用作品,積累出了1700個1。
若把玄幻題材看作國漫積累的第一步,那么國漫如今百花齊放的中國故事,也是生于不同題材、歸于中華文明的根基深厚的1。
在數量和質量的累積下,2024年上半年,騰訊視頻自制年番部數數量全網第一、自制動漫數量全網第一。
Tina在動漫大賞中說,“未來,騰訊視頻動漫希望從國漫第一平臺,成為最具潛力的動漫第一平臺?!?/p>
在1開頭的國漫敘事中,用戶基本盤和用戶粘性是緊隨其后的一個0。
近3000萬用戶1個月內來騰訊視頻看動漫超過15天。年累計消費時長達 55 億小時,這相當于一個人不眠不休看 64 萬年動漫的總時長,而5年前的動漫用戶,截止今天為止,仍有近4000萬留存。
平臺引進國際IP是拓寬內容承載量的一個0。
國漫出海是騰訊視頻動漫作為最具潛力的動漫平臺的一個0。
騰訊視頻動漫通過原創培育機制和原創動漫大賽扶持國漫新人,是中國動漫的又一個0。
十年國漫路,于騰訊視頻而言,前方道路,愈發清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