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推出折耳根面,光看包裝就聞到腥味了
如果網友們排個“口味爭議榜”,把香菜放在第二,那么敢放在它前面排第一的,也就只有折耳根了。
不喜歡它的人,覺得咬一口都像被老泥鰍奪舍,腥味重到無法接受;喜歡它的人,則覺得入口就有一股濃厚的甜香,嘗過便不由自主地高喊“折門永存”!
討厭折耳根的人士忍不住瑟瑟發抖——不挑食的他們,遲早會連我一起吃掉吧(bushi)。
哈哈哈,一不小心扯遠了。
突然提起折耳根,是因為許伯最近刷到,白象居然推出了一款折耳根面:
地道剁椒酸辣,再搭配滿滿的折耳根佐料,我不敢想這個拌面的味道會有多炸裂!
圖源:白象小紅書
其實早在去年,白象就對自家的方便面產品下手了,以香菜為核心推出全新的獵奇口味——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
好好好,光看名字就能想象有多香了。
這個新口味的靈感,源于“愛香菜黨”和“反香菜黨”之間的爭論,品牌想要借此打造出極致的香菜噱頭。
白象以此為連接點推出香菜面,激發兩大陣營的消費者展開趣味討論,通過內容洞察抓住了爆品自身的戲劇性,從而為新品造勢、不斷放大其差異化亮點。
圖源:白象小紅書
反正香菜面一上市,就爆火了。
畢竟當時市場上以香菜為主打的產品大多只是噱頭,香菜冰淇淋、香菜咖啡、香菜披薩等只是表面點綴一些香菜,并不能真正填補香菜愛好者的需求空白。
橫空出世的白象香菜面,不僅有兩包香菜佐料包,而且每塊面餅里都裹滿了香菜碎,愛香菜人士吃了簡直狂喜。一些具有獵奇心理的消費者,也會很想買來嘗試一番。
反正自從去年香菜面火了之后,就不斷有網友隔空喊話,呼吁白象推出折耳根拌面。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甚至自發地在香菜面測評中主動打上#折耳根#的話題標簽,表達對這款新品的期待。
網友們的強烈呼聲,也讓白象成功關注到了折耳根這款同樣被爭議性話題圍繞的食材,它也真的說干就干!
耗時近半年,經過幾十次生產測試,白象最近終于推出了這款折耳根面。
圖源:白象小紅書
不同于之前推出的香菜湯面,此次白象選擇將折耳根面制作成拌面形式,搭配特制的折耳根與剁椒,致力于給消費者提供獨特的風味體驗。
“折折折折耳根面”的名稱與之前的“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對應了,也許白象打算把這做成系列產品,未來還會開發出更多的獵奇新口味也說不準。
然后產品包裝是采用了大片粉色作為主色調,散發出的一絲“土味”完美契合土生土長的民間食材,正面印有的折耳根拌面圖片極具辨識度。
圖源:白象小紅書
值得一提的是,配料包裝上還融入了“好巴適”、”天生味重,很不好惹”等云貴川方言,時刻提醒消費者產品從食材到口味都在忠實還原西南風味。
對此不少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喜歡吃折耳根的四川網友,說自己真的接受不了折耳根面。。。
圖源:小紅書網友
也有好奇的網友在詢問:“折耳根到底什么味兒啊?”不知道有沒有勇氣買包來試試看hhh。
圖源:小紅書網友
還有折耳根腦殼表示狂喜,覺得白象的新口味太牛了,超想吃!
圖源:小紅書網友
通過推出與香菜面類似,既有話題性又帶地域特色的長期快消食品,白象很可能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最近奇奇怪怪的食物是越來越多了。
前段時間,衛龍還震撼上新了一款榴蓮辣條。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辣條居然能還能跟榴蓮攀上親戚,真是活久見!
據悉,衛龍該款新品在保留傳統辣條風味的同時,加入了純正的貓山王榴蓮粉——三分榴蓮味,七分辣條香,黃金比例保證榴香濃郁上頭十足。
圖源:衛龍小紅書
從最初單一的香辣風味,到逐漸拓展的酸辣、麻辣、川辣,衛龍深知辣味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味覺表達,還是品嘗者文化背景與食用習慣的體現。
品牌也提出過“衛龍不止一種辣”的新理念,希望通過不斷探索辣的更多表達形式,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多樣的需求。
圖源:衛龍小紅書
無論是白象的香菜面、折耳根面還是衛龍的榴蓮辣條,都是將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組成了新奇的組合。這不僅僅是一款新產品的推出,更是品牌創新營銷的勝利。
對于已經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的Z世代而言,嘗試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獨特味覺的刺激感,讓他們樂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這種特別的感受。
這無形中為產品和品牌帶來了大量的免費宣傳,也就是網友們安利時常說的“我不是水軍,是自來水”。
總而言之,品牌要想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而出,同時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就必須順應年輕人的消費理念,塑造產品的社交屬性即將其打造成社交貨幣,更可以幽默又接地氣地和年輕人玩在一起。
作者 | 許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