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舉辦景德鎮“陶瓷修復展”,這是個神奇組合
SK-II聯合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辦展了,還是陶瓷修復藝術展,這是個神奇組合。
帶著對SK-II辦陶瓷修復展的好奇,我來為你解密!
上海油罐中心
SK-II活動指示牌
從指示牌再往前走,便看到以黑色作為背景,金色和白色作為宣傳主色的SK-II標識。
展覽入口處是巨大的“X”,代表“Luxury 奢侈”,以陶瓷的裂紋為形,看上去極簡又深邃。
原來是SK-II的新品發布,用陶瓷修復講述新品故事。
本次的展覽分為兩個部分:SK-II匠心與藝術之旅,包含工藝師現場展示陶瓷修繕技藝、新品研發原理講解、陶瓷修復手工體驗、新品Spa體驗四部分;結束后,就會來到“與時為友——陶瓷修復藝術展”,可以細細欣賞來自景德鎮御窯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以及來自陶瓷修復藝術家的40余件展品。
一、SK-II匠心與藝術之旅
01、時間隧道
02、匠神降臨
03、匠心覺醒
04、肌膚之道體驗二、與時為友——陶瓷修復藝術展
01、各類展品
02、修復工具
03、鎮館之寶
一、SK-II匠心與藝術之旅
匠心與藝術之旅體驗空間,俯瞰類似玉墜的形狀十分獨特。到了現場,整體布置、工作人員以及來賓們的服飾基本都是米白色系和金色,與體驗空間和新品的外觀相匹配。
上了直梯后,進入時光隧道,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旅程。
01、時間隧道
隧道鋪的是毛絨毯子,兩側光影不斷變化,在光影流變中,伴隨五位時間摯友(品牌代言人)的聲線,我們走進時間與美的哲學。
在匠心藝境的氛圍感染下,開始思考時間與美的關系。
02、匠神降臨
隧道的盡頭,一扇大門打開。來到環形展廳,周身都是昏暗的環境,亮光聚集在坐在中間的陶瓷修復工藝師,兩側也會播放近景視頻進行講解。
工藝師現場展示陶瓷修繕技藝
他們是“修時間的人”。
“器物是有生命力的,修復器物往往需要經歷多道工序和長時間的等待。”
“每道工序都是匠心匠人的過程。”
“美麗成于瑕疵。”
“美麗成于不完美。”
“美麗成于時間”...
而SK-II的新品研發靈感便源于傳統陶瓷修繕技藝。
置于空間上方裂開的瓷片,隨著文案的念白,一點點聚攏修復。
視頻
03、匠心覺醒
瓷片重歸完整,SK-II匠心技藝又如何重塑肌膚?下面揭開光影婆娑的神秘面紗,講解SK-II匠心技藝的科學原理。
看過修復工藝師的現場展示,也聽完原理。現在輪到我們親自體驗陶瓷裂紋修復技藝。
修復工序:用細刷將金箔顏料沿裂紋描上一層,再用掃金刷將金箔粉沿剛剛的紋路刷上一層,最后用細刷涂一層白色封膠。
輕松好玩又簡單的陶瓷修復體驗結束。
你看下面我畫出來粗細不一,歪歪扭扭的描線就知道,陶瓷修復不是簡單的事,需要耐心也需要技術。(最后,潦草的勾金紋小碗被我帶回家了。
04、肌膚之道體驗
體驗完陶瓷修復,下面深度體驗SK-II匠心系列新品,手部和臉部Spa來了。
用SK-II自主研發的肌膚分析儀做完肌膚檢測后,我們親身體驗了此次LXP匠心系列新品,精華露、精華、面霜、眼霜四件套一個不落,Spa過程中也會和上一代神仙水進行對比。一番試用下來,空氣里都是沉香木的鎮靜香味,產品細膩柔潤好吸收,過程也十分療愈舒緩。
二、與時為友——陶瓷修復藝術展
體驗完Spa服務,就來到了今天最后的重頭戲,“與時為友——陶瓷修復藝術展”。
陶瓷美,但易碎。人愛美,也有惜物之心,于是鉆研出不同的修復技藝,將破損的陶瓷悉心修補彌合。這一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繁復的步驟,以及修復師的審慎和耐心。
“與時為友——陶瓷修復藝術展”通過多元的陶瓷修復方式,展現了陶瓷修復技藝之美,希望傳承珍貴的材料工藝和技藝,感悟藝術背后“與時間共同鑄就美麗”的哲思。
展覽包含了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最具代表性的6件修復展品,以及陶瓷修復藝術家劉曉玉和梅琳玉的40余件展品。
修復過的陶瓷器雖遍身裂紋,卻在時間的澆注下煥發著獨一無二、更勝從前的美。話不多說,一起欣賞下這些破碎但美麗的陶瓷修復品吧。
全景
頭頂的拱形一比一還原了景德鎮御窯博物院的設計,模擬造瓷的過程和氛圍。
01、各類展品
劉曉玉“龍行天下”系列作品
紅色和金色的臥龍,是藝術家劉曉玉結合吉州窯陶瓷等燒制技藝,運用特別配方、施釉燒制而成的。龍的雙眼炯炯有神,雙爪向前,氣勢磅礴而出,龍紋的圖案也與窯變顏色相呼應,相得益彰。
源于自然的紋路-木葉紋
木葉紋是一種將天然樹葉運用在瓷器裝飾的紋樣,也是吉州窯的一大絕技。方法:天然樹葉浸水腐爛后存葉脈,貼在施過黑釉的瓷胎上,再由高溫燒制而成。
木葉紋與破碎的裂紋似乎天生一對,修復后的木葉紋與金紋自然又貼合的融為一體,自成一畫。
葉落歸根
木葉紋大碗
這個大碗最大直徑達82厘米,是劉曉玉的代表作品。木葉紋清晰完整、自然生動,色澤金黃又帶微紅,還有樹枝紋路,如同秋落枝頭、黃葉飄零。歲月如風,但美永恒地留在了碗中。
大碗的燒制風險極大,在燒制過程產生了意外,而藝術家通過選用大漆和金箔修飾裂縫,讓金紋與木葉紋巧妙結合,將裂痕變成兩根金色樹枝蔓延至外壁,化缺陷為美麗,使作品煥發新生。
磁州窯大盤
此次參展展品基本都是用金箔填補裂痕,但其實修復品中還有用白色石膏和其它原料填補裂痕,展出金色的也是為了呼應SK-II新品運用的黃金蠶絲原料。金色比之白色,也更顯珍貴和奢華。
磁州窯瓷枕
三寶陶藝茶杯
裂紋變作梅花掛枝頭,讓原本黯淡無光的茶杯頓增光彩。
一善門錫罐
對較精巧的展品,展臺上還有放大鏡,可以近距離仔細觀賞。
窯變瓷枕
展品上方還同步放映著相關視頻資料,豐富了參展的視覺和聽覺享受。
02、修復工具
比起在體驗區的小刀牛試,真正的陶瓷修復裝備更齊全、精細。
03、鎮館之寶
接下來是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最具代表性的幾件展品,可謂“鎮館之寶”,一起來品鑒一下。
青花鏤空方勝紋繡墩
這是利用3D掃描打印,采用高強度透明樹脂取代傳統修復補缺材料(傳統修復用的是石膏或金箔),并結合特制的加固裝置完成的對大型青花繡墩的考古修復。從技術和研究上來說,這個展品都是一大突破。
青花焦葉竹石紋執壺
用“降階法”修復的展品,即降低殘缺部分的補缺高度,降低補繪材料的色調,降低仿真釉面的光澤,達到“遠看相似,近看有別”的效果,真實還原器物原貌。
青花地錐白龍鳳紋梅瓶
高43.6cm,口徑8.5cm,是御窯遺址出土瓷器中最“碎”的一件,466塊瓷片經1年時間拼對、修復而成。
素三彩鴨型香薰
這件展品還在修復過程中,需通過粘接、補配、打磨、雕刻、塑形、作色等步驟達到最終效果。
雖未完成,也已經可以感受到展品獨特的造型,活潑的神態和絕巧的用色。
甜白釉雞心扁瓶
這個雞心扁瓶采用了“無痕修復”技術,近乎完美地還原了器物精美的面貌。
最后,在出口處還貼心的放置了許多瓷器相關書籍供大家翻閱。
///
用陶瓷修復講述新品故事,與時為友,歷久彌金,SK-II與景德鎮陶瓷修復一樣,都是用時間和匠心共同鑄就的藝術,最后實現煥新的美麗。這一趟逛下來,這兩者的關系已經印刻在我的腦海中,現在看到陶瓷裂紋,就能想到SK-II的新品。
而現場親身體驗陶瓷修復技藝的過程,療愈又放松,也讓我增加了對陶瓷修復的了解,同時感受到SK-II品牌跨越40年的匠心。
你問這么豐富的展現在還開嗎?(不好意思,剛剛結束...下次一定早點告訴大家...
展期:2024年8月9日-8月14日
地點:上海油罐藝術中心5號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