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帶×球狀閃電——一場關于探索的浩瀚之旅
一、項目背景——新產品,新里程,新挑戰
坦誠的講,產品廣告的制作對于創意人而言振奮而富有挑戰;藍帶啤酒×球狀閃電產品的上市,既需要發出品牌走向年輕市場的訊號,同時之于畫面呈現,也對故事的趣味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0s的時間內要如何滿足上述條件?以下是我們的答案。
二、創意方案制定——讓人記住的才是好故事
在拿到Brief后,創意團隊首先將錨點落于產品記憶點的表達,即——球狀閃電,由此確立正片中“巨大球狀閃電砸碎冰層,露出產品”的震撼橋段。
而在整體的情節鋪設中,當產品露出后,我們也并未讓影片戛然而止,而是在此處設計了二次翻轉——原來一切都發生在巨大的啤酒箱中;由此于短短20s的時間內,完成兩次視覺記憶的設計,使觀眾對產品、品牌的特點與價值表達得以感知。
三、執行落地——打磨過的才是好作品
對于此類CGI影片的制作,技術手段永遠是視效呈現的必要條件;對于產品——啤酒而言,如何將冰霜感表現出來?冰塊是個好選擇;但正如片中畫面所示,“巨大的啤酒瓶擊碎冰塊從天而降”,在這其中如何讓冰塊碎的自然且富有沖擊力卻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破碎動力學模擬下,冰塊的飛出方向是不可控制的,在現有技術手段無法達成動作的情況,我們唯有不斷進行破碎模擬,在反復試驗中選取效果最好的片段。片中出現的冰塊也并非資產模型,而是由我們自主建造,經反復的質感、角度修改所呈現的最佳效果。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球狀閃電”也并非一蹴而就,作為片中的視覺核心,球狀閃電的出現同樣經過無數次計算機模擬測試;在基于產品包裝與原著描述的想象下,我們最終創造出片中巨大而震撼的“天外來物”。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對AI技術的應用廣泛而全面,從最初的分鏡腳本創作時,AI的想象力以及精確度便令人印象深刻
在片尾畫面的制作過程中,“巨大啤酒箱下的城市”底圖更因視角特殊,難以在現實世界找到對應影像參考,因而也使用了AI技術進行生成,并完美達到預期效果,補齊了影片的最后一塊拼圖。
最后總結
在成片過程中,無論是破碎動力學的模擬,或是閃電的打磨
都印證著精益求精的態度,與敢于創新的勇氣
“敢吃螃蟹”永遠是廣告人對作品的最高意志
正如本案中藍帶一直在表達的價值觀一樣
——“打破一切,尋求一切敢做敢為,這就是真理和生活
【本片精彩畫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