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哥賣徽章,一個項目營收破億,馬上沖擊奧運會
文|王卓霖
“對球迷來說,世界杯是最高的殿堂,能有機會做世界杯的產品,那個誘惑太大了。”2013年,李宏得知國際足聯正在為2014年巴西世界杯尋找中國授權方,他非常心動。
他回憶,“當時完全是零經驗,純粹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如果不去談,我可能會后悔一輩子。”于是他懷著滿腔熱情去談判,沒想到一舉拿下了IP授權。
創業需要一些敢于冒險的勇氣,以及面對機會時的全力以赴。
如今,他創立的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業內知名的全球職業體育IP服務商,主要圍繞IP授權展開衍生業務,包括衍生商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營銷等。企業年銷售額過億。
截至目前,孚德已服務國際足聯、歐足聯、2022年杭州亞運會、阿森納、北京國安等多個國內外體育組織、賽事。其中,周邊產品不乏爆款:杭州亞運會徽章售出200多萬枚,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餃子皮”手辦售出百萬個。
剛剛結束的歐洲杯,孚德也獲得授權銷售吉祥物“阿爾巴特”毛絨玩具。即將開始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孚德也拿到了銷售吉祥物“弗里熱”相關產品的授權。
十年前,國內體育賽事IP授權市場幾乎一片空白,可以說是“沒有概念、沒有體系”。而這些年,李宏明顯感知到市場正在熱起來,尤其是冬奧會的冰墩墩、杭州亞運會的“三小只”等吉祥物,在消費端引發了極大的熱議和熱銷。
這背后,一方面是全民運動意識提升,對體育賽事的關注程度提高,消費者對正版周邊產品更為看重;另一方面是“國內體育賽事IP授權市場正在慢慢進入快車道”,從授權到設計生產,再到營銷銷售,鏈路體系在完善,逐步形成市場的正向循環。
那么,體育賽事IP的衍生品授權,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生意?《天下網商》專訪了李宏,來洞察這個行業以及探討其中的機遇和挑戰。
用平臺型思維挖到第一桶金
李宏是位60后創業者,在1989年大學畢業后就進入外貿公司,做了10年業務員。他想著“再不創業就老了”,便辭了工作,自己做外貿,往歐美國家出口家居禮品、花園用品等,一晃又是10年。
這20年除了讓李宏攢下了外貿經驗和資本之外,他的英語說得越來越順溜,還形成了一套“外國人思維”。這些都為他后來拿下世界杯的授權埋下了伏筆。
2013年,李宏發現外貿行業的發展空間在縮小,便打算換賽道。他曾嘗試過為動漫IP做周邊產品的授權開發,也嘗試過開發小球衣擺件等項目,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直到通過中間人聯系上了國際足聯,才有了轉型的機會。
要拿下巴西世界杯的IP授權,除了一腔熱情驅使,還需要足夠的資金實力。一般承接IP授權業務,需要被授權方提前繳納一筆不菲的保證金。“我測算過,如果失敗了,就當虧了點錢,不至于破產。”
沒想到,那場談判進展得異常順利,他獲準可以在巴西之外的全球市場,銷售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福來哥”。李宏復盤,主要是兩件事起到關鍵作用。
第一,在中國,生產不是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外國人思維”讓他能更好地理解對方的需求痛點,并給出解決方案。“當時德國人開玩笑說,我是一個長著中國人面孔的德國人,說我考慮問題跟他們很像。”
但這來之不易的業務,如何落地,成了最大的難題。國外的市場尚可交給外貿團隊,但國內市場完全沒有參考案例。無奈,李宏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上。他招了一個臨時助手,在零客戶、零渠道、零經驗的情況下,開始找市場。
10年前,“平臺型思維”在互聯網盛行,主張通過平臺化運作,把不擅長的部分包出去,自己只做核心部分。李宏在讀到這個思維后,大受啟發。
當時世界杯周邊產品的規格都很小,他就做了一個2米多高的“福來哥”,賣給商場擺在門口,甚為壯觀,引流了不少消費者。拍照發朋友圈的消費者還能參加抽獎,幫助商家增加粉絲黏性。他把這個套餐定價2.98萬,向全國商場賣出了200套。
為了開拓線上渠道,他帶著“福來哥”找到天貓,介紹這是世界杯官方IP授權產品,國內市場尚處于待開發狀態。平臺立即拉來了世界杯贊助商,創建了“世界杯來了”活動專題頁。線上銷售渠道初步打開,為孚德后期的商業規劃埋下了伏筆。
最終算下來,巴西世界杯這個項目,李宏沒有虧,反而是賺了不少。“錢倒不是關鍵,我發現了IP的力量,輻射力和營銷力都特別強,做這件事非常好玩。”
自那之后的10多年,李宏全身心投入體育賽事IP授權的業務。
在國際市場,孚德先后拿下了AC米蘭俱樂部、阿森納俱樂部、女足世界杯、英式橄欖球世界杯等IP授權。而在國內,孚德與北京國安簽訂了獨家授權協議,又取得了上海申花等俱樂部的IP授權。另外還有法網、澳網等非足球類體育IP授權。
孚德銷售的體育賽事IP衍生品
堅持做職業體育IP的服務商
一般來說,體育賽事的營收主要由轉播權、商業贊助、門票收入和衍生品組成。孚德從事的是IP授權衍生品生意,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首先與賽事主辦方談判IP授權事宜,結合自身優勢做好品類規劃,設計產品并獲得主辦方認可,進行供應鏈端生產,最后進入渠道完成營銷和銷售。
“體育衍生商品的功能,首先不是一門生意。”李宏在專訪一直強調這一點。
在他看來,衍生商品給一場全球性賽事帶來的收入占比是很小的,但能作為賽事的品牌傳播。其次,這些商品是鏈接品牌和粉絲的橋梁,粉絲能通過購買衍生品來表達熱愛。最后一層才是生意。“這是孚德的經營理念,我們堅持做職業體育IP的服務商,不會喧賓奪主。”
盡管行業發展已進入快車道,但有兩個“不確定性”,一直是縈繞在從業者心頭的難題:第一,由于體育賽事的知名度不同,粉絲群體的數量和消費力也不同,被授權方的收益預測不確定;第二,賽事結束后,IP熱度消退,有的周邊產品銷量會驟然冷卻,訂單量不確定。
這些“不確定性”給商家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拿捏不準備貨量,多了就成了庫存,少了不夠賣又會后悔。
對此,孚德的解法是兩方面。一是在營銷中找到普遍規律,尤其是在電商渠道,運用內容投放找到IP定向人群,持續觸達并讓其產生購買欲望,以此提高銷售貨盤;二是拓展IP合作品類,從體育賽事放大到電競等年輕人關注度高且人群廣泛的比賽,彌補國際性體育賽事之間的“空窗期”,提升生意盤子的穩定性。
《天下網商》總結了孚德的一些方法論:
創始團隊擁有外貿經驗,較早開展體育賽事IP授權業務,在拿IP授權方面具備先發優勢。搭建整個IP授權運營團隊,磨合流程、積累經驗、沉淀方法論,放大執行效能。多年秉承職業體育IP服務商運營理念,在圈內形成口碑效應,樹立良好形象。
積累供應鏈管理經驗,搭建穩定生產體系。團隊此前做國際貿易時,在與工廠洽談、品控等方面積累了十余年經驗。轉賽道后迅速搭建供應鏈體系,目前累計合作超100家工廠,涉及毛絨玩具、徽章等周邊產品。
洞察消費者需求,打造創意性周邊產品。從“福來哥”到“餃子皮”,孚德在周邊產品設計方面有了多次成功嘗試。2020年北京國安主場工體宣布重建,孚德將工體的草皮做成紀念品放在網上銷售,單價399元的2020個草皮擺件,一秒鐘搶空,在二手市場被炒到4000元。
線上線下營銷方式多元,吸引精準人群做好轉化。在線上渠道,孚德開出了10多家體育IP周邊產品旗艦店,開直播、搞大促,與體育明星及從業者合作達人帶貨,運用電商工具或內容營銷觸達定向消費群體,提升轉化效率。在線下體育場館周邊開出門店,豐富消費場景。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5年國內體育賽事市場規模將接近400億元。李宏預判,衍生品板塊的市場規模“只有小幾十億”,且尚沒有巨頭產生,市場非常分散。
而放眼全球,這個細分賽道已經長出了巨頭“Fanatics”,一家依靠出售球迷服裝、球迷紀念品等體育特許商品起家,借助互聯網浪潮成為全球最大的授權體育用品零售商,年銷售額達到80億美金。
如今,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金,消費方式將產生巨大變化。“從國外市場看,娛樂和體育產業都會進入高速發展,我很看好。”李宏堅定地說道。
以下為《天下網商》對話孚德創始人李宏的內容,有刪減:
體育賽事IP談判的兩個核心
《天下網商》:體育賽事IP授權有什么商業規則?
李宏:通常是這樣的,你用了他的品牌,你給他付授權費用,或者品牌使用費用,這是按照百分比的,比較好理解。但這里面約定了一個叫做最低保證金,超過了以后,繼續按照這個比例交,你要是超不過,你也沒得退了,就那么多。所以我歸納叫做“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其他像迪士尼這種文娛產業的IP,基本上也是這個方式。保底費根據不同IP的影響力,金額大小是不同的,要談的。所以談判核心就兩個,一個是保底費用,一個就是百分比。這也是同行之間競爭的很重要的一個點。
《天下網商》:授權成功后,產品設計誰來做?
李宏:對方有一套設計指南,會做好原始設計,我們做二次創作,設計完了之后再給他們審核確認。一個成熟的IP方是有一套設計視覺體系,叫設計導則或者叫設計指南,包括顏色、主元素、整個品牌形象之類的,都有清晰的表達。
我理解“則”,就是規則,你得遵守,不能亂發揮。但同時它有又有一個“導”字,叫引導,就給了你發揮空間。所以既有發揮,又不違反規則的東西,就是他們最喜歡的。
《天下網商》:從拿IP到設計,再到生產銷售的整個鏈路是什么樣的,最關鍵的是哪一步?
李宏:拿到IP就不說了,沒有IP就無從談起了。拿到IP以后,我覺得就是設計和營銷。我說一下公司的組織架構,鏈路挺長的。
第一,拿IP本身也有專業技術,你要拿什么樣類型的,用什么條件拿,人家跟不跟你談,我主要在做這個事情。
第二,談好以后,在設計之前還要做品類規劃。你想象一下,一個足球俱樂部和一個足球大賽,什么品類好賣,是不一樣的。像大中型賽事,包括世界杯這種,吉祥物都比較受歡迎。但對一個足球俱樂部來講,服裝是最重要的,因為球迷就喜歡穿它的服裝。但是法網的第一產品是什么?是毛巾。毛巾往往是有贊助商贊助的,一個毛巾、一個浴巾能賣一千多塊錢。所以不同賽事,做什么品類是不一樣的。你得做規劃,到底什么品類為主,什么品類為輔。
有了品類規劃以后,我才能做設計。設計有了以后,就是供應鏈管理了。供應鏈管理對中國來講,就是說工廠不缺,無非就是我們需要一個團隊去管理品質、成本、交貨期這種。對于我們來講,因為做體育IP衍生品,品類涉及很廣,服裝、毛巾、杯子、鑰匙扣,無窮無盡的品類。
生產完了以后,就要把它賣出去,那就是銷售和營銷,可以把它理解成一體的事情。銷售里面包括線下、電商。營銷主要是怎么樣找到這個IP的人群,怎樣去觸達他,讓他們產生購買的欲望。這里還包括批發,我們怎么跟經銷商來合作。
《天下網商》:你是在談判授權的時候,都是拿品類為主嗎?
李宏:不同的IP,是不同的做法。像世界杯、歐洲杯、奧運會,這種比賽規模很大,通常不太可能全都給我。第一因為能力,第二他們也不愿意把風險放在你一個身上。所以你要細化品類,做出來的方案也不是標準化的,因為大家都不一樣。大賽的時候,我肯定會拿些品類,吉祥物一定要拿到,再配一點紀念品,鑰匙扣、徽章,各種各樣的東西。另外講到的法網、北京國安、阿森納這種類型的,我們是全部都拿,而且要拿獨家,所有都交給我一家公司來做。
《天下網商》:這些供應鏈都不是你的工廠,管理起來容易嗎?
李宏:供應鏈管理,想想也不會容易,因為要跨那么多不同的品類,但是以前我們做國際貿易,就是靠供應鏈。國外客戶要你找東西,無非就是你找到供應鏈,去談好價格,把品質控制好,出貨控制好,現在也差不多,邏輯一樣,相當于管理供應鏈我們已經有十幾年的經驗了。
我們通常不輕易換供應商,雙方相互信任。因為是IP產品,要求相對來講要高一點,畢竟屬于大品牌,像世界杯、奧運會、亞運會,都不能做很差的東西出來,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找到廣東的工廠稍微好一點,他也知道我們的品質要求在哪里。有時候賣得特別好,或者一些特殊的時刻,趕上熱點了,需要大家配合快速出單,他們也能很快給你做出來。比如像亞運會的時候,我們的徽章老是斷貨,他們幾天就做出來了,這個真的需要一些長期的供應商,大家有種合作伙伴關系。
工廠正在生產2024年歐洲杯吉祥物
從年年賺錢的外貿行業轉型
《天下網商》:當時轉型做體育賽事IP授權業務之前,外貿生意怎么樣?
李宏:每年都能賺點錢,但是越來越困難了。那個時候,我覺得幾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工廠自己直接出口的趨勢越來越強,年輕人頂上的越來越多。以前我們這代人,會講英語的相對比較少,做外貿也少,可以有一些優勢。后來互聯網來了,阿里巴巴來了,廠長的兒子女兒也畢業了,是吧?這個時候,貿易公司的空間就越來越小。
第二點就是工廠產能越來越過剩,供應商能議價的空間越來越少,價格成為唯一的因素,你的價格比別人高3%或2%,可能就拿不到訂單了。我們那時候就覺得,授權業務不一樣,可以拿到定價權、產品設計權,這跟以前的傳統外貿形式完全不一樣,有很大的吸引力。
《天下網商》:巴西世界杯其實就是你轉型非常大的一個契機。那當時授權談下來,成本是多少?
李宏: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個不讓說的事情,因為我們有保密協議的,大致是百萬美金級別的這么一個金額。我認為打平利潤微有盈余或者利潤虧損的概率是最高的。事實上后來是有盈余的,就還是賺錢了。第一次還是成功的。
《天下網商》:巴西世界杯賺了多少錢?
李宏:百把萬美金吧。關鍵是我發現了IP項目好玩的地方。第一,輻射力特別強。我們在開發布會的時候,發現怎么那么多人愿意過來,都不認識的,好多人還蠻激動的,做外貿的時候從來沒碰到過。
我發現IP確實有它的力量,除了商品力,營銷力也很強。我們的經銷商都是對世界杯對足球有情懷的人。他覺得這個事情要做,可能也沒賺到錢,但他覺得很光榮,參與了這個事情。后來我們公司逐步被媒體傳播,連《新聞聯播》都上了,說發現有一家中國企業做了這么個事情。
《天下網商》:后來又做了哪些項目,都成功了嗎?
李宏:接下來的事情都失敗了,2015年的時候,我們簽了AC米蘭、英式橄欖球世界杯、女足世界杯,每個項目都虧掉了。現在去看,是因為規模不一樣,比如說女足世界杯的規模非常小,看的人很少,幾乎就賣不出東西。到現在也是這樣,這取決于賽事IP本身的影響力,IP力量大的自然好賣,奧運會的東西肯定好賣。
2015年去談了2016年的歐洲杯,相對來講要大一點,有點盈利了。到2017年又比較艱苦。反正就是得付學費,也是個周期。然后又談了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又還可以,2019年可能又差一點。
這個過程就是波浪形。因為在中國,這個行業確實還比較小,是初始階段,大家的消費能力、消費習慣、消費意愿都不強,好多人還去買假貨。一路走過來不容易。
杭州亞運會徽章爆款的營銷探索
《天下網商》:那你做外貿的時候是年年賺錢,做這個就經常虧錢,會有心理落差嗎?
李宏:可能跟性格有關系,我一向比較淡定,既然選擇了,那么就做下去。這個方向,我還是比較認定的,也被應驗了,尤其是在冰墩墩爆發的時候,我覺得這對行業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教育機會。
這是有邏輯的,有一個叫做“人均GDP1萬美金”的理論,就1萬美金以后,體育產業才會起來,中國是2019年到的。歐美國家到人均1萬美金左右的時候,體育產業早就發展了。
后來合作杭州亞運會的時候,我們合作得比較深,因為在自己的城市舉辦。每個企業只能做兩個品類,我們選了玩具吉祥物和非貴金屬,可以做徽章、鑰匙扣、冰箱貼等產品。我們發現玩具實在沒東西發揮,后面就主要在徽章里面做文章。一共開發了269個不同的徽章,加起來一共賣了200多萬枚。這個應該是創了記錄,而且大部分徽章都供不應求。我們只賣20塊錢的徽章,二手市場賣200多塊錢都有人收。
《天下網商》:為什么徽章熱度會這么高,是這個品類本身有優勢嗎?
李宏:任何IP商品的銷售,永遠跟營銷是分不開的。那個時候,我們把營銷重點放在徽章上面。首先在亞運會還有三四個月的時候,我們跟央視合作,采訪那些集徽章愛好者,宣傳徽章文化。當時亞運會徽章已經出來了,出了一些爆品,有些型號的徽章已經沒了。
然后,媒體記者們提前到了亞運村,比賽還沒開始,要找新聞素材。我們就引導了一下,說志愿者們已經在換徽章了,換得很開心。他們就又做了一個節目,我們就跟他們講解徽章設計之類的。再后來,贊助商的徽章也在交換,有支付寶、阿里巴巴、中國電信、吉利等,他們的微章大都是我們設計生產的,他們去送也好,交換也好,實際上也產生了非常好的宣傳作用。
《天下網商》:亞運會項目做了多少銷售額?
李宏:整個亞運會項目應該是做了1個多億,單個項目里面算是比較大的。徽章貢獻了一半以上,應該在5000萬以上。
《天下網商》:到今年為止,這11年您是賺的次數多還是虧的次數多?
李宏:應該是賺的次數多一點,否則我們就不在了。幾個大項目把握得都還挺好,都是賺的。公司總體財務還是良性的,但是肯定不是你們想象中的什么暴利。商業到最后肯定會回歸到比較理性的那種平均的利潤。
從不確定性中找到普遍規律
《天下網商》:那在庫存方面,你的策略是什么樣的?如果一開始定得少了,后面庫存不足,就少了一波賺錢的生意,如果一開始定太多,你就會有庫存。
李宏:從主觀上講,你肯定希望不要有庫存,所有的動作也是圍繞這個事情,但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們從供應角度講,盡量去快速反應,或者說盡量減少損失。比如說備半成品,半成品肯定比成品便宜,對不對?另外,庫存是剩下點好,還是缺點好?我認為這是個心理問題。如果你沒有供足,就永遠不知道多少是足的,總覺得好像錯失了一個億,你不知道到底缺了多少。那剩下一點,你就知道了,已經全都滿足了,還剩下這么點。所以我個人覺得剩下點最好。但是這里又有風險,就是剩多少?所以每次做這個生意,都帶點賭性。后面有經驗了,就能大概控制了。
《天下網商》:會嘗試預售來降低庫存風險嗎?
李宏:預售體感不好,好多人后來不買了,退貨率也高。所以我們一般不太預售。而且萬一退貨率高的話,庫存更大。所以我們賣現貨為主。
《天下網商》:在亞運會之后,到現在歐洲杯,你又去拿了哪些項目?
李宏:我們有兩個邏輯,一個是拓展更多的比賽類型,還有是重點關注年輕人喜歡的IP。以前是以足球為主,現在法網做了很多年了,還做了乒乓球。五月份還有一個奧運資格賽,有四個很新銳的項目,攀巖、小輪車、街舞、滑板。最近我們又簽了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部分品類,開始嘗試電競,我們需要跟年輕人走。我們聊天開玩笑,說足球人群都年紀偏大,又不愿意消費,當足球人群更老的時候,我們就沒消費者了。所以我們要找年輕的運動,電競、乒乓球是年輕運動,觀眾全是小朋友。接下來我們還會從體育往外面稍微走一走,甚至脫口秀這種都會去嘗試。
《天下網商》:消費者人群有什么特點,男女配比是什么樣的?
李宏:一般足球IP,俱樂部、歐洲杯的消費者,男性占90%,女性占10%。但世界杯就是50%和50%。從消費數據來看,女性一旦進來,一定買東西,男性不一定買東西。
IP項目無非看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人數多不多,第二個維度是人群黏性強不強。有的是黏性強人數不多,俱樂部就是這種特點。有的是人數不多,黏性也不強,那就不一定做這個項目了。
《天下網商》:這10多年你見證了無數衍生品的爆火和爆冷,充滿了不可預測性,那你覺得哪些是確定可以抓住的東西?
李宏:我們能抓的,只能是它的普遍規律。像餃子皮、冰墩墩這種,我們都認為不會再發生了,復制不出來了。普遍的規律就是研究不同種類的IP的人群。比如說乒乓球比賽的消費人群,好多打乒乓球的人不見得會去看,更不會買東西。那買東西的人都是誰?很意外,居然大多是19歲到29歲女性。
我們第一次做的時候,根據經驗做了很多足球項目里的東西,就是賣不掉。后來就開始研究19歲到29歲女性需要什么,就幫她們做這個方面的配備跟設計。實際上還是要分析人群,從人群的消費習慣去結合運動本身的特點,規劃產品設計。我覺得這就是這個行業的比較普遍的規律。
天貓渠道交易成本最低
《天下網商》:線上營銷費用高嗎?
李宏:費用投入必須大,你們也知道現在電商流量有多貴。我現在真的有點懷念傳統的貨架電商天貓時代,是件輕松的事情。我們現在電商也不考慮外包,因為我們是IP電商,以前也外包過,效果不好。后來自己弄,效果還比外包好一點,所以慢慢就自建了。現在除了生產不是自己的,其他全部都是自己在做。
《天下網商》:天貓上10多家IP周邊產品旗艦店都是你們在運營嗎?
李宏:對,我們目前的模式,就是簽一個項目,就開一家它的官方店。跑得最好的是國安跟阿森納兩家店。我們一般是一個運營人員管幾家店。因為IP電商這類店,相對來講比普通店鋪好一點。第一,流量會清晰一些,我們內部稱為官方流量,就IP本身有號召力。比如說阿森納旗艦店,阿森納球迷天然會來。所以運營動作也不用太多,只要老老實實做好詳情頁、做好上架。然后我們去官方賬號發一些活動通知,就基本都觸達到目標人群了。
《天下網商》:那天貓之外的渠道布局是什么邏輯?
李宏:抖音上不是開店的邏輯,我們公司開了一家店。比如說今天要做阿森納直播了,用阿森納官方賬號來播,掛的是我們的店鋪。小紅書是以種草為主,電商閉環還沒有完全形成。我們有時候很痛苦,被電商平臺的流量拎來拎去的,也挺累。天貓上只要成交,我認為利潤是肯定的。現在看來,天貓的交易成本最低。
《天下網商》:孚德現在線上線下比例怎么樣?
李宏:那肯定線上為主,營收占到60%~70%。線下,我們自從2018年跟北京國安合作開始,那個球場的店就是我們來經營的。一場比賽,少的時候兩三萬人,多的時候超過五萬,那時候的生意拼的是手速,你收銀有多快,就可以賣多少。
孚德開出的線下門店
球場是體育衍生品銷售的第一場景。所以今天我們做中國澳門的乒乓球大賽,以及奧運資格賽,我們都拿了線下銷售這個場景。接下來,中網是從9月份到10月份橫跨20天,官方說法每天可能1萬個人進來,20天就20萬人,你就把20萬人轉化就好了,項目也就成功了。這種線下店的流量,借的是體育場比賽。
但是普通的線下店,“球迷濃度”比較低,撐不住店鋪運營費用。所以我們目前不太考慮這種線下店,主要以線上為主。
《天下網商》:你怎么看待行業里的友商,雖然現在還是一個市場教育階段,我們今天在談的時候可能已經有一些比較亮眼的公司出現,比如元隆雅圖?
李宏:元隆雅圖首先是禮品公司,是禮品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主要是定制禮品的。為了做禮品,他們有很強的設計團隊,因為禮品要做得越來越漂亮。后來他們發現如果里面有IP結合進去會更好。我們完全是兩個規模,也不是同一條賽道。他們上市公司銷售額幾十個億,還兼并了一家做營銷的公司,綜合實力很強,IP只是他們其中一部分。
在IP授權領域,現階段還是大家一起先把這個行業做起來。我們有我們的專業性,他們有他們的能力和實力,競爭肯定會產生,有的地方肯定會大家一起去做,一起合作,特別是一些綜合運動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