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被伊利笑不活了!是怎么說服魯豫靠臉接奧運代言的?
首發:姜茶茶
001
天選有緣“臉”
魯豫竟成巴黎奧運頂流
我最近發現一個現象:年輕人的喜好雖然一直在變,但在玩梗這件事上,卻總是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一件事一旦以梗化的形式被傳播,就證明是真的火出圈了。不過大家玩梗也很喜新厭舊,大部分梗都有時效性。但有一個梗被大家從2021年一直玩到現在,那就是————
巴黎奧運會Logo撞臉魯豫
巴黎奧運會Logo一曝光,就有網友表示:這真的不是魯豫嗎?
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就再也走不出來了……我現在一看到巴黎奧運會Logo就想到魯豫。
看之前:我倒要看看能有多像。
看之后:就是她。
看之前:會徽怎么可能跟人撞臉?
看之后:這不是照著陳魯豫畫的嗎?
甚至還做出來了同色系的對比圖。別說,不能說是完全一致,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還有很多網友自發玩梗,甚至P了張圖,太會整活了。
連周鴻祎都專門發了一條抖音表示,是真的像。
陳魯豫:這潑天的流量終于輪到我了?
原來有網友在三年前就做出了真·預言:這句話要陪伴我直到2024年。(我作證,你說的是對的。)
這個梗熱到前段時間還上了熱搜。
網友銳評:奧運會場外最忙的中國選手——魯豫。
我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平臺,抖音、微博、小紅書.......甚至連朋友圈,都刷到了大家玩這個梗了。
誰能想到,巴黎奧運會還沒開幕,與運動毫無關系的魯豫就“被迫”成了頂流呢。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巴黎奧運會的logo以后每出現在大眾視野一次,這個梗就會被玩一次。魯豫簡直就是巴黎奧運會的野生形象大使。(大家也能通過這次玩梗,讓文化人魯豫與體育賽事產生奇妙的聯系,給原本嚴肅緊張的體育賽事增添了一抹趣味性。)
我很贊同這位網友的說法,這個梗會一直持續到巴黎奧運會結束。
002
接梗接成連續劇
伊利吹的奧運風,真挺“瘋”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梗在伊利官宣邀請魯豫成為巴黎觀賽大使時,熱度到達了頂峰。
玩梗的“瘋”,終于還是吹到了伊利品牌部。
伊利一來就整了個大活,我見過看臉簽代言的,但沒見過靠撞臉簽代言的。很難不懷疑伊利的品牌部是不是也被00后給入侵了?這么會玩不要命啦。
這是不是意味著魯豫真的要去巴黎和另一個“魯豫”匯合了?我竟然還有點期待。
伊利這波整活,直接讓這個梗next level了。
網友們看到自己玩出來的梗成真了,一下就激動了,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互動。我簡直笑暈在#伊利官宣巴黎觀賽大使#和#魯豫靠臉接代言#的話題里了。
出乎意料的是,魯豫本人居然也回應了。和伊利打了一波配合,親自下場玩梗,直接把自己變成了logo,很想查詢一下魯豫的精神狀態,有一種平靜的瘋感。
伊利將玩梗進行到底,還拍了一支“魯豫”“巴黎奧運會logo”傻傻分不清楚的洗腦視頻,簡直太魔性了,包搞笑的!
視頻一開始,我就笑不活了。啊?原來魯豫本人全程都看到了網友玩她的撞臉梗啊?真的很想采訪她一下,刷到自己被玩梗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而魯豫一臉冷靜地表示“一旦接受這個設定就回不去了吧”,看來這個logo是本人蓋章認可的相像啊。
連本人都傻傻分不清,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其他人。
最好笑的是,攝影師直接把魯豫叫成了logo老師,離譜中帶著一絲合理。
連外國友人都忍不住發問:“你是把自己的臉贊助給了巴黎賽事嗎?”魯豫認真回答:“我沒贊助,是伊利的贊助。”
這短短一句話快把他的cpu燒干了,嘴里一直重復著“魯豫——巴黎logo——伊利贊助”。
看到最后,我何止是接受了這個設定,我簡直是牢記這個設定。
看完整個短片,我的想法就是伊利竟然真要把魯豫帶去巴黎啦?那我可開始期待伊利把魯豫帶到巴黎之后,還能搞出什么花樣,不會給我們搞一檔《魯豫有約》(巴黎季)吧?
把梗玩出了連續劇的感覺,真有你的,伊利。
003
「伊利牌」的奧運營銷
不僅打出網感,更讓年輕人有參與感
盡管奧運會還沒正式開幕,但這絲毫不影響奧運會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這種備受矚目的體育賽事,各大品牌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流量曝光位。
這不,伊利就以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巧借“魯豫撞臉巴黎奧運會logo”這個梗,在品牌扎堆的奧運營銷賽道玩出了差異化。
首先,伊利很有網感。
這種“網感”體現在伊利對熱梗的敏銳捕捉和快速反應上。一個熱梗的出現,往往是大眾的集體共鳴,所以擁有很強大的傳播力。當然品牌如何接住這波自然流量也是一個考驗品牌情商的技術活。
伊利精準捕捉到了“魯豫撞臉巴黎奧運會logo”這個熱梗,并且順勢接梗,跟隨著網友的腦回路進行營銷,把梗玩到了網友心里去,與網友產生了一種天然的互動。把這個梗的熱度更上一層樓。
給網友一種“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的即視感。無論是收獲了快樂的網友,還是收獲了流量的伊利,雙方都很滿意。伊利融入年輕人的語境,讓出圈變得更加易如反掌。
這種“網感”還體現在伊利能夠將品牌與熱梗深度融合上。在符合品牌調性的基礎上巧妙借勢,打造出既賦能品牌又不失趣味性的內容。
“魯豫撞臉巴黎奧運會logo”與其他熱梗最不同之處在于與奧運會強關聯性。伊利作為「202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乳制品」不僅巧妙地借勢流量承接了奧運賽場外的輿論熱度,也通過有網感的social內容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心中伊利與巴黎奧運會的聯系。用最簡單的創意,收獲最多的流量。
品牌都知道要玩梗,偏偏你最爭氣!
伊利,你說句實話,是誰教你這么會接梗的?
其次,伊利玩出了差異化。
現在的奧運營銷趨于模式化和同質化。比較常規的操作就是,簽下已經具有一定熱度的體育明星或者押寶某一位備受期待的奧運健兒作為品牌的代言人,隨后密切關注他們的賽場表現,強調品牌的奧運精神和體育精神,從而讓品牌刷一波存在感。這樣的營銷操作固然不會出錯,但問題是流量容易曇花一現,也很難被大眾所記住。
伊利打破了傳統模式,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切入奧運營銷。將目光聚焦在賽場上拼搏的奧運健兒的同時,更是另辟蹊徑,深度挖掘了賽場之外那些門檻更低,更具有趣味性的視角。從而呈現出了更加立體,更加多元化的奧運會,大大拉近了奧運會與普通觀眾的距離感。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出圈,從而建立起伊利與奧運會的獨特聯系。
借勢了奧運會熱度的同時,也反哺了一波奧運會,將奧運會即將開幕的信息帶入大眾視野,進一步激發大眾對于奧運會的熱情與期待。
最后總結一下,伊利靠簽下魯豫這個并不復雜的創意,巧妙借勢“巴黎奧運會Logo撞臉魯豫”的熱度,高頻觸達用戶,有效提高品牌的話題度和曝光度,為品牌的奧運營銷帶來了全新的營銷思路與打法。
作者公眾號: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