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在哪兒AI為企業節省大量隱形成本
總有人能發現那些“不合理的常規”。比如,工作中的那些重復性低價值勞動,定期寫報告、定期做業績統計之類的,在有些人眼里習以為常,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是“眼中釘肉中刺”。我們的一個客戶,就是這樣的人。
客戶的“眼中釘”就是營銷的各種統計數據,如營銷活動次數和參與人數、銷售拜訪會面的人數等。這些數據很多都以非結構化的文本形式記錄,一不能直接拿來做數據分析,二還要在寫報告時重新整理提取,耗時麻煩。
這種情況并非個例!麥肯錫的一項研究指出,個人工作中,創造性與決策性工作僅占全天工作時長的7%,專業技能積累占14%,溝通交流占16%,處理不可預知的意外工作占12%,而剩余的51%時間則主要用于數據收集(17%)、數據處理(16%)及可預期的重復性工作(18%)。顯然,客戶說的定期做報告正屬于這51%中的可預期的重復性工作,并且還同時涉及數據收集與數據處理。
客戶在哪兒AI生產的企業全歷史行為數據本來是用于獲客增長和贏得競爭的,為什么還被客戶用于了內部辦公?
因為,市場與銷售部門收集和處理的數據主要是營銷數據:首先,是判斷某客戶是否真有需求或識別誰是有需求的客戶的數據;其次,是能找到這些潛在客戶的數據,包括他們在哪些場景下最可能受到營銷的影響,以及通過何種人脈和關系網絡能夠觸達他們;最后,是評估公司當前所處環境的數據,包括政策、行業狀況、競爭態勢和對手競爭策略等。
客戶在哪兒AI能從全網數據中提取企業和企業決策人的行為。自然也能直接從企業內部記錄中提取數據。這樣不僅可以給市場和銷售部門提供所需要的營銷數據,還可以滿足部門用于日報、周報、月報等日常營銷數據的統計。幫助員工節省那占總工作時長51%的時間,從而更多的專注于高價值的創造性工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