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活動營銷痛點——用最少場次的活動投入覆蓋最多的目標客戶
參加各種會議、活動、展會,是ToB獲客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它有其他獲客方式沒有的3大獨到優勢:
1、潛在客戶更聚集:是幾天內潛在客戶在一個空間內聚集的稀有機會;
2、面對面交流:人有見面之情,再牛的視頻會議軟件也不如當面說上幾句話;
3、最短路徑:如果不是這樣的機會,你想把產品和服務展示在潛在客戶的面前,需要多走多少個步驟?
但是,這種“稀缺”的好機會,肯定是要付出較高成本的。贊助會議成為演講嘉賓、購買活動的產品展示位或廣告位、購買展會的展位,哪個便宜?
所以,其實B2B活動獲客的最大痛點,是錢花了但沒找到幾個潛在客戶。相應的,ToB企業活動營銷的第一需求就是——用最少的活動營銷投入,觸達到最多的潛在客戶。更通俗的說就是,挑選出目標客戶最多的會議、活動、展會。
那么,常用的挑選活動的方法有哪些呢?它們的優缺點分別是什么?
1、搜索引擎:直接搜你要找的行業或領域的關鍵詞,在它給出的所有信息里找。優點是信息量大;缺點也是信息量大,無關信息多,篩選的時間遠大于你的搜索時間。
2、打聽:在相關的群里問、同事之間問、問同行、問你的合作伙伴、問上級。優點是經驗分享,可信度較高;缺點是選擇往往比較少,而且很多推薦都是經驗蓋過了數據。
3、專業網站:有很多專業的網站提供活動的規模、內容、嘉賓、觀眾等信息。如,活動領域的活動行、活動家、互動吧、百格活動等;會展領域的e展網、世展網、中國會展門戶、第一展會網、去展網等。優點是查詢對比很方便;缺點是很多信息都是主辦方自己編輯,存在較多的營銷夸大描述。
發現了沒?常用的這幾個方法,還是擺脫不了依靠經驗、定性分析、依賴人力、廣告掩蓋實效等老問題,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解表藥”。
那什么才是更靠譜的方法呢?答案是——倒著來!
假設,我們有公司決策層和銷售人員圈定的所有目標客戶的名錄,那是否可以窮盡他們歷史上參與過的所有活動,由此算出他們都喜歡參與的是哪些活動,以及什么屬性的活動在未來仍會持續保持較高參與度。
從理論上說,“倒著來”可以實現“用最少的活動投入觸達最多的潛在客戶”的極值!
客戶在哪兒AI,就是從目標客戶的數據倒著算出哪里能見到他們,以及什么是營銷他們的最好方式的首創者。他們給某公司反向計算出來的活動營銷策略,一年僅需參加10場活動就能接觸到占全年真實營收44.9%的客戶,如果參加30場活動則可以接觸占年營收73.3%的客戶。這個觸達率甚至讓很多市場工作者不敢相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