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華年》海報被指抄襲《瑯琊榜》,看起來偷感很足
最近,優酷重生題材電視劇《度華年》正在播出,盡管該劇據傳在招商會上獲得了s++的評級,但該劇最引發關注的不是劇情,而是青年演員飾演中年夫婦的割裂感,造成關于“小孩演大人”的討論甚囂塵上。
據百度百科,該劇講述了大夏朝監國長公主李蓉與當朝首輔裴文宣前世因誤會相愛相殺,而后二人同時“重啟人生”,想要改變上一世的結局。在此過程中,李蓉和裴文宣相互吸引,最終破鏡重圓的故事。
前幾天,《度華年》「一眼入局」版海報發出,新浪電視在發出海報的同時附上了文案,“兩人眼神堅毅,故事感滿滿”。
本來是一組常規的人物海報,沒想到卻陷入了抄襲爭議。
不少網友表示,《度華年》的海報與《瑯琊榜》的海報比較相似。
《瑯琊榜》是2015年的爆款古裝權謀劇,據百度百科,該劇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
兩幅海報對比,人物動作是相似的,兩手相拱,左手掌心貼于右手背,手心向內,雙手抬高遮擋了下面部。
但動作相似并不代表抄襲,這一手部動作來自于中國古代傳統的人際交往禮儀——揖禮。
《辭源》釋義:“捧手,猶拱手,表示敬佩?!?/p>
在構圖方面,兩者也有相似之處:人物角色正對觀眾,都做出行揖禮的動作,垂下的衣袂遮擋住下半部分的人臉,露出一雙眼睛,給人一種諱莫如深的感覺。
但也有不同的地方。《瑯琊榜》海報當中,人物占比較小,眼神較為深邃,字體較為粗獷,采用豎排版,元素簡單,背景開放、延伸,顯得大氣、沉穩。
而《度華年》的海報,人物占比較大,略微頷首,眼睛卻直視前方,眼神清澈,字體較為雋秀,采用橫排版,元素豐富,背景陰暗、封閉,給人一種暗中偷窺的感覺,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偷感”。
所以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這是很普通的構圖,僅僅是一樣的姿勢,很難說是抄襲,況且,作揖并不是什么特別設計的動作,這個動作也沒有什么專利。
事實上,從古裝仙俠劇、都市言情劇、言情偶像劇……到大女主、雙男主、一男一女……很多國產劇的海報都有著固定的模式。
早在2021年,國產劇海報就因審美登上過熱搜。
所有涉及言情題材的偶像劇里面,這種雙人對視,像婚紗照一樣的姿勢都是百搭的,當然,也可以有一些變化,比如把手舉起來做出一些類似“壁咚”的動作,還有一只手指勾起對方的下巴,更顯得俏皮可愛。
盡管一個是甜寵,一個是虐戀,但主角多多少少都有感情好的時候,像這樣浪漫清新的粉色調,搭配上要親不親的動作,可以是隔著一些距離,也可以是捧臉、抓頭,水蜜桃一般的戀愛味道已經要溢出屏幕了。
這兩部劇的男主,一個是從漫漫深海中走出的鮫人,一個是向往星辰的航天設計工程師,或許正是這樣的默契,造成了兩部劇在海報設計上的不謀而合——都選擇了俯拍的視角,兩位主角朝著相反的方向躺著,頭部卻近似依偎在一起。
像這樣的仙俠劇人物群像海報,人物站位呈“V”字型,主角站在前面,越往后戲份越少。
《玉骨遙》不愧是《鏡雙城》的前傳,橫版海報都采用了這樣男女主角半身人像左右對稱的構圖,頭發絲飄逸得飛起來,中間的字體風格也是大同小異。
像這樣的人物動作和構圖,似乎已經形成了業內約定俗成的慣例,什么風格的劇集,對應著什么樣式的海報。
工業化生產的影視作品,對應著商業氣息濃厚,一眼看過去大差不差的劇宣海報。
這時候很難去分辨“雷同”還是“抄襲”,因為相似的動作和構圖,可能是基于對特定題材的共同理解和表達。
但對于一些風格鮮明,或者元素比較特殊的海報而言,“鑒抄”就容易得多了。
比如近期熱播的《歌手2024》,就有網友指出海報與2021年首播的韓劇《西西弗斯:神話》角色海報創意十分的類似。
先不說三分之二的側臉和側逆光,這個角度和打光在單人海報中都很常見,關鍵的地方在于脖子上相似的發光印記,這樣具體的表達必然存在出處。
即使是有口皆碑的好劇,也有被曝抄襲的“污點”。
去年《狂飆》熱播,就有網友指出,片頭和2020年的美劇《無辜檔案》一模一樣。
以其中的一個畫面為例,同樣的對比撞色,同樣的做舊感,同樣位置居中的大頭貼,同樣的分割比例,說不一樣那是假的。
今年春節檔熱播的電影《熱辣滾燙》也曾陷入過抄襲爭議,我們都知道,這部影片翻拍自日本影片《百元之戀》,因此,題材、故事相似都是可原的。
然而,電影版權和海報版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當看到翻拍影片和原版的海報如此相似——放大的五官被擠在同一個畫框,還是不免讓人思考,翻拍的同時,是否也取得了海報的版權?
不得不說,在“致敬”這一方面,外國的作品真的是最好的對象,尤其是當參考對象是稍微小眾的劇集海報,除了寥寥幾許的原作劇迷,沒有人會去關注海報創意是否雷同(并不提倡這樣的行為)。
無可厚非,原創來自于模仿,但這并不代表將抄襲的作品用于商業目的是被默許的。試想若原創的優秀作品不能得到激勵和保護,那么抄襲將蔚然成風,我們期待在市場中看到這樣同質化的作品嗎?
作者 | 蘇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