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種草中兼顧調性?看完就能用
轉化要直給,調性要克制。長時間以來,兩者像是水火不容的天敵,只能取舍,不能共存。
但在內容生產力逐漸提升的今天,這一現象正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
更多的新銳品牌,依靠其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不僅帶有轉化能力,更兼顧品牌調性,形成其獨特的競爭力和記憶點,成功滲透用戶心智。
轉化兼顧調性,應該怎么做?
————————————————————————————
品牌=用戶+心智
品牌本質,是一切的起點。
達成優質內容,還需要這5大底層邏輯:
1、深度科學的用戶洞察
2、清晰統一的品牌資產
3、基于大單品或者品類價值
4、打動用戶心智的內容詮釋
5、體系化的內容生產SOP
————————————————————————————
01 深度科學的用戶洞察
任何產品/品牌誕生之初,都是基于一定的洞察。
無印良品誕生于日本經濟低迷,消費傾向于理性,要求商品質優價廉。
▲圖片來源于網絡
喝開水,利用國人對“熟水”的好感度和接受度。
▲圖片來源于網絡
做市場洞察,除了利用好手邊現有的調研、數據,店鋪的反饋外,還需要對消費人群和消費行為,及產品使用行為,進行細致的拆分和切片。數據+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出最為準確的洞察。
02 清晰統一的品牌資產
許多企業在建立品牌資產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品牌故事,品牌VI,品牌自媒體,老三件套。
確定了一個大概的方向,或是高端,或是年輕,或是潮流,就基于自己的理解開始填充品牌故事,結果只能是越走越偏,形聚神散。
品牌故事并不能解決品牌精神內核的問題,這是最偷懶的做法。
▲圖片來源于網絡,內外官方公眾號
身體知道,是內外的品牌精神內核。基于女性意識崛起,以及人們對衣物的轉向追求舒適度的消費趨勢。
但大多數的品牌或者產品在創立之初,是沒有如此清晰明確的立腳點的,更提不出如此強有力的slogan。
這時,就需要基于品牌現有的洞察,做實品牌資產:
stpe 1 做實產品定位
通過細致的產品定位,把你的產品塞進用戶的生活中,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外星人電解質水《墨雨云間》廣告,聚焦辦公室場景,累了充充電
同樣打「累了充電」概念的飲料,外星人電解質水和脈動,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點,因此在場景選擇,視覺風格,產品功能輸出上,也完全不同。
▲脈動,聚焦運動場景,強調喚醒活力,補充維生素
stpe 2 做實人群畫像
品牌的每一次投放動作,都應該精準的貼合目標人群。因此,僅僅從數據上(年齡、城市、收入)上收集的人群數據過于粗放,而從人群標簽上來劃分目標用戶的方式,也還不夠精準。
要從興趣和人設上去劃分,聚焦的也不應該是目標用戶是什么樣子,而是目標用戶“理想中期待成為的樣子”。
從不化妝的人,也可能買一堆化妝品,動機是什么?是喜歡觀賞,還是缺少真正化妝出門的推力?
崇尚極簡風,究竟是喜歡整潔的視覺,還是環保理念推動?
消費動機有很多,品牌需要真正的了解用戶,找到最深層的動機。
03 基于大單品或者品類價值
從產品和人群,發掘你的品牌氣質,結合市場反饋,精細打磨,形成品牌內核后,堅持發力。這才是從0-1打造品牌,最為經濟的方式。
作為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有色以“便攜”“潮流”的差異化賣點入局,打造了有色 MINI 便攜合金剃須刀。
“便攜 潮流 合金機身 跑車級烤漆工藝 掌心大小 超導永磁電機 德國進口刀片”
將產品特點的關鍵詞羅列出來,可以發現與品牌調性相契合。品牌內核從來不是空中樓閣,它自有根源。
基礎的方向有了,還要去測試市場的反饋,是否有偏差,是否需要改進。尊重用戶,才是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
04 打動用戶心智的內容詮釋
打動用戶心智,一定要結合用戶痛點。這一點在重視轉化效果的,抖音信息流廣告內容上尤為明顯。
我們來拆解一下紅星閃閃恰巴塔面包的系列信息流廣告:
視覺上,女主播外形甜美親和,衣著也偏鄰家女孩的感覺,進一步增強親和感;
動作上,眼神緊盯鏡頭,很像日常在對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拆面包的動作,以及拿出面包時,微微向鏡頭俯身,很有現實中貼近你,給你分享東西的感覺。
產品展示上,隨著掰開的動作,加酥脆的音效,強調外皮酥脆,展示內部松軟面包體。
進一步介紹產品 “一個還不到230大卡” “微咸的口感” “身材管理期的仙女們” “家里小孩都愛吃” “全家都喜歡” “全麥健康” “飽腹感強”........
打動用戶心智的底層邏輯是:以不變的產品優勢,多樣化匹配人群與場景,打動用戶心智。在不同的平臺,有不一樣的展現形式,而抖音因其平臺特點,展現的更為直給。
在此基礎上,小紅書加點氛圍感,微博加點娛樂性,B站加點興趣點,組合著去做內容。底層邏輯通用所有。
05 體系化的內容生產SOP
仍以恰巴塔面包為例,不變+變化的內容組合,就是內容生產的sop。將產品優勢、痛點解決、使用場景、表現形式進行拆分,測試出最優質的內容效果,就是你自己的內容生產SOP。
實踐出真知,做內容很難,沒有捷徑,只有依靠正確的方法,不斷的調整,打磨與測試;
做內容也簡單,當你通過一次次的測試與反饋,對你的用戶越來越熟悉,此時,后續的一切動作也都變得簡單了。
最后,只需要在你的所有內容中,植入你的品牌氣質,你的優質內容組合,種草動作自然整齊劃一,品效兼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