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爺的公開課|鏡頭語言-雷普利的方格子構圖
以前授這堂課,曾有一個學員問我:“這些精彩的鏡位、語言,鎧爺你若沒說,我是get不到的,但他無礙我觀賞一出好戲。那這種雕琢的學問,到底是需要還是不需要?”
“對一個有追求的創作人來說,當然需要,因為那是good與great的差別。”
關于精雕細琢,今天我想把鏡頭給到雷普利。
慢。
可以總結這部片子的基調。能經得起慢的,攝影都很出彩。
關于好的攝影,一直有兩派說法。一則以美麗的構圖、調色,經營著一種美到屏氣凝神,直至不眨眼的神技。另一則是語言,攝影機是用來替代編劇不想直說、導演刻意留白,以及演員的那些無法觸及的內心戲,構成鏡頭語言。前者的美大概所有人都感受得到,甚至美得過火、視覺疲勞。后者的優,有時會讓人沉睡,如果你又是個經不起慢節奏敘事的觀眾。
Ripley絕對是天花板級別的,就在我以為Better Call Saul后應該要再等個五六年時,它悄然殺出,神不知鬼不覺地引你上鉤,就像雷普利,整部戲滿溢著優秀的攝影、高明的剪輯。編劇沒讓人說出口的內心戲,那些隱晦語言就大量流出。
優秀的導演,自帶風格。那些藏在影片中的創意密碼,它往往會貫穿全劇藏在每一處細心經營的地方,今天我想分三個部分來談雷普利,特別特別是方格子的鏡頭語言。
第一部分:書信內容。
戲中編導透過大量書信來講述雷普利的詐騙行徑。
首先,這些謊言是文字,是單方的陳述,另一方在當下只能是個聽眾、無法對質反駁,甚至無法懷疑發問,這跟我們接到詐騙訊息與語音是如出一轍的。
處理一段書信的內容。導演大概就幾種方法,由主角讀出書信,或由收信者念出。比較細心的導演多數會以畫外音處理。懶惰的導演,就是讓收信人粗暴地當著觀眾的面像白癡般朗讀,大概他認為會看這類戲的都是老粗。
(一)
雷普利有段戲是寫給姑母,訴說“他終于熬出頭”,從此不再忍受姑母的接濟,以及叨念。
導演給的鏡頭不是姑母接到信那一刻的氣急敗壞、咬牙切齒。他描述的是雷普利當下的狡詰幻象,姑母正在看牙,她含著擴嘴器,全程處在啞口莫辯的狀態,乖乖聆聽雷普利的勝利宣言。這個蒙太奇,說明雷普利的腹黑,場景里是經常被他視為肉蛆的醫生,此刻用來對付姑母只是剛好而已。
由此可見,姑母若想反駁,也只能咿咿呀呀,如同一個失語癥患者,不被受理也無需理解。
這段鏡頭剪輯,同時也預言姑母晚年病榻上是等不到她照看一輩子的雷普利能來盡點孝道。
(二)
雷普利的偽造書信不是沒人識破。
導演在處理這段書信的鏡頭一樣精彩。識破的兩人,一個是迪奇的父親,一個便是銀行家老板。此刻攝影給的鏡位,視破者的視角一如法官,他們正襟危坐,以一個俯視鏡位,對著臺下的雷普利,以法官式的口吻告訴他,你是如何造假,以及你種種偽造的證據。
第二部分:處處可見的方格子構圖。
這是全劇里最迷人又性感的一個獨特風格。
(一)
從最開始的信箱柜、銀行保險柜,到飯店鑰匙柜。雷普利不是眼睛盯著這些小方格看,要不他就是被框進了小方格里。直至迪奇在女友家的窗戶,也成了那一格子后,“鎖定目標獵物”的語言就很明顯了。
(二)
以往這種鏡位,我們慣見的手法是“zoom in”,借由推進鏡頭,鎖定獵物,鎖定導演預留下的伏筆、線索。在此,攝影不干zoom in這事,他直接用方格子鎖定目標。這個方格子,猶如阻擊手的“準星”,導演無所不用其極,將這個方格子運用在雷普利的各種狡猾行徑中。
(三)
再舉一個例子,雷普利經常對著鏡子扮演迪奇。雷普利站在鏡子外,鏡子中的假迪奇,儼然已是他手中傀儡,任其擺布。我看到這里,對導演運用這個方格子的意識形態,感到無比著迷。
然后這個延伸又變成迪奇為雷普利作畫。這兩段方格子鏡位,儼然把兩位男主的段數,優勝劣敗說得一清二楚。看看迪奇,雷普利已經一動不動擺在你面前這么長久的時間,你依然揣摩不到雷普利的一丁點精髓,多丑的一幅畫。
(四)
方格子的道具,我們直接看解說圖。
(五)
我覺得影片最精彩的最后一個方格子,就是在我以為可能要被拖進第二季時,雷普利終于被鎖定了。警方看見了迪奇女友的書的“迪奇照片”.
第三部分:無聲的目擊者。
那么非雷普利的視角呢?
那些方格子里多數都沒有他,他沒有被任何一雙眼睛逮到。在他公寓中殺人的仰拍樓梯格子里,房東太太沒看見、鄰居沒看見、警察沒看見,他的存在在這大樓中是無人聞問的。他沒被鎖定、跟蹤。所以旁人的格子視角鏡位中沒有雷普利。即使是淹滅小船的那些框景中,依然看不見雷普利,他再一次成功逃脫眾人視線。
雷普利難道就沒有被任何人鎖定過嗎?
(一)
有一場殺人毀尸戲雷普利被鎖定了。那是電梯里的一個視窗,雷普利被牢牢框鎖住了,并且是個牢籠方格子景。那這個非雷普利的視角是誰看見了?剪輯給了我們答案,房東太太的貓。
(二)
還有那頭山羊,以及夜里來來回回無數次目睹雷普利棄尸的羅馬雕像群,這些witness,說明人心是最涼薄的。近如房東、路人、鄰居、飯店接待,沒有人有一丁點的危機警覺。
(三)
這里的故事雖然靠的是剪接,但導演也藏了多處方格子的構圖與道具。
好比第二張圖,雷普利走出棄尸的浴室門。
第三張圖死者倒泊在一個方格子圖下,像一把劈刀斬向他肚子。
第四張圖沾滿血跡的方格子畫作。
(四)
躲在角落里的每一雙眼睛。
這是制作團隊美術用心的地方,他們聰明地找來一群不需吃便當領盒飯的演員。
同時畫作也象征著死去的迪奇,這個不成材的畫家,乃唯一知道雷普利才是殺他的人,這里的見證者也是死去迪奇的一種視角。
寫在最后。
1.“很不一樣的兇殺片——Ripley”,不知黑白影片是否是對希區考克的致敬。
2.黑白我以為只是開頭一下下,哪知全劇是黑白。雷普利行兇后飲紅酒壓驚,正因為血色如墨汁,所有血腥的視覺都被美化了。
3.沒有一部驚悚劇的節奏這么慢,慢到要去推敲每一個鏡頭。攝影不單是構圖很美,不只是黑白光調,導演對對白的節制都用鏡頭替代了。
4.意大利這么美,山城這么美,它竟然拿來拍驚悚片。
5.這是部不需要記很多長串人名的戲(流人就是這點麻煩)。它不考驗你瞬間理解的人物關系。它考驗的也不是觀眾,它考驗的是一種既定劇情的敘事突破。
6.怎么驚悚劇可以如此龜速、慢條思理。它要不慢,你怎能體會一個壞人的步步經營。
7.讓一條魚上鉤是需要時間的。
圖片來源取自雷普利Netflix (Ripley),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