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以長期主義思維打造避暑游新坐標
勝利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近兩年,隨著短視頻、直播等社媒平臺的崛起,許多城市借助網絡力量迅速走紅,成為人們口中的“網紅城市”。在這股風潮下,城市間在塑造和推廣自身特色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但長期觀察可以發現,維持網絡熱度并非易事,網絡流量也并不等同于現實中的游客增量。新的網紅城市不斷涌現,很多城市在爆火后又歸于沉寂,從一時的網紅變成長期吸引游客的長紅城市,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
從長遠來看,網紅城市可能因一時熱點獲得關注,但長期吸引力依賴的是可持續的旅游生態和綜合旅游實力。
近幾年,長期主義這一概念被頻繁提及,然而真正的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要求政府和旅游企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旅游規劃、開發、管理和運營的每一個環節。
到底要如何將長期主義從口號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獲得穿越波動、持續增長的能力?
對于這個問題,吉林靠扎實的工作給出了參考答案。
錨定萬億級產業目標
形成冰雪、避暑雙引擎
長期主義思維的核心是對未來進行投資,不僅關注眼前的經濟效益,也注重長遠可持續發展,吉林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去年10月,《吉林省旅游萬億級產業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正式發布,行動方案發布后,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5年內實現旅游萬億級產業目標在全省上下達成共識。
冰雪是吉林旅游的優勢,但萬億級產業目標的實現一定不能僅靠冬季。隨著萬億級產業目標的確立,吉林對四季旅游的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力圖從冰雪火熱向四季沸騰。
五一假期吉林文旅市場的火熱,展現了吉林從“冰雪高地”到“四季長紅”的潛力。這個假期,吉林各地文旅消費市場表現相當活躍,各個景區紛紛迎來了自己的客流高峰。
假期期間吉林各類景區全面開花,長白山、查干湖、嫩江灣、長影舊址博物館等重點景區一片火熱;文旅街區人氣相也當火爆,長春市桂林路商圈、南溪里文旅小鎮、長春這有山、北湖吾悅廣場、吉林市河南街、四平市仁興里文旅街區、梅河口市東北不夜城等文旅街區游客爆滿,人流一眼望不到頭;文博場館和鄉村旅游勢頭強勁,長春文廟博物館、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鎮等景區,接待游客人次漲幅驚人……
春季曾經是吉林所謂的“旅游淡季”,但如今淡季、旺季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甚至春夏秋冬都變成了吉林的旅游旺季。
如今,吉林已經形成了冰雪、避暑“雙輪驅動”。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避暑季將是吉林旅游的新一輪高潮。
過去外地游客對東北旅游的印象多與“冰雪”強綁定,但其實吉林在避暑季也具備眾多優勢。這些優勢,是吉林以長期主義思維打造避暑游新坐標的有力保障。
吉林做避暑游,可以說是天時地利。在氣候條件上,森林、河流、山脈給吉林加上了天然空調系統,吉林省夏季平均溫度22℃,平均濕度70%,紫外線平均指數不超過5,這使吉林能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酷暑難當的夏季,為游客提供一個涼爽宜人的避暑環境;在自然資源上,依托森林、山水等自然生態,吉林省有非常豐富的適宜避暑的景觀,如長白山、松花江、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等等;與此同時,吉林非常注重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比如旅游廁所革命、交通網絡建設等,為迎接避暑游客做足了準備。
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近兩年吉林對避暑旅游資源的挖掘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持續推出了一系列新場景、新玩法、新活動,避暑相關項目和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清爽吉林· 22℃的夏天”品牌越來越響,冰雪+避暑的雙翼組合正逐漸占領游客心智。
打造避暑游新坐標
新項目新產品不斷涌現
雨后春筍般涌現的新項目、新產品為游客的避暑體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吉林的夏天,正在變得“更好看”“更好玩”“更好逛”。
其中較為典型的,是滑雪場的生態變化。過去滑雪場有“一季養三季”的限制性,但現在吉林的滑雪場正在“穿越四季”。萬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萬達長白山、魯能勝地等滑雪度假區,紛紛打破季節約打造新業態,森林避暑、山地自行車、滑翔、滑草、戶外拓展、房車營地、帳篷營地等旅游產品層出不窮,并引入了夏令營、美食節、音樂節等活動,滑雪場在夏天也能華麗轉身成為避暑勝地。
為了迎接夏季避暑游客的到來,吉林省各地、各景區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創新避暑旅游產品,提升全季吸引力。
吉林市在原有30處露營好去處基礎上,在松花江城區段集中打造了十大江畔露營地,吹著江風露營別有一番風味;長春動植物園的西游主題夜游活動和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的戶外實景演出,給游客游增添了更多樂趣;長春南溪里文旅小鎮、長春這有山、延吉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延大網紅墻等項目為游客提供了更多避暑游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在推進旅游建設的過程中,對不同規模項目的關系處理得非常好,這也是長期主義思維的重要體現。吉林的旅游項目中,既有國企投資也有民企投資,既有投資額巨大的“大項目”也有投資額較小的“小項目”,豐富多樣的項目組成了一張巨大的旅游生態網。
其中,“大項目”是這張旅游網絡的重要骨架。長春新區北湖文旅產業融合提升工程項目、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整體開發項目、四平市伊通火山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白山市吉林漫江生態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等,都是投資幾十到上百億的大項目,規模巨大,建成后對省內外游客吸引力十足。
除了大項目,吉林也非常關注小微企業和小微業態。這幾年有一些網紅項目,投資并不是很大,但客流量和營收效果相當不錯。面向新一代游客,不是只有大氣磅礴的項目才能吸引人氣,“小而美”也有春天。
不難發現,在吉林各地的核心景區周邊,民宿、鄉村旅游、商業街區、餐飲、旅拍等業態非常豐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曾在采訪中表示,“在項目規劃上,我們也瞄準輕型業態、輕資產投資,推動吉林旅游從傳統旅游向休閑度假、向新旅游方向發展。”
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吉林形成了非常健康、可持續的營商氛圍。
以長春市朝陽區為例,為了解決文旅企業需求并更好地滿足游客文旅消費體驗,五一假期前朝陽區文旅部門的工作人員深入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中泰海洋館等景區景點,傾聽企業心聲,幫企業切實解決難題;為了加強與文旅企業的協調溝通,朝陽區文旅局打造了文旅體營商環境溝通平臺,搭建起了緊密、貼心、便捷的文旅資源共享平臺,企業間交流更加暢通;他們還和特色文旅平臺對接,積極為文旅企業提供宣傳營銷的新窗口……
長春市朝陽區只是吉林大力提升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攜手旅游企業一起長期發展,是吉林各地文旅相關部門的共同思路。
當然,除了內部努力,吉林也在加大力度向外推廣避暑游,進一步“引客入吉”。去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先后赴遼寧、河北、天津、黑龍江、內蒙古等地開展文旅主題推介活動,從不同側面展現“清爽吉林·22℃的夏天”的魅力,把吉林省的避暑游品牌打出去;今年,吉林圍繞避暑季的文旅推介力度進一步加大,近期在內蒙古、四川、陜西等地密集開展文旅推介活動,為接下來的避暑季充分蓄水。
基于五一期間吉林旅游的表現,以及吉林對避暑季做出的充分準備,這個夏季吉林旅游消費市場值得期待!
長期主義思維下的“復利”
投機者或許可以獲得短期收益,但長期增長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吉林旅游的各種動作,無論是大力發展避暑游、優化營商環境還是積極優化基建,都是在長期主義這個大的思維框架下。
長期主義思維是一種超越即時利益的思維,在商業和投資領域,這種思維模式能夠帶來非常顯著的復利效應,在旅游業上也是如此。
2023年吉林全年旅游收入在東三省排第一;經綜合測算五一假期吉林全省接待國內游客1836.3萬人次,同比增長118.7%,國內旅游收入174.7億元,同比增長160.3%,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實現了成倍增長……吉林省已經連續交出亮眼答卷。
這些數據,只是吉林旅游通過長期主義思維獲得復利的一個開始。它靠扎扎實實的硬實力和適時的宣傳在無數游客心中種下了“避暑游”的種子,接下來的夏季,將是“種子”開出“花”的季節。
新一輪游客入吉熱潮,即將到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