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貓事件逆天反轉后,被“出軌快樂”廣告刷屏了
胖貓事件這兩天迎來終極大反轉,胖貓姐姐被實錘操控輿論網暴譚某。
與此同時,胖貓姐姐平臺賬號被封后,也出來道歉了。
這場輿論反轉再反轉,有人這么總結: 一場戀愛腦想不開失去生命而開始的鬧劇。一場雙方正常戀愛卻變成女方是撈女的鬧劇。一場所謂“純愛戰士”為正義發聲實則網曝狂歡的鬧劇。 不得不說,比流量更重要的是真相。
回顧這場輿論,有人評價原生家庭不好導致戀愛腦,有人幫忙計算男主女主誰辜負了誰。“戀愛腦”、“婚戀”、“出軌”、“相不相信愛情”出現頻次非常高。 以至于官方發通告后,網友評價是不是故意趕在520前發,鼓勵大家還得相信愛情。
說到相信愛情,讓我想起最近有個藝術家真的在宣傳不相信婚戀,高調宣傳出軌快樂,被調侃“廣告的盡頭是行為藝術”,在圈內火了。
01
就在520前夜、胖貓事件大結局之際,刷到一個炸裂的離婚廣告。
根據網上流出的視頻,這個藝術家(廣告公司天與空董事長)選在婚姻登記中心、街上、小區場景,將錦旗舉高高,錦旗上的文案堪稱是顯眼包: 祝:中國身陷婚姻危機的男女朋友們。出軌快樂,離婚光榮。
雖然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看到有人支持出軌宣傳這么極端,還是覺得億點點離譜。
一扒微博發現,原來是藝術家兼廣告人的楊燁炘,為身陷婚姻危機的男女朋友們設計,給大家劃下重點:
中國離婚率,出軌率創出歷史新高,激勵大家為獨立自我的出軌時代作出更大的貢獻。
楊燁炘還將這次藝術行為包裝為《出軌時代》新觀念藝術,目前楊燁炘的視頻號和微博的評論區淪陷了: 認為宣傳以出軌為榮不妥的。
吐槽藝術家學網紅博眼球的。
質疑難道離婚都是因為出軌。
對反諷感同身受支持單身快樂。
02
面對爭議,楊燁炘本人回應過這一波廣告是反諷,將看似贊美的錦旗轉化為出軌錦旗,贈送給身陷婚姻危機的男女朋友們。
雖然反諷未必能被所有人理解,但必須承認他是懂流量的。
戳中出軌痛點。
作家木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nbsp;
這話說的是過去愛情很純碎,而如今,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網友調侃不相信愛情。
騰訊曾出過一份由7萬人參與的《中國人出軌態度調查報告》顯示,約60%的男性曾經出過軌或多次出軌,而女性出軌率達38.1%。
就像這次胖貓事件,“出軌”字眼同樣破防不少網友。再看汪峰520當天官宣新戀情,也澄清自己并不是婚內出軌,足見出軌、被誤會出軌已成為不少人的痛點。
520節日反向營銷。
只要關注楊燁炘發博就會發現,他特地選在520前夕這個時機營銷。
當大家集體發出甜蜜暴擊時,楊燁炘向部分人潑了一把冷水倡導離婚,而且面對嚴肅的出軌話題,還選擇樸實的錦旗呈現,諷刺感拉滿。
在同質化520營銷畫風中,楊燁炘的行為藝術,從節點選擇到物料反差感都很強,毫無疑問更吸引眼球。
就像每年情人節,某些商場推出反對戀愛腦反骨文案,有時候比一本正經撒狗糧還更容易出圈。
把握離婚流量密碼。
除了出軌,“離婚”也是錦旗文案的吸睛點。
讓我想起不久前美國超模Emily Ratajkowski曬離婚鉆戒引發熱議,一扒發現小眾珠寶品牌YIN隱、愛爾蘭高級珠寶品牌Chupi也推出離婚鉆戒。
圖源:LearnAndRecord
誰能想到面對結婚率下降、離婚率增加,鉆石品牌背叛了愛情推出離婚鉆戒,作為終結愛情的儀式感營銷。
03
與其說楊燁炘這波打的是反向營銷,倒不如說是發揮穩定,延續自身劍走偏鋒的營銷畫風。
這幾年,無論是楊燁炘的個人藝術行為,還是其公司天與空的創意,放在廣告屆都是相當炸裂的。
當年國家開始鼓勵放開三胎政策,天與空推出一支《我支持生三胎》,請來幾位準備生三胎的父親聊聊三胎那些事。
宣傳生三胎之后,愛不是變得更少而是更多,老婆對事業有想法想要轉型,三胎是個機會點,買不起大房子可以改造小房子...... 這波發言被吐槽是陰間語錄,故意制造爭議。
一年世界糧食日,楊燁炘把500克黃金做成1000粒純金大米,一粒粒扔進上海黃浦江,諷刺浪費糧食行為。
再把時間拉到疫情那會兒,2022年6月上海解封后,楊燁炘干過兩件事讓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對自己下手,把疫情間留下的花發給剃了,將10萬根頭發混合在油畫顏料里,花2小時拼出《新上海東方明珠圖》。
另外同一時期,楊燁炘還借著上海暴雨,找來一群年輕人上演“上海暴雨搓澡行為藝術”:
跑在上海外灘、武康路等地方搓澡,還搓得一本正經——擠沐浴露、用浴球打泡泡,慶祝上海生活恢復如常。
04
看完天與空和廣告人楊燁炘的一些創意和營銷,我直接地鐵老人看手機……但又不得不說,他有自己的一套炸裂方法論:
首先,借勢有關注的社會議題、節日營銷:拔高營銷和作品的立意,這就把純純是廣告公司的自嗨創意事件,做成社會事件,放大行為藝術的活動影響力。
其次,懂得制造爭議話題引發討論:比如男女分工、離婚出軌、仇富等,每一個話題自帶流量,精準戳中大眾的痛點,引發公眾的思考和討論。
最后,制造沖突感和辣眼睛的傳播素材/物料。
葉茂中曾說過,有一部分批評的聲音,肯定比觀眾完全視而不見。
對廣告策劃而言,“被遺忘”才是最可怕的死刑。
那記憶靠什么支撐,毫無疑問楊燁炘找到的就是沖突感、辣眼睛:
把搓澡看似很羞澀的事情放到公眾場合,把出軌形容成快樂的,每一個營銷點都是雷點,成功制造沖突感。
雖然藝術是一個筐啥都能往里裝,但別忘了流量是一把雙刃劍。
只是正如胖貓姐姐被封帶給我們的啟發——
身在流量之海的我們,既然享受流量帶給自己的紅利,就也要接受流量的反撲。
做創意亦如此,就怕有時候反諷不到味,容易遭流量反噬。
作者公眾號:頂尖廣告(ID:idea14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