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年有200萬人想要擠進谷歌?
來源: 福布斯中文網
想要在谷歌(Google)找到一份工作,簡直要比進哈佛還難上十倍。谷歌公司每年都會收到超過200萬份求職申請,大家爭先恐后地想要擠進這家搜索巨頭工作。是因為它的“美國最幸福企業”光環嗎?2011年,根據10,000多家公司超過100,000份的員工評價,谷歌在CareerBliss.com的評選中位列榜首。相關評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因素: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員工與老板及同事間的關系、薪酬、發展機會、企業文化,以及員工控制日常工作流程的機會。
想在谷歌謀得一份工作需要一路過關斬將,因為谷歌素以嚴格的申請流程著稱。那么要獲得谷歌的工作到底有多難呢?以下是來自Staff.com的圖表解析:
成為最幸福企業絕非偶然。它是精心設計和極致文化的產物。下面列舉15個理由:
1.金錢與理智。 谷歌每年營收數百億美元,它支付的平均工資在科技行業里位居前列。
2.堅守宗旨。 谷歌一直有著崇高的事業追求。該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奉行一個簡單的座右銘:“不作惡”(Don’t be evil)。公司的使命是整理全球的資訊,讓所有人都能夠獲取這些資訊。下面是對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有關經營宗旨和富足理論的引述:
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社會使命,這是大多數其它公司沒有的。我想這就是人們喜歡為我們效力和使用我們的服務的原因……公司的目標應該是讓員工富裕起來, 讓他們根本不需要工作,但卻因為相信公司而選擇繼續工作……我相信會有一個富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的許多員工都不需要工作,他們的財富可以支撐他 們很多年不工作。那他們為什么要工作?那是因為他們喜歡做事,而且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信仰。
3. 關心員工。千方百計滿足員工的要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行動勝于言詞。為什么關心員工對公司如此重要?谷歌首席人力官拉茲洛·博克(Laszlo Bock)指出:
“我們為員工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為這對業務很重要,而僅僅是因為這么做是正確的。歸根結底,在一個關心你的公司里工作,比在一個不關心你的公司里要好。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關心員工比不關心更好。”
4. 為創意打造出口。谷歌允許員工將工作周中最多可達20%的時間用于進行特別項目。也就是說,在每個標準的工作周里,員工可以有一整天的時間做一個與日常工作無關的項目。據谷歌宣傳,很多谷歌實驗室(Google Labs)的產品(例如電子郵箱Gmail)都是些在這20%的時間方案中起步的個人興趣項目。去年,Quartz報道稱這20%的時間福利已被廢除,但谷歌卻回應稱這項福利依然存在,而且進行得有聲有色。
5. 發聲渠道。谷歌儀表圖(Google-O-Meter)為所有員工提供了發表意見的機會,從而可能推動文化氛圍的改變。根據戴安娜·蘭索姆(Diana Ransom)發表的博文:
谷歌首席文化官史黛西·莎莉文(Stacy Sullivan)實施了公司的圖表工具谷歌儀表圖,以衡量員工建議的受歡迎程度。例如聘請更多的駐場醫生, 或者邀請更多的海外員工來總部參觀。“不是說只是實施做做樣子,”她解釋說。“他們的建議必須反映[很多]人希望改變的這些文化。”
6. 身故后福利。 谷歌在員工身故后還提供福利。如果一名美國的谷歌員工在為谷歌工作時逝世,則其在世配偶或同居伴侶在未來10年里,可以每年獲得該員工生前薪酬的50%。更讓人意外的是,谷歌的一名發言人證實,這一福利沒有“任期要求”,也就是說,谷歌的近40,000名員工中,大部分均有資格享受這一福利。
7. 現代家庭。谷歌為同性戀的雇員提供額外的現金,為其伴侶的健康福利買單。目前,在接受伴侶的醫療保險時,同性伴侶需要支付已婚異性夫婦無需支付的追加稅收。谷歌通過向跨性別(LGBT)員工提供補償,承擔了這部分的稅收負擔,大約是每年1,000美元多一點。這一福利還將涵蓋同性夫妻的任何家屬。
8. 洗手間。 谷歌的員工可以使用一些最為高科技的洗手間。這些從日本進口的洗手間可以清潔和干燥隱私部位,還有神秘的“魔棒清洗”。無論是沖洗水還是座位本身,都可以依據自己的偏好加熱或降溫。
9. 保齡球。公司深喑“運轉”之道。谷歌有一間員工保齡球館。
10. 培訓和發展。谷歌“CareerGuru”項目讓公司高管與員工結對,提供保密的、一對一的職業輔導,并就工作生活平衡、個人和職業發展、溝通方式和沖突解決等問題提供指導。
11. 健康。谷歌總部Googleplex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小型健身游泳池。這些室外迷你游泳池就像水中跑步機:強大的水流可以讓谷歌員工在原地不停地游啊游。幸運的是,救生員隨時在場,以防有人出現意外。
12. 團隊建設。谷歌用“會議自行車”來對新員工進行團隊建設練習。這種自行車有四個輪子,由五名騎手共同合作讓車運動起來。
13. 協作空間。據喬納森·斯特里克蘭(Jonathan Strickland)介紹:
谷歌走廊的設計和布置考慮了即時信息分享。辦公室不同于典型的公司環境。谷歌在安排辦公臺時,讓相互合作的三到四名員工坐在同一區域。在設計階段,建筑師 克萊夫·威爾金森(Clive Wilkinson)面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何讓團隊成員聚在一起,同時還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專注自己的工作,不受干擾的環境?如何設計才不至于 讓谷歌成為一個隔間迷宮?威爾金森決定用玻璃墻將空間隔成很多小間。這種設計可以大大減少辦公室內的環境噪音。它還可以讓陽光透入整個辦公室。每個玻璃隔 間都有帳篷頂一樣的丙烯酸涂層聚酯材料屋頂,其中設置有房間的照明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谷歌高管希望員工可以隨時分享思路。公司希望通過鼓勵互動,讓員工 擁有更大的工作滿足感,同時可以創造出下一個偉大的谷歌產品。
14. 食品和飲料。想要抓住員工的心,就要抓住他們的胃?在谷歌工作時最常提到福利之一就是食物。谷歌的伙食非常好。如果你在Googleplex上班,可以免費享用早餐、午餐和晚餐。整個園區有幾間餐廳,員工可以在其中的任意一間就餐。主餐廳叫Charlie’s Place,它的名字取自谷歌第一任主廚查理·埃爾斯(Charlie Ayers)。在主管谷歌員工餐飲之前,埃爾斯是樂隊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的主廚。雖然埃爾斯在2005年離開了谷歌,餐廳仍保留了他的名號。該餐廳有幾個不同的用餐區,提供不同特色的飲食。從素食類到壽司、世界各地的民族風味菜,應有盡有。谷歌的文化提倡使用新鮮、有機食物和健康飲食。但是在有免費食物提供,又可以隨時想吃就吃時,很容易吃得太撐。因此就有了“谷歌15”的說法。它指的是很多新員工在開始享用各種各樣的美食和小吃之后,體重都會增加15磅。
15. 開放與透明。這家搜索行業領導者形成的文化之一,就是“TGIF”會談。會談基本上在周五舉行,克雷格·西爾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介紹說。他是谷歌的創建人之一,1998年加入公司的第一位員工。在TGIF會談上,每一名谷歌員工都可以向創始人提出任何與公司有關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文化。
贈品(額外贈送的一些小東西)。除了創造一種更加受歡迎和讓人滿意的工作環境外,或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以下引用的是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2009年5月在密歇根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的一段話。
我父親的父親以前在密歇根州弗林特市(Flint)的雪佛蘭工廠工作。他是一名組裝線工人……我爺爺常常扛著一把“Alley Oop”鐵錘,就是一根頭上焊了一塊鉛塊的重鐵管。工人們在靜坐罷工時用這種錘子來保護自己。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時會用那個錘子在地上打樁或錘打其 它東西。幸運的是,現在的大部分人都不再需要在上班時攜帶重物來保護自己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