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錢買晨光,現在沒錢買晨光
怕你看到標題有疑問
所以我趕緊把圖放上來
這哪里還是我們印象中的晨光文具呢
看完只想說一句
“完全戳中少女心啊”
甚至連文案也很春天
晨光早已經不是過去的晨光了
過去我們見過用過的晨光是這樣的
以前的文具
好用、方便購買、可隨時替換最重要
設計審美上,相對落后
前段時間從時尚芭莎那里刷到一個視頻
這種配色、設計、美學思考
還是我們從小用到大的晨光嗎?
在我們離學校以及校門口的文具店越來越遠的時候
晨光的產品迭代也沒有停留在原地
這四款以生、旦、凈、丑為名的文具禮盒
真的配得上“文創中國”的名號
但讓人耳目一新的遠不止如此
水滸豪杰速干筆
與瑪麗黛佳的合作禮盒
獲得紅點獎的奢華國粹禮盒
噬元獸膠帶
心動Moleskine的小王子系列
其實晨光做得也不賴
甚至連橡皮的海報也做得這么好看了嗎
文案意外很隨意活潑
開學季的海報意外走起了復古風
(延伸閱讀:開學季:晨光戲精廣告來了)
看完忽然覺得兒時的文具盒也沒那么丑了
甚至很想再開學一次
還有童年離不開的海賊王
竟然也做成了系列
酸甜時光系列
讓我們不再做一個丑陋的檸檬精
而是可愛的檸檬精
跨年那一天不賣產品
海報很溫情
過去是我們沒有辦法離開晨光,現在是我們不想離開晨光了。
要想不被時代洪流裹挾、拋棄,你就必須學會創變,學會走在時代前沿。越來越多的國外文具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手帳以及其附屬品成為一種流行。晨光不得不注重美學、設計感,來重新搶回市場。
連故宮都來搶文創的熱度了,晨光當然不可坐以待斃。歸根結底,我們終于迎來“口紅經濟”的另一個版本——“文創經濟”。
看完這些,你對晨光是一番什么感受呢?
作為一名廣告從業者,我粗淺地總結了幾點:
一、產品和內容結合,打造多元合作款
晨光的合作對象,在文化領域有韓寒的“一個”、《水滸傳》、大英博物館、《小王子》、傳統京劇等。動漫IP領域里的海賊王、海綿寶寶、米菲,甚至彩妝領域里的郁美凈、瑪麗黛佳,以及眾多國內獨立設計師IP,反正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可能都有可能跟晨光合作了。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晨光緊緊扣著年輕人的喜好,做內容衍生,收起老品牌的架子,反而平民化、多元化,讓產品不單單只是產品,而是賦予產品生命和故事,博取受眾情感共鳴,獲得品牌好感度。并且不將目光停留在學習用品上,而是以多樣產品、多元合作獲得更多圈層的關注和流量。
二、拿實力說話,緊跟熱點
設計做得再好看,好不好用這件事仍是做產品的根。細心觀察晨光的動作,測評和答疑、科普其實沒少做,“為什么圓珠筆上會有小孔”、“了解彩鉛分類”、“本子上的綁帶有什么用”“什么是直液式”……這些平時不知道的冷知識,原來這么有趣,于是對品牌的好感度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而在相關熱點事件上的反應,晨光也不含糊,前段時間小學生作業一夜消失的新聞出來后,晨光馬上發文為大家科普這件事,讓你看不見都難。
三、貼近受眾,認真做廣告
在傳播領域,晨光已經是作為網紅存在了。無論是接地氣的文案、海報、還是前段時間的“開學季”廣告片,可以看到,晨光已經在網絡數字時代的營銷思維中得心應手。以至于我們這些闊別學校多年的人,都覺得晨光是對那個曾在校園的你說話、溝通。這是學具品類的先天優勢,也是晨光營銷的用心所在。
四、形成自有IP,對同類品牌進行圍剿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看出,晨光現在不僅是打造文具用品品牌,更是在圍剿同類IP。(說到文具,除了晨光還有得力,我們很難再想起別的品牌了)這種做法的意義絕非揚湯止沸那么簡單,而是更深遠的布局、野望。等這一切成熟,IP溢價將比販賣文具更值錢,更可以發展周邊、文化,甚至可以拍電影等等......
如果誰問我學具最高明的營銷是什么,我想應該是:不光是孩子們的選擇,更是父母給孩子的選擇。
編輯:冥想、zz、思思、AMO
顧問:阿三、莫凡、黃燕東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