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臺歷——是怎么變成品牌營銷“殺手級”工具的
如果說長長的品牌VI設計列項表是一部宮斗戲,每天都在上演著“畫冊”和“名片”爭寵、“工作服”給“導視牌”下毒、“桌卡”和“工牌”玩命的給菩薩上香保佑自己兒子先出生,并處心積慮想讓對方早中晚三餐吃麝香炒紅花的話——臺歷大概是里面最安全的妃子了。
因為她一直在冷宮里面轉悠,久到連皇上都忘了身邊還有這么一號人。
臺歷的地位歷來如此,尤其是對于企業來講,表面上它雖然擁有一個特別“牛X”的作用,甚至比公司花大價錢做的海報還厲害——一年365天,只要桌面上有一本臺歷,天天生產“品牌曝光”,可以說絕對是傳播物料中的“硬核玩家”了。
但,問題是很少有人把它放在桌上…
作為設計師,臺歷這種東西,報價低不說,
做起來也不比喝一杯白開水有更多成就感,
甚至如果你加班趕一個臺歷,
做護士的女友半夜來探班也會說:
“你看對桌小王的海報真漂亮,
你就一個破臺歷也要搞到這么晚。
干脆我給你排吧,哎,你這里得往上移移...”
所以,對于這個甲方覺得只是形式主義,乙方覺得做來無味的東西,一般甲方只有兩種處理手段:
但很顯然,前者沒人愛看,后者倒是有可能讓用戶在大量“電子日期解決方案”的包圍下使用臺歷,但除了一個Logo直勾勾地盯著它的使用者外,跟企業品牌似乎沒什么關系。
這既是臺歷難以操作之處,也是它慢慢流于“雞肋物料”的原因。
難道臺歷天命就是冷宮嗎?
我看未必,方寸之間也能顯示“大將本色”,
所謂當今的競爭都是認知的競爭,
再小的東西融入了“高段認知”后,
也會變得不一樣起來
——譬如我們這次在梅特勒-托利多項目中的服務中所涉及的臺歷設計。
作為宇宙第一大“精密儀器及衡器制造商”,
梅特勒-托利多的大名你也(ken)許(ding)沒聽說過,
但是如果沒有它,可能更多事情你也不會聽說,
譬如:
如果60年前,它沒有與NASA合作,
阿姆斯特朗那句“人類的一大步”你可能不會聽說。
再比如,如果沒有它,也許兩年前那場轟動世界的“太陽能飛機環球”的首秀你也可能不會聽說:
當然,這些世界級大事可能離我們這些普通人太遠——但是馬上“雙(duo)十(shou)一(jie)”,能早人一步收到快遞讓閨蜜羨慕死跟我們有關;半夜看世界杯配著鴨脖子的那瓶啤酒夠不夠鮮美跟我們有關;上班第一天你的口紅能不能征服領導跟我們有關——這也是梅特勒-托利多的功勞。
你的好奇心是不是就這樣被“吊起來”了,想不想看一下梅特勒-托利多是如何做到這些的?拿起手機,掃一下臺歷上的二維碼就能夠讀到這個故事——這就是“MT 影響全球”,品牌希望傳達給受眾的“Core Information”:如果沒有梅特勒-托利多的精密儀器,可能從歷史進程、人類生命健康到每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都會收到影響。
沒有一張產品圖片,也沒有工廠中工人熱火朝天的工作——臺歷的主創人員花了很多心思,擯棄了傳統做法,而是挖掘梅特勒-托利多的品牌歷史,為企業找到最為“性感”的傳播點,并從中選擇最為動人的故事,將“MT 影響全球”折射成為十二個面,并通過精心選擇彰顯品牌氣質的圖像、激發用戶好奇感的文字,以及對用戶體驗路徑的規劃,誘導用戶探尋這個百年企業的偉大之處,讓一件“臺歷”變成了一件精美、甚至充滿智慧的高級品牌傳播物料。
而且,當臺歷設計稿完成時,設計總監意氣風發地找了二十名做工業品的朋友集體“觀摩”,他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當然,作為一部大型國際企業的臺歷,它的正面還是很正經的...方便記錄信息、查看日期...一切都是“用戶導向”。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