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生快!來看看Line在三年中都倒騰了啥
2011年6月,Line正式被推向市場。在全球收獲4.5億注冊用戶;通過銷售“表情包”開拓了屬于自己的商業和盈利模式;通過游戲在2014年1季度獲得約8580萬美元的收入(1季度的總營收為146億日元/1.43億美元,游戲占據了其中約60%)——如果不數一下,甚至有些人可能忽略了Line已經建成了一套包括即時通信、相機工具、游戲、甚至電商商城等APP組成的應用群。
來源:虎嗅網
國外科技博客TNW幫我們梳理了Line在這3年的發展中都做了哪些事(如有欠缺歡迎在評論中補充);而在這之外,虎嗅也關注過了3歲的Line正準備做哪些事。
Line在三年中主要都做了啥?
1、圍繞IM應用Line建成的“Line家族”
Line家族共有63款應用,總下載量已經達到10億次。其中13款應用的單獨下載量突破了1000萬次。

具有工具屬性的Line Camera(相片應用)表現尤為顯眼,現在已經獲得9000萬下載量的Line Camera在去年9月的剛突破5000萬大關。
以“APP家族”為核心戰略的Line,涵蓋了通信、數字內容、游戲、工具和媒體及其它類別需求,其作用已經遠超即時通信,但其家族中的每一個APP卻也緊緊圍繞著即時通信APP展開,Line的社交性讓用戶更容易把Line家族的其他應用介紹給朋友。
2、表情工廠
Line并沒有滿足于貼紙業務帶來的每月穩定超過千萬美元的收入。相反,Line在拉攏設計資源方面一直有積極動作。比如,Line在今年2月份于印尼,日本以及泰國等國家和臺灣地區推出了LINE Creators Market的表情平臺,允許用戶上傳并出售原創表情貼紙。
最近,Line宣布在Creators Market平臺上表情總銷售額達到了1.5億日元(約合148萬美元),用戶可以按 100 yen (約等于 1 美元) 的價格,出售一套40張表情貼紙,Line和上傳者五五分成。銷售的前十套表情貼紙市場平均銷售額已經達到了470萬日元(約4.6萬美元),超過61.7%的在售表情貼紙套裝銷售額均達到1萬日元以上(約98美元),銷售形式十分火爆。
3、全球化游戲平臺
游戲方面,Line展示出自己已經逐漸變為“全球化游戲平臺”。最近,Line還砍掉了近1/3的游戲項目,以便聚焦到更受歡迎的作品上。今年3月,Line宣布,其旗下游戲下載量已突破3億次。
4、電商平臺
Line在電商方面的動作可以分為移動IM內和獨立App Line Mall兩種。
IM應用內:從去年起,Line就開始在“Line Secret Sale”的賬號在限定區域舉辦限時搶購的線上活動,另外Line還利用官方賬號銷售一些商品。比如和Samantha Thavasa合作銷售限量手提包。
Line Mall:2013年12月,Line正式推出旗下一個融合了B2C和C2C業務的移動電商應用Line Mall。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成為買家或賣家。對于想要在Line Mall上銷售商品的賣家而言,僅需要簡單的三步就可以免費將商品提交出去,即上傳商品圖片、寫下商品信息后提交給后臺。Line會在審核后進行發布。如果交易成功,Line公司會從每筆交易中收取10%的交易費。不光如此,Line Mall中融入了積分系統,購買成功后,買家均會獲得價值1日元(目前僅在日本Google Play應用商店上線)的積分,可用于兌換成以后的折扣。
5、虛擬貨幣“LineFreeCoin”
LineFreeCoin是Line推行的虛擬貨幣系統,從今年4月起已經覆蓋到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的積分墻推廣服務(只支持Android)。LineFreeCoin先前主要被用于激勵用戶“安裝由Line推薦的特定APP”——用戶安裝后即可獲得一定數量的LineFreeCoin,這些虛擬貨幣可以用來購買Line貼紙或其他虛擬物品,(更容易獲得的貼紙或其他虛擬物品)既能提高用戶對Line的粘度,又可以提高用戶通過Line下載APP的頻度,讓Line對合作商戶的吸引力更強、商業價值更高(可以獲得更多的平臺管理費)。
而現在,Line顯然想借助LineFreeCoin做更多事情,比如品牌廠商將可以獲得在Line客戶端進行營銷的機會。2013年底,Line在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市場率先推出視頻廣告服務,安卓版Line用戶在觀看視頻廣告之后,將會獲得名為“LineFreeCoin”的虛擬貨幣收入,可以用于在Line應用內購買游戲等數字內容商品。
6、面向企業/品牌的Line
Line有價格高昂的面向企業服務,比如日本的企業每年須繳費2萬5千美元才能使用Line的官方賬號,這些官方賬號過去只能群發信息給關注企業品牌公眾賬號的用戶。然而在平臺做大后,Line吸引到越來越多品牌的注意。
最近Line與CRM解決方案提供商Salesforce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這兩家公司會“合作開發和銷售”ExactTarget營銷云,為企業提供CRM系統。通過這項服務,企業可以通過Line向關注其的用戶推送包括優惠券、促銷信息在內的消息,且這項新服務會讓企業依據性別、年齡、居住地等條件篩選客戶來發送廣告。
過了三歲,繼續“走向世界”和“走進中國”
對于Line接下來該怎么走,虎嗅君實在不想也無法坐在辦公室里為Line的各個商業細節指點江山。目前,Line已經在亞洲取得了成功,前五大市場為日本、泰國、印尼、印度、以及臺灣地區;在其“國際化”的道路上,仍然面臨著歐美市場的諸多競爭;雖然微信是一個超級強大的對手,但是對Line來說,下一步很有可能是中國。
6月13日,Line向媒體透露,該公司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向中國市場擴張,并建立本地化團隊,通過有針對性的內容和功能來進一步挖掘中國市場的潛力。
Line瞄準看似“格局已定”的中國市場,雖然猛一看上去沒什么希望,但是仔細了解下,作為一個擁有很高品牌知名度以及成熟戰略的Line,還是有一套自己的推廣辦法的。
- 在中國提供了一個名為“連我”的本地化版本于中國用戶互動;
- 準備已經利用網絡熱播韓劇(比如《來自星星的你》)展開滲透;
- 準備吸引用戶自主設計貼紙,并分享收入;
- 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來推廣服務,并吸引忠實用戶(比如目前與魔漫相機合作,能將自拍和貼紙結合,可以將自拍原創貼紙發送給Line的好友)。
Line是一個積極的生態圈試驗者,Line的打法也和微信有著微妙的區別。或許就像Line管自己的App群稱為“family”,而微信更致力于把所有服務集中到自己身上——至少Line讓我們看到了圍繞移動IM建起的生態圈,還可以是什么模樣。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