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帕薩加德
假如莫奈也有朋友圈,那么圈子里是怎樣一幅熱鬧的景象呢?
上圖的中的某些梗,不知大家看明白了沒有?比如為什么說德加是變態大叔,為什么庫爾貝是心靈雞湯先生,為什么雷諾阿愛軟妹子?下面就來為你一一解答!
1、梵高:今天一整天都在寫生,畫了一幅風景畫。
1888年是歐洲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份。梵高決定南下尋找明亮強烈的光線和色彩,在塞尚的建議之下,他選擇了阿爾勒小城。梵高在這個古城停留的十五個月,創作了約二百幅油畫,進入他一生中創作的鼎盛時期。這幅《阿爾勒,絞纜車和麥田》就創作于這一時期。

在阿爾勒,梵高的信中寫道:“我發現,在巴黎學到的東西正在消失。我正在返回到我在農村時和接觸印象主義以前的思想。為了更真實地表達我見到的東西,我自由地運用色彩,使其更具表現力……”
2、莫奈:靠!這種畫你也要畫一天!我分分鐘都能畫出來……
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



因此莫奈對干草堆的衷情不是來源于干草堆本身,而是由于干草堆特殊的錐形造型和光線在上面所產生的多變光影效果。這三幅關于干草堆的作品,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莫奈的繪畫重點。因此,莫奈“分分鐘”就畫出來也不足為奇了。
3、莫奈:總比你成天畫舞妹子強,變態大叔……
德加是當時最有名的芭蕾舞畫家,但他不畫舞者在舞臺亮麗演出的那一刻,而是喜歡跑到幕后,畫她們預演、休息、抓癢、打呵欠等的疲憊姿態。他畫成好像是從鑰匙孔偷看女人洗澡,再把女人的沐浴動作搬到畫廊公開曝光。

德加甚至曾為舞女們寫過一首詩,大家體會一下。
仿佛死亡來臨般的微顫
從遠處傳來的是笛聲還是風聲呢
聽來是那么悲傷
就好像波濤一樣
散亂的緞帶糾結在一起
舞者伏倒在臺上
如同從空中飛落
在地面樓息的鳥兒一般
接踵而來的不幸遭遇
4、莫奈:你說的什么呀,口音太重,完全聽不懂!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是奧地利畫家。在歐洲,法語為人們所崇尚,而英文較為普及。在英格蘭,人們時常以口音為由嘲諷他人,尤其是對德國人、奧地利人,包括蘇格蘭人偏見頗多。普法戰爭期間,莫奈曾到英國避難,自然對倫敦音頗有研究。
5、克林姆特:妹子多,我這里,維也納,要多少都有……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所生活的世紀末維也納,可說是烏云籠罩。他的繪畫在豪華裝飾下包裹著糜爛性愛以及頹廢的色彩,而這也正是當時彌漫在這座城市里的氣氛。表面上,克林姆特是一位描繪上流社會婦女、快活而親切的肖像畫家。但是,私底下,在他的房間里,卻常常聚集著數十名赤身裸體、來去自如的模特兒。他與她們甚至常常進行性愛游戲,追求肉體享樂。
6、雷諾阿:我現在就去查馬車票!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雷諾阿是典型的女性形象崇拜者,他說過“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他以特殊的傳統手法,含情脈脈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潤而又富有彈性的皮膚和豐滿的身軀。他雖也畫了不少外光風景畫和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然而裸體與婦女形象占據他一生作品的主流。
7、馬奈:沒意見,心靈雞湯先生……
現實主義在今天被普遍認為是最基本,也是最正統的創作方法。而在19世紀的法國,在古典派和浪漫派占絕對優勢的時期,“現實主義”差不多被人們視為是“粗俗、不高雅、次等”的同義詞。庫爾貝根本無視這些看法,他以古典主義者描繪歷史或宗教題材的氣魄和巨大畫幅,來描繪被人們不屑一顧的工人、農民和身邊瑣事。

盡管當時人們不理解也不接受他,但庫爾貝并不沉默,也從不放棄自己的藝術觀。他就像一只鈴鐺一樣,走到哪兒響到哪兒,四處宣揚自己的現實主義藝術觀。正因為他的努力,使現實主義終于在法國畫壇上成為令人矚目的藝術運動。
8、卡拉瓦喬:決斗?!我喜歡……在哪里?
繪畫史上,最最叛逆的火爆浪子叫卡拉瓦喬。只要翻開羅馬警局1600一1606年之間的刑案記錄,就可以看到他犯下的各式案件達14件之多,這其中還包括一件殺人案。坐牢、逃跑、作畫,使他永遠處于社會底層。

正因如此,卡拉瓦喬對底層勞苦大眾的生活和形象更加熟悉,觀察理解更加深刻。這為卡拉瓦喬革新傳統藝術,創造新藝術形象,使普通平凡的勞動者走進神圣的藝術殿堂提供了難得的生活基礎,為他開創了一個藝術的新紀元。
9、梵高:真的沒人在乎我的畫嗎?
梵高在世時作品并不被世人接受,畫家本人也命途多舛,不僅作品不被世人欣賞,一生窮困潦倒,在愛情上也沒有得到心愛的人的眷顧。直到去世8年后,梵高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嶄露頭角,只是此時,梵高早已經絕塵而去。生前困苦、身后成名的梵高生平,現今已經成為中學作文中最頻繁出現的論據了。
希特勒曾經希望成為一個畫家。他在中學時期的課業成績,只有繪畫一門是“優”。后來他立志研究“博大精深的德國藝術”,19歲時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因為考試成績差而未被錄取。

盡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維也納直到1913年。他沒有職業或就職目標,在用完他繼承的遺產和起初領到的孤兒補助金之后,就依靠當臨時工和畫風景明信片糊口。

有人曾為維也納藝術學院的歷史性錯誤扼腕嘆息,如果他們錄取希特勒,也許他不會成為禍害人類的納粹狂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