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主緊靠“地球一小時”,攜手眾媒體造就知名商業營銷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下簡稱WWF)為呼吁世界關注全球變暖而發起的一項環保行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關閉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
2012年,全世界共有150個國家和地區的6525個城市響應該號召。“地球一小時”活動在2009年正式進入中國,在各地方政府、地方團體和社區、企業的倡導和呼應之下,逐漸深入人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去年吸引了124座中國城市、超1400家企業及個人的參與。
今年全球迎來第七個“地球一小時”,除傳統的“熄燈”外,今年更是推出新的主題:“我做綠V客”、“環保七選一,每周一起來”。
隨著“地球一小時”項目在社會中的品牌力量的增強,媒體對其宣傳力度也逐年升溫。通常,在活動前后的一到兩周內,“地球一小時”的媒體曝光率急劇放大,參與受眾的集群效應亦非常明顯。
由于裹挾著大量的傳媒和受眾資源,商家對此活動的參與度激增,“地球一小時”與隨之產生的公益營銷創造出巨量效果和輿論影響。
以2013年參與鳳凰網“地球一小時”專題報道的北京現代為例。通過三屏聯動(鳳凰網,鳳凰視頻播放端,手機鳳凰網三個頁面共同關燈)立體推廣,在鳳凰網首頁、資訊、公益、環保和論壇頻道、鳳凰視頻和手機鳳凰網等全方位資源的帶動下,北京現代的品牌創意廣告總曝光超過2.7億次,極大的展現了其關注環保的企業形象。
由于公益項目的開放性,“地球一小時”項目的營銷客戶數量眾多,行業分布廣泛,與各媒體的合作形式上以關燈形式的互動廣告和Banner硬廣為主,項目權益時間基本控制在一周之內。
各大門戶網站作為WWF的媒體合作伙伴,都可以使用“地球一小時”組合logo、熄燈活動視頻和圖片等,但由于各家都沒有特殊資源,導致各門戶網站的專題形式和內容都比較相似。鳳凰網一直堅持多年現場參與報道“地球一小時”相關活動。今年還派出公益報道記者團在北京三里屯活動現場做直播報道,并獨家專訪全球推廣大使李冰冰、WWF的中國區副首代李琳,號召大家關注“地球一小時”。
從廣告主與眾多媒體的合作效果來看,“地球一小時”項目是成功的,它利用數字空間的傳播力量,讓節能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