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度MUX
1、轉場動效的極致平滑(TRANSITION ANIMATION IS SMOOTH EXTREME)
移動APP越來越強調沉浸式的體驗,頁面和頁面之間切換也需要更加的流暢,轉場動效需要更加的極致和平滑。如果你還沒有為你的APP提供轉場動效,那么你已經落伍了,如果你還是使用比較傳統的轉場動效,如向左滑動、放大縮小,那么你的體驗也已經落伍了。平滑無縫的切換和體驗,信息需要沒有阻力的傳遞,用戶需要集中注意力,專注于目標任務來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我們相信,優先注重轉場動效的移動產品,會有極大的產品競爭力。
Yahoo! New Digest Making of Making Facebook Paper
Yahoo! New Digest/Making of Making/Facebook Paper,都對轉場的動效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平滑流暢的體驗讓我們眼前一亮。
2、多樣化新手引導( VARIOUS GUIDANCE)
靜態圖片或蒙灰圖層的新手引導容易被用戶忽略,眼前一亮的新手引導才能讓用戶有學習的欲望與沖動。新穎的新手引導往往會突破靜態圖片這種方式,通過生動的故事、吸引眼球的動效、場景化的圖片、語音引導及視頻小短片等新穎的新手引導突破靜態圖片的方式,吸引用戶的眼球。
Hue
視覺動效類的引導,各種視差動效、過渡動效、入場動效、強化動效等等多種多樣,“Hue”通過動效將功能及引導元素串聯起,活潑的展現在用戶面前,也不失為一種吸引眼球的方式。

為Ta鬧鐘
語音視頻類的引導,“為ta鬧鐘”則直接應用一個制作精良的動畫短片讓你了解APP的使用場景,激起用戶對功能的嘗試欲望。
3、信息框架扁平化(FLAT INFORMATION FRAMEWORK)
信息框架扁平目的是減少信息層級,追求信息到達用戶的最短距離。通常,移動APP的層級關系不比網頁直觀,不不存在面包屑或是站點地圖允許用戶任意跳轉。縱深的返回機制會增加用戶操作成本,扁平的信息框架會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Google Now
Google Now使用卡片式列表框架展示信息,把用戶需要的信息展示在首頁,將搜索結果前置,省去輸入、點擊和頁面跳轉的步驟,讓用戶更快捷的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Drippler
Drippler主要提供和自己設備相關的提示、軟件更新等所有信息。首頁以瀑布流的方式展示信息,支持頂部下拉菜單進行篩選,省去更多分類入口,縮短用戶到達信息詳情頁的步驟。
4、動態數據可視化(Dynamic data visualization)
現今數據可視化不只是靜態展現數據,用戶希望通過互動及時獲取數據流,動態數據可視化(Dynamic data visualization)將更加強調數據轉譯實時更新的圖形,以及動態的圖形化表達。
Moves
實時數據監測,Moves會根據你的運動情況在后臺計算步數、距離和時間,然后生成簡單易懂的圖表幫助你了解一天的運動情況和地點,如果你一邊走一邊掏出手機查看Moves,隨著你步數的一步步邁出,oves相應運動的圓形會跟著你的步伐震動,同時數字也在不斷增長,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成就感;Nike+會隨著你跑步的行為以語音方式提醒你跑步的公里、速度;其他還有 Nike+furlband、latin。
UP Coffee
動態數據呈現,靜態圖形僅能表現數據的單一數據屬性,當圖形以動態效果呈現時,便能多維度呈現給用戶實時信息、同時能與用戶形成互動,提高數據表現的趣味性。
5、精細的視差效果(FINE PARALLAXF EFFECT)
視差是指讓多層背景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形成立體的運動效果,帶來非常出色的感官體驗。視差動效在網站中應用不少了,在移動應用中,除了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手引導頁,還有一些精細的視差效果應用也能給我們帶來錯落有致的新鮮體驗。
視差效果的應用需要橫向考慮哪些是前景,哪些是背景元素,考慮在滾動的過程中狀態的停留和過程中的效果呈現。
CORSSFADER
CORSSFADER/ IFTTT/ HUE產品都采用了精細化的視差設計,效果非常吸引人。

App Flow
微視差的設計,App Flow在從圖文結構向文字轉換閱覽體驗的過程中,標簽前景、圖片背景、底部文字區域部分在滾動過程中速度均不相同,呈現錯落有致的效果,并且前景標簽的形狀會發生變化與文字場景融為一體。

Yahoo天氣
Yahoo天氣通過橫向劃動切換的方式查看兩個城市天氣時,前景的框和背景的圖片以不同的速度滾動,如話劇表演序幕徐徐拉開的效果。
6、分層結構 (LAYERED INTERFACES)
分層結構可以想象在立體空間中,在XY軸的基礎上,增加Z軸。將當前所在的界面蓋在另一個的上面,將信息分層歸納,體驗上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層級感,區分主次信息的展示 。這種設計更專注于內容,更多的暴露信息,減少結構層級,操作高效 。
Cal
Cal是Any.Do 的團隊推出的一款設計精良的智能日歷應用,主要內容的展示采用卡片形式而非全屏顯示,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卡片和底圖兩個層級,能夠烘托場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帶入情境,給人無限想象 。
DayBoard
還有的設計雖然在當前界面沒有看出層次,其實只是將層級隱藏起來了。如DayBoard,它其實是側邊欄形式變更過來的,通過動效擴展了屏幕空間,渲染出帶有縱深感的層次,將操作區和內容區劃分開,培養用戶使用習慣,使人印象深刻。
7、大視野背景(FULLSCREEN IMAGE BACKGROUND)
不不論是大屏電子設備、汽車的全景天窗甚至是落地的陽臺玻璃,人們總在追求更大的顯示區域和更佳的顯示效果,大視野在同類產品中總是能在同類產品中帶來更突出的體驗,在移動應用中也是如此。
大背景圖片已經成為營造設計氛圍主要手法,需要設計師具有更好的細節雕琢能力才能出效果,會讓APP更生動,更具創造力。
The Whole Pantry

Flink

VSCO Cam
來看這些產品The Whole Pantry / Flink / VSCO Cam,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提升視覺表現力度,豐富情感化元素。一些信息或操作,浮動在圖片上。這種設計方法,對字體和排版設計要求更高,難度也更多,但極容易渲染出氛圍。
8、虛擬現實的游戲化(GAMIFICATIONS OF VIRTUAL REALITY)
通過肢體、視覺和聽覺等感官體系直接與虛擬場景交互,可以重建并簡化交互方式,由原來的間接控制到直接交互;實現一維到多維空間體驗全新體驗。虛擬現實的游戲化和社交化都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口袋妖怪
“口袋妖怪”結合Google map,當用戶到達Google 地圖上所標注的妖怪捕捉點時,使用手中的智能手機的相機拍攝界面進行掃瞄的方式交互,便可以從屏幕中發現它們的蹤影,進而丟出“寵物球”來進行捕捉;用虛擬現實技術給用戶創造一種輕量游戲化的現實增強的交互體驗。

Ingress
Ingress的現實增強游戲, 通過真實世界的體驗基礎上,用不同的視角觀察它,從而實現不同的“真實生活”。結合 Google 地圖和導航生成一副虛擬的游戲地圖,但是地圖上的街道、路線和地點都是真實的。玩家需要按照地圖收集并積攢虛擬的“XM”能源,就像真人版《吃豆人》。收集足夠的能源可以前往“傳送門”完成“黑客”任務,傳送門一般都設置在美術館、圖書館這樣的公共場所。
9、任務窗口模式(TASK WINDOW MODE)
手機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廣,給我們帶來更優越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煩惱。面對大屏手機單手操作和手指操作范圍有限的劣勢,如何讓用戶靈活地操作成為設計師思考的問題;而另一方面,設計上能否因為大屏帶來體驗上更大的突破呢?
Galaxy Note 3
多任務窗口模式,跳出傳統手機單屏使用的思路,三星Galaxy Note 3允許多窗口同時存在,可以實現同屏顯示兩個應用了。比如,同時顯示郵件和相冊,用戶可以在主屏幕選擇運行幾個特定的任務。多任務窗口充分利用大屏手機顯示空間,提升用戶的操作效率。

百度瀏覽器PAD版
10、動服務式設計(PROAC SERVICE DESIGN)
現在的APP怎么才能獲得用戶的芳心呢?功能可靠、界面高大上?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智能和貼心,如果可以讀懂用戶當前的需求,并主動提供解決方案,為用戶省去那些搜索、選擇、糾結等不必要的步驟,還能抓不住用戶的心么?尤其是移動場景下,場景變化往往會產生新的需求,這時更需要我們主動提供貼合當前場景的服務。
Shopkick
Shopkick讓智能推送和智能導購成為現實,識別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推送更有場景引導式的信息,主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Cover
Cover是一款支持安卓用戶自定義創建鎖屏菜單的應用程序,同時支持識別用戶的情景(開車、家中或者工作),自動調整鎖屏的內容,允許用戶快捷切換和喚起合適的應用。
寫在最后:每位設計師都應該對設計趨勢有自己的敏感度,研究前沿的設計方向,關注最新的設計模式,并靈活的應用在實際的設計中,為你的設計增添有趣新穎的體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