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創造【強關系】的社群才是好社群
一般大家對社群的期待是全體群員積極參與社群活動,保持群內熱度,進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如此正能量的社群,讓社群快速發展壯大,認為做到這一點的社群就是好社群。
群規模大就是好社群嗎?假設把你的微信群取消,你的社群還存在嗎?假如沒有微信公眾號,你的社群還有根據地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應該意識到:你還沒有建立真正的社群。
不評估微信群活躍度,不評估微信公眾號粉絲量,那應該怎樣評估一個社群的質量呢?
在網絡上大家可能都讀過論述社群社交關系的文章,很多社交關系文章會信誓旦旦的告訴你什么是強關系:親朋好友,工作同事;什么是弱關系:通過網絡接觸到原來不熟悉不了,不了解的人。有的觀點認為強關系會鎖死交際圈,而弱關系連接才是打開事業圈的王道,這些思考都似是而非。
真正能創造巨大價值的關系一定是強關系,而不是弱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弱關系發現銷售機會,發現潛在的強關系資源,但要讓這些弱關系產生價值,還是得先把它們轉化成強關系。
傳統產品型企業的客戶在產生購買之后,大部分和企業沒有持續連接,這其實就是一種弱關系。他們和客戶之間只有一次購買連接,通過購買過程他們獲得了一些客戶信息,但是沒有和客戶建立連接,以致到了互聯網時代,他們找不到他們的客戶了,不得不轉型互聯網去構建產品型社群,重新建立和客戶的直接連接。
而服務型企業這方面的困擾就少很多。如銀行要借助互聯網建立和客戶的連接,難度就小很多,因為服務業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強關系,他們無需建立社群就可以方便觸達用戶。
那么擁有強關系的社群本質是什么?那就是必須建立社交關系的交叉覆蓋。
什么是交叉覆蓋?
關系親密的人,往往擁有對方的手機號、QQ號、微信號、郵箱、地址等各種聯系方式,甚至找不到對方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身邊的人挖出他躲在哪里。但在弱關系中,人和人之間只有一層連接。
人和人之間的連接包括:
職業圈連接:郵件,QQ、微信
生活圈連接:微信朋友圈,QQ空間
人脈圈連接:社群
興趣圈連接:俱樂部會員
私密圈連接:陌陌、探探
血緣圈連接:老鄉會、同學會、戰友會
連接越多,關系越強
要形成一個社群,群員和群員之間至少要兩個維度的連接,所以幾十萬微信訂閱者不是社群,因為他們與運營者之間的聯系只有微信一個渠道的一次連接。
幾萬名在線課程學員只是質量稍高的社群,因為他們大部分和運營者只建立了2~3個維度的連接,課堂平臺、微博、微信群。而積極學員會再添加運營者的個人微信、微博互粉,并且連解讀會不斷加深。
一個幾萬人的社群,核心團隊成員除了都在一個微信群外,彼此都是微信好友,微博互粉交換電話,經常同城聚會。這做到了網絡圈,生活圈和職業圈的交叉覆蓋,這才是重度鏈接。這樣的社群核心規模可能不到200人,然而正是這個規模很小的核心團隊,可以創造出商業運營過程中80%的能量。
一個社群的價值在于社群可以幫助弱關系的人形成強關系連接,這種強關系讓群員彼此產生了信任了解,建立能力互補關系,從而創造出原來不存在的價值。
好的社群創造了社群成員之間的社交強關系:交叉覆蓋,并通過社交交叉覆蓋讓社群成員彼此之間足夠了解和認同,可以按大家認可的價值觀和工作方法做事,減少傳統組織中的溝通成本,才能有更大的能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