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創始人:匿名社交產品令世界變得更加真實
來源:騰訊科技
匿名應用最近越來越火爆,其中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數匿名分享應用Secret了,這款iPhone應用允許用戶向好友以及附近的人分享秘密。上線僅僅兩個月的Secret已經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融資,外界的質疑也隨之而來。
Secret CEO和聯合創始人大衛?比托(David Byttow)近日接受了科技博客Gigaom的采訪。采訪中,比托談到了Secret的發展方向、隱私倫理等問題。
以下是此次采訪中的部分精彩內容:
記者:Secret上線有兩個月了,其發展得怎么樣?
比托:我們公司的規模已經增長了約600%,到四月底我們的員工將達到約12個人。
我們堅信我們已經找到了人們需要和喜歡使用的東西。我們甚至沒有去關注用戶增長,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擴充團隊,我們要保持短小精悍。
和一條推文或Facebook狀態更新不一樣,每一條秘密的“半衰期”都比普通文章要長得多--介于博客文章和一條推文之間。30天前發布的秘密到現在依然有人氣的原因是這些秘密以“同心圓”的形式擴散。我們從未添加時間戳,因為我們希望每一條秘密不會受到時間的影響。
記者:這些秘密是依靠評論保持人氣嗎?
比托:這和對話有關。打個比方說,你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飯,其中有個朋友說:“伙計們,讓我們聊聊這部新電影吧。”有人引起話題,然后每一個人都會參與到討論中來。這場討論還將出現在電視上,其他人也能看到。
記者:你認為那些不太看重匿名的人會參與到私人討論中嗎?
比托:我認為時機就是一切,但我們并不能一直搞懂背后的原因,未來我們將解決這個問題。Twitter、Facebook以及基于身份的平臺在過去幾年中迅速發展,但是匿名一定也有市場。我的意思是,匿名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如果你需要誠實的反饋或者希望他人告訴你真實的想法,你可以創建一個允許他們將身份和觀點區分開來的渠道。
但是,在推進匿名的同時建立責任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記者:當擁有匿名應用時,人們很容易忽視規矩。你們是否有責任維持秩序?
比托:要在社會上生存,我們就必須設立規則。
我認為我們有義務引領社區向對人們最有用的方向發展。我想諷刺挖苦、惡語相向或者粗俗內容無益于社會發展。造謠中傷和舉報之間有著明晰的界限。但是我們不會監控真假,我們要做的是讓人們組織自己的觀點。
但是我們會對產品的未來負責。我們每天都在工作,開發新的工具,從前端和后端解決這個問題,即使團隊在過去幾個月中只有兩三個人。
記者:你們怎么確保秘密不會憑空消失,永遠不被別人看到?
比托:沒被人看到的文章真的很多。Secret不是Whisper,沒有公開的信息流供人們瀏覽、發布并挖掘內容。
我們選擇讓你向認識的人分享秘密。我們一直在觀察這些內容,有些被分享的內容真的很好。
如果你根據電話聯系人圖譜將人們視覺化,將發現我們聯系的程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我希望有一天以匿名的方式做一些有關人際聯系的研究。因此我并不是特別擔心,隨著我們的增長,我們會讓更多的人看到它。
記者:Secret的“Share”功能允許將秘密發送到Twitter和Facebook上。你怎么看待這個功能?誰擁有Secret上的秘密呢?
比托:我們創建“Share”功能的目的不是讓人們關注某一個人或他們的推文。“Share”功能的推出是為了分享知識。有人將秘密截屏并將其分享到Twitter上,我認為這么做會對秘密本身和作者造成傷害,因為其失去了上下文的關系。
我們希望為用戶提供一個輕松分享秘密的方式,同時所分享的內容帶有完整的出處、完整的對話和完整的上下文關系。一旦作者刪除秘密,被分享的信息也隨之消失。
記者:在你看來,我們是否正在進入一個“匿名”觀念變化的時代?
比托:我不喜歡人們將Secret稱為匿名應用,因為我們會提示秘密的出處。我們每個人有很多側面,網絡并不能將這些東西很好地表達出來。Secret抓住了整個概念,以及你、你的個性和身份的所有側面。
像Secret這樣的產品需要繼續存在。我們不僅需要表達我們的想法和感受,還要擁有一個能夠了解周圍世界和周邊人真實想法和感受的地方。它令世界變得更加真實,這是我們前進的驅動力。我想,我們應當將它變成對世界有用的東西。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