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中的量販零食,即將跑出第一家“萬店”
@新熵 經授權轉載
來源:36氪
從2017年正新雞排開始,到華萊士、絕味鴨脖、蜜雪冰城、瑞幸,再到2023年鍋圈上市,成為港股第一家“萬店”品牌……“萬店時代”的序幕正在拉開。
一萬,這個數字本身就是極具挑戰的目標,被視作新消費連鎖品牌里程碑式的門檻,越來越多新消費企業將“萬店”納入發展規劃。而自雞、鴨、茶、咖相關賽道之后,量販零食成為眾多新消費中,最具潛力成就“萬店”的賽道之一。
這是一條通過抓住當下市場結構性變化產生的新需求,而快速增長的賽道。簡單類比,如果說處于火鍋賽道的鍋圈,精準把握了國內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通過提供“極致平價”以及“優質平價”的商品,成功實現上市。那么量販零食賽道,也是通過提供具備上述特質的商品,在“審慎精明”的消費趨勢下,受到中國億萬消費者的青睞。
但是,當各類新消費賽道開店速度越來越快,市場也一定越來越“卷”。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何開得快且開得好,才是刺激行業腎上腺素的新里程碑。如今,市場上更是出現高質量“萬店”的聲音,背后的產業邏輯,是誰能更快找到科學的發展模式。
近日,在快速發展的量販零食賽道,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下稱“零食很忙集團”)在喊出“萬店”目標的同時,也交出了自己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用可驗證單店模型,打造多方共贏生態
如果要為2023年的零售行業總結關鍵詞,折扣化一定是其中重要的關鍵詞:“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過阿里”“‘移山價’戰火蔓延”“1688工廠火了”……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折扣業態”在國內零售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各類以“低價”為賣點的折扣店、量販零食店大規模蔓延至全國各地。
“如雨后春筍一般鋪滿大街小巷”或許是量販零食店最真實的寫照。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量販零食店門店數量突破2.2萬家,2025年這個數值將會突破3萬家。
量販零食,簡單而言是將各類零食集合在一起,通過更加靈活、更具性價比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好吃、不貴、便捷,曾經似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三角”,但隨著供應鏈的重構、數字化的管理等措施落地,既通過壓縮零食的流通鏈條,用低毛利+高周轉的商業模式,讓三者如齒輪般相互驅動,使得量販零食的商業模式成為“穩定的三角形”。
“據調查,量販零食單店SKU已經超過1600件,憑借供應鏈和上游議價權等優勢總體價格比普通超市便宜30%左右。”36氪研究院院長鄒萍在零食很忙集團舉辦的“萬物生長·2024年度伙伴大會”上指出。
顯然,價格上硬折扣,讓量販零食贏得了市場。趙一鳴零食創始人兼CEO趙定在伙伴大會上表示:“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獨特的價值,未來集團將圍繞‘產品多,價格低,更新快,體驗好’四個方面發力。我們干的事是:不賣便宜貨,把貨賣便宜。”
但硬幣的另一面,如何實現硬折扣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并仔細打磨的商業模式。換言之,在實現價格便宜,讓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還要實現讓加盟商、上游廠家、品牌自身賺到錢,這是非常考驗功力的事情。
畢竟,當“萬店”成為消費領域眾品牌的共同目標,且大部分主要以加盟的方式擴大規模,如何實現與加盟商利益與共已是擴張最樸素的真理。
零食很忙集團的案例便是其中一種優秀模式,因其在開放加盟前便充分考慮了多方利益。“我曾設下目標,門店的月均銷售額做到40萬才開放加盟。”趙定分享,“2019年,直營門店月均才20多萬元,后來下調了毛利率,調整了門店模型、重視運營管理、營銷,升級會員系統……經過一大圈的折騰,在2020年單店銷售額月均達到了40萬元,如今已一路漲到了55萬元。”
趙定曾透露,趙一鳴零食花了大概18個月去打磨一個單店模型,從單店的產品結構、選址、加盟商選擇,包括門店在整個鏈路的發展都做了細致的打磨。
“萬店”基因,預示著很多能力,供應鏈、門店選址、產品營銷、會員管理等等。“萬店”的首要條件,是可被驗證的單店模型,它是10000的1,有了1后面的0才真實有效。
而通過對1的雕琢,讓零食很忙集團規模快速發展,并持續壯大:如今合并后集團門店總數超7500家,加盟商及員工已超12000人。2023年,集團門店總營收超200億元,共計接待消費者超6億人次。
“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家企業在戰略合并后,將在2024年率先奔赴“萬店”規模。”零食很忙創始人兼CEO晏周指出,“要通過“萬店”構建一個強大的加盟生態,讓加盟商可以賺更長遠更長久的錢。”
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零食很忙集團已經推出一系列舉措,比如:圍繞“開好店,破萬店”的目標,公布了0加盟費、0管理費、0培訓費、0服務費、裝修費0利潤,開店一次性補貼10萬元,且門店招牌面積超過2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300元/平方米補貼等多項優惠加盟政策。
零食很忙集團加盟生態背后的產業邏輯,是規模效應能帶來集采優勢,讓品牌獲得更多議價權,進而讓品牌一方面可以采取低價反哺加盟商讓后者更賺錢,另一方面讓利于消費者,以更具性價比的價格購買好的產品,最終形成各方共贏的生態。
據悉,零食很忙集團在大會上正式亮牌:500+正品大廠深度戰略合作,100%商品直采,實現去經銷商化。在品控上,集團升級“六審六檢”品控管理機制,從源頭工廠到門店零售,構建起層層食安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消費者購買更多好價、好質的產品,零食很忙產品總監李向陽特別提到,2024年集團將成立產品創新部,通過消費測試、市場調研、委托加工等形式打造自己的品類品牌。
用后端體系的能力,實現“滾雪球”姿態前行
不可否認,對于任何一個品牌來講,“萬店”都是充滿誘惑的,誘惑在于規模化的市場空間、更高的獲客效率等等。但是,店多并不是贏。
當下,“萬店”離不開高效的加盟體系加持。不管采取何種加盟方式,若加盟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難以統一,品牌方缺乏有效的管理、監督手段,易導致規模越大,出問題、“砸牌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也是為何,近年來,高質量“萬店”的聲音開始出現,于量販零食賽道而言更是如此。零食很忙集團的案例證明了,量販零食賽道是大消費領域中長坡厚雪的最佳賽道。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隨著競爭加劇、整合加速,零食行業逐步進入下半場,競爭關鍵因素轉向效率,對供應鏈、加盟商及公司內部管理能力突出的連鎖品牌將通過效率提升最終勝出。
如何才能實現賺更長遠更長久的錢?除了有大眾化的產品和價格作為基礎,還必須具備產品標準化能力,強大穩定的供應鏈提供保障,以及數字化能力為品牌發展提供基礎建設,是“硬件”與“軟件”的結合。
晏周在會上表示,集團合并后將在第一階段全面打通數字化、供應鏈與產品,形成更大體系化的后端能力。
這種后端能力首要是“軟件”上的數字化能力,這是連鎖品牌管理實現半徑擴寬,經營效率提升,全國各地管理標準統一的基礎設施。零食很忙集團第一時間拉齊數字化能力,整合雙方數字資產,形成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并通過整合數字資產,實現數據共享和流程優化,提高業務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而通過數字化能力,還能提高供應鏈效率,帶來更深入的市場洞察,更精準的營銷策略,以此提高綜合市場競爭力。
當然,為了能讓前端消費者買到高性價比的好貨,從研發、生產,到物流、倉儲,最后到終端銷售,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一環,都非常關鍵。
這是品牌的“硬件”能力。比如在消費者需求更多傾向于即時滿足的當下,對供應鏈體系、物流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食很忙集團為此建設18大數智化倉配物流中心,累計占地面積超30萬平方米,從下單、分揀、裝箱、出庫,賦能門店24小時報貨配送。
同時,為確保消費者體驗,零食很忙集團還采取了包括建立門店標準化管理體系,如每月對門店形象、服務、陳列、倉儲、食安等80多項標準化細則進行評分,幫助加盟商提升門店經營質量。
通過數字化體系、供應鏈體系、物流體系、產品體系、標準化體系等多項后端能力的反復打磨,零食很忙集團能確保前端加盟門店的穩定運營,而通過門店的持續盈利,反過來又能支撐后端能力持續優化,兩者協同發展,最終實現以“滾雪球”的姿態前行。
羅振宇在2024年跨年演講中提到,在內卷的盡頭,請試試“微雕”:內卷是低水平的復雜化,但微雕,是總能找到下刀的新角度。
零食很忙集團正在不斷地“微雕”。趙定認為,過去量販零食行業的成績更多是因為商品爆發、供需不平衡和市場紅利,“只有創新才能推動行業的進步,才能擺脫內卷”。
而瞄準“萬店”,背后不僅僅只是規模,更是讓市場看到零食很忙集團規模發展的力量、擁抱變化的力量、做強體系的力量、以人為本的力量……正如晏周在大會上說的,合并不是一個結果,更不是一個結束,反而是一個更新更好的開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