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品牌,群雄逐鹿,三松兄弟解讀2023粽子市場品牌現象
粽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標志性食品,在中國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2023年三松兄弟走訪全國東南西北中13座城市,106家商超,深入研究中國粽子市場,發(fā)現2023中國粽子市場十大現象。三松兄弟通過走訪市場發(fā)現:粽子市場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格局,除了享譽全國的五芳齋,每個地區(qū)都涌現出眾多品牌,形成了一場激烈的“群雄逐鹿”。
區(qū)域品牌,群雄逐鹿
粽子市場的繁榮背后隱藏著激烈的競爭,各城市市場粽子品牌占有率的分布情況更是引人關注。不同城市的消費者口味、文化習慣各有差異,因此各地區(qū)的粽子品牌市場份額也不盡相同。
例如:
北京市場:稻香村在全國特定的渠道都有鋪貨,但它的根據地在北京,稻香村產品在北京粽子市場占據66%的份額,其余的粽子市場被除全國品牌以外的“仿膳、天福號、故宮食品”等本地品牌瓜分。
哈爾濱市場:作為哈爾濱老字號,老鼎豐專注糕點制作,其粽子產品占據整個哈爾濱粽子市場的33%;桃李作為東北起家的面包品牌,其粽子產品在哈爾濱粽子市場占據24%的份額;其余像李氏品牌緊隨其后,在哈爾濱粽子市場占據17%的名額。
西安市場:米旗在西北市場商超的品項占比最高,為18.8%;西安飯莊的品相占比為16.3%;安旗的品相占比為13.1%;心特軟的品相占比為9%;紅星的品相占比為8.1%;在西北市場商超里還有其他粽子品牌御品軒、麥里金等。
鄭州市場:鄭州市場是三全、思念品牌的“大本營”。其中,三全借勢端午習俗主打“龍舟粽”,其粽子類產品占鄭州商超市場粽子類產品的27.2%;思念借勢端午習俗主打“大黃米粽”, 其粽子類產品占鄭州商超市場粽子類產品的32.3%。
長沙市場:五芳齋在長沙市場有一定的領先地位。其他本地品牌斗爭激烈,不分伯仲!舜華的粽子產品占長沙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10%;九豐齋的粽子產品占長沙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9%;喜臨龍的粽子產品占長沙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8%;溢湘齋的粽子產品占長沙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6%;綠食園的粽子產品占長沙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5%。長沙市場沒有一個主導性的區(qū)域性品牌。
廣州市場:廣州商超中,具有優(yōu)勢的陳列堆頭位置有42%都被廣州酒家占據,混合堆頭優(yōu)勢的位置也是被廣州酒家占據。廣州酒家粽子類產品占廣州商超市場粽子類產品的25%。
貴州/成都市場:五芳齋在成都的市場商超里占有率最高,為34%,沒有明顯的第二品牌。在貴州,貴州龍、黔貴坊粽子類產品占貴州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60%,處于統(tǒng)治地位。
云南市場:云南市場以本地品牌粽子為主,德和粽主打“云南味”,其粽子類產品占據云南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25%;昆明冠生園粽子類產品占據云南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的12%;潘祥記鮮花餅跨界做粽子,憑借其影響力拿下云南市場商超粽子類產品16%的份額;其余的像桑秋、吉慶祥品相在云南市場商超占比較少,分別為3%、2%。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這個“群雄逐鹿”的粽子市場中,粽子品牌想要在市場中立足并非易事,三松兄弟認為:各粽子品牌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