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的這組“大廠平替”海報,看完后先扎心后暖心
“不是大廠高攀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價比。”
平替,是近兩年的熱詞。
被脈脈橫向用在“跳槽”,大叔的感受是:
太精準了。
@脈脈公關,你是怎么知道:大家在大廠卷不動了?
來自脈脈的2024年“工作性價比”調查報告顯示:
在進入大廠有難度的情況下,81.93%的人表示考慮去“大廠平替”公司。
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群體是對大廠平替公司接受度最高的群體,91.84%愿意考慮或已在平替公司工作。
在3-5年工作經驗的群體中,83.33%的人表示可以考慮大廠平替公司。
新入職場的人才(1年及以下經驗)也展現出較高的接受度,75%愿意考慮大廠平替。
老實說,大叔看到這組數據,很意外。
因為,我當年大學畢業,夢想就是去大廠。
尤其是聽到“某某媒體人去大廠當公關,年薪百萬”、“某某公關在公司上市后,手里的期權和股票能套現1個億”……
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在深圳出差,看到騰訊員工下班走在大馬路上都掛著工牌,那種大廠的驕傲是洋溢在全身的,據說拿著騰訊工牌可以在深圳好多酒店和餐廳打折……
為什么大家越來越想去“大廠平替”了?
脈脈用幾組海報,做了回答。
在文案上,采用了“半句扎心,半句暖心”,幫著打工人,從多個維度,又重新定義了“大廠”。
比如談員工關系的:
公司不大,人情世故;公司大了,人情事故。
你常懷溫暖的廠,就是“大廠”。
也有談個人成長的:
每天重復一年也是一天;每天不同,一天也是一年。
你能善待生活的廠,就是“大廠”。
真正的好工作,能把你變牛;而不是把你變牛。
你能勞有所成的廠,就是“大廠”。
也有更現實的,比如針對最近兩年偶發的大廠員工“猝死”,用“扎心”的文案,既是勸打工人善待自己,也是勸大廠能善待員工:
為生活拼命工作,而有人只顧拼,忘了前面的生活和后面的命。
你能常懷溫暖的廠,就是“大廠”。
也有談收入、自由和人生之間的取舍的:
成長無非是從月入幾位數的瘋狂,到人生苦短的釋然。
你能薪平氣和的廠就是“大廠”。
有些工位,只裝得下事與愿違;有些工位,還裝得下風和日麗。
你身心自由的廠,就是“大廠”。
除了這組海報,脈脈還上線了“工作性價比計算器”以及“工作性價比時代報告”,并列出了多個維度的“大廠平替”公司排名。
比如脈脈通過平臺大數據發現,不少“大廠平替”公司的平均薪酬,并不比大廠低。
也就是說,脈脈不僅深刻洞察到了所有打工人的“痛”,還為大家提供了計算工具,甚至通過平臺大數據,直接幫你在北、上、廣、深,找出了符合“大廠平替”的公司……
一切都是為了打工人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說,過去的脈脈,長期扮演了“互聯網公司茶水間”的角色,拉通了打工人的“信息權”。現在的脈脈,則繼續與求職者站在一起,用行動來緩解“職場焦慮”,幫助“打工人”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力”。
說完案例,大叔做個點評,聊3點。
1
去中心化傳播要“一詞占領心智”。
在定位理論中,有“一詞占領心智”,最常用的場景就是廣告語。一句廣告文案,收500萬創意費,就是這個價值。
在去中心化傳播時代,大叔認為,“一詞占領心智”同樣適用。過去一年,我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詞,比如“雪糕刺客”、“自殺式物流”、“農夫與蛇”、“南方小土豆”、“醬香拿鐵”、“特種兵式旅游”、“遙遙領先”……
“平替”在消費品領域的意思是“不選貴的,只選對的”,而脈脈通過創造“大廠平替”這個詞,告訴用戶:
我們應該擠掉“大廠光環”的“水分”,不選“名氣大但職位少、門檻高”,只選對的、各有優勢的中小廠。
把一個已經在某個領域的熱詞,做“橫向移動”到自己的領域,這種造詞手法值得借鑒。
2
“制造焦慮”不如展示“堅守善意”。
現在的很多傳播套路,其實都是通過制造焦慮來獲取流量,尤其是平臺型企業。
脈脈這次的傳播,其實也完全可以制造焦慮,比如:多少人從大廠被辭退了,多少人從大廠被辭退后長期找不到工作,中年危機,職場女性、大廠如何內卷……太多焦慮可以制造。
但脈脈這次的公關話題,卻放棄了制造焦慮,而是反過來,給予平臺最大的“善意”,去緩解平臺用戶的壓力和焦慮,幫助所有打工人去尋找更具性價比的工作,這個令大叔蠻意外的。
3
“用文案做轉化”代表了公關新價值。
很多企業,把品牌公關當成成本部門,只懂得花錢,無法創造收入,或者無法把品牌公關與業務增長有一個計算公式。
大叔的一位前阿里公關朋友就給我講了一個他操刀的刷屏案例,通過公關人對內容文案的把控,通過文案在去中心化的自傳播,實現了流量和帶貨,給業務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長。
從脈脈這個案例來看,大叔認為,也是一種“用文案做轉化”的嘗試。我猜測,脈脈在打響這輪聲量后,就會盡快推出“大廠平替”的招聘專場,這也是通過公關在推動業務增長,大叔會繼續關注,并希望能總結出一套“用公關提升業務增長”的方法論。
同時,大叔也發現,脈脈推出了“內推”服務,已經做了一些招聘專場,脈脈用戶在社區做內推,不少公司也在脈脈上發了很多高薪崗位。
最后,你怎么看“大廠平替”這個現象?跳槽春季來了,你會選擇“大廠”還是“平替”呢?歡迎留言區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