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一塊屏幕,講述快手五年公益之路
把企業CSR宣傳片拍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看過太多企業宣傳自己公益事業的片子,但是看了很多,留下印象的卻很少。記憶里的CSR片子,是宏大的理念和略顯空泛的情感關懷泛濫的重災區,鮮少有打動人心的作品。在參考與思考后,我們發現,其實真正能打動人的片子都是從很小、很具象的角度出發的:可能是文案的體察入微、可能是創意意象的聚焦,可能是“格局”的以小言大…總之,從細節入手,成為了我們做企業CSR片子的出發點。
去年12月,我們跟快手公益聯手,為他們制作了快手公益五周年宣傳片《從一方屏幕出發》,聯合泥巴哥、炳良助殘創業園區、林燒養老院以及90后村官趙倔強講述了快手公益五年的品牌故事。
作品一出,精美的畫面和平實溫暖的文案備受好評,甚至被新華社引用到了公益相關報道中。
「愛與科技,一體兩面」
公益都在講愛和善意,那么快手公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只有找到快手在公益方面的差異化優勢,我們的故事才是有價值的。其實答案就在快手公益的slogan中——科技連接善意,創造長期價值。
快手平臺本身的科技稟賦其實也是它的公益稟賦所在:它為所有人提供了展示生活連接他人的平臺,使得偏遠地區的蜂農能夠賣掉自己的蜂蜜、瀕臨失傳的手藝得到大家的關注、貧困山區的孩子得到善意的捐助…邊緣人物被看見,本身就是一種公益。所以,我們明確了片子的理念內核——連接愛意,傳遞善意。
「一方屏幕,五年歷程」
有了核心理念,通過什么樣的創意去表現?我們選擇用一個視覺線去串聯故事。我們的核心理念是“連接愛意,傳遞善意”,于是我們認為視覺線應該是一個能代表連接的東西。沿著這個思路,我們發散了許多選項,用一條河?用一條路?或者用一個人物?好像都不太好,當我們思路堵塞想打開快手尋求一些靈感時,靈感自己就來了:對,就是這塊屏幕。
快手公益的受益人與幫助者,就是通過這塊屏幕連接在一起的。屏幕不僅是打開快手平臺的標志,也是連接善意與愛的個體的載體。并且,快手本身就是從一塊屏幕發家的,把一塊屏幕上的事業做好了,進而有了更大的力量去為社會做貢獻。這滿滿都講述感和公益感不就來了嗎!
「四個人物,一條公益路」
為了增加片子的細節感,我們從小的角度出發,以單個人物為單位去串聯故事。我們選取了非遺傳承人泥巴哥:
鄉村振興官趙倔強:
炳良助殘產業園:
林燒養老院:
以四個主要人物去講述故事,他們涵蓋了非遺、鄉村振興、助殘、助老四個公益主題。在拍攝手法上選擇vo+日常情節演繹的形式,真實還原公益人物日常生活中發揮善意的情形。也正因為真實的質感,片子出來后非常打動人。
「溫情而不悲情,歡樂而不浮夸」
其實這個片子最重要的優點還有一個,就是情緒上的恰到好處。它沒有刻意表現受助人的悲慘,也沒有刻意展現受助人的堅強,而是通過一種踏實的樂觀,讓人相信快手公益真正地幫助到了人。
林燒養老院中的老人們擁有最真實的歡聲笑語,炳良助殘園區里的殘疾朋友們也是真正投入到了生產生活中去,我們按生活本真去記錄,去除唯心主義的編造與自我感動后,留下了最真摯的打動人心的溫情畫面。
公益不易,在這場拍攝中我們也深有體會。我們對創意的精益求精,希望也能算是對公益事業貢獻了一份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