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一族背后,藏著哪些品牌認知洼地?
房子是租的,生活不是
春節一過,外漂候鳥們開始新一年的出發。對于四海為家的年輕人而言,租房是和這座城市深度鏈接的方式,幫助他們去感受、評估是否適宜在此定居。
·精致租房風
在小紅書上,老破小的封面,再配上“媽媽以為我在XX過得很差”,基本都是爆款筆記。博主們將租來的破破爛爛房子拾掇一番后,搖身一變成小而美的溫馨小窩。
當然,只有小部分租客大動干戈爆改,自費幫房東翻修。在預算的限制下,陳舊的房源可能與年輕一代的新需求錯配,為了找到歸屬感,大多數租房青年都會添置擺件、家居、家電等方式來進行微改,提升家居氛圍感。
房客們正在將出租屋打造得越來越精致。他們雖然沒有產權,但早把租來的房視作“第二個家”。
·租房人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2023新青年租住特征調研報告》顯示,接近80%的年輕租戶希望能夠在未來購房安家,但隨著房價持續高企,青年購房離巢的難度越來越大,“買房才算家”的傳統觀念與年輕人松綁。58%城市租客認同可租房結婚來組建小家,隨著《裸婚時代》成為現實,長租成為城漂人主流的居住方式。
自如研究院調研數據指出,80%職場人接受“長租”,在北上廣深等流動人口眾多的城市,有51%受調用戶接受租房5年以上,實際上,75%的受訪者租房超過3年,其中12%超過10年。
隨著在出租屋的時間越拉越長,租房青年對居住體驗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僅次于通勤和租金。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和經濟周期,尚未有購房計劃的95后和00后,傾向即時享樂的生活方式來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他們在出租屋中是如何過上品質生活?接下來一起看看。
租房一代消費五大特點
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年輕人都是追求“生活為大”。相對于已落地扎根的定居狀態不同,欠缺安全感的租房一代的消費邏輯呈現五大特點:
特點一:租房壓力大,改造要低價
80%以上房客35歲以下,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在他們的支出規劃中,租金占收入的30%儼然是極限,但實際上,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承受著不小的租金壓力。25%租房青年的房租占收入31~40%,遠超預期。
租房已是大開支。但為了過得更精致,70%青年租客會規劃花3000元以下進行改造,網上各種“低成本爆改出租屋攻略”成了他們的熱搜話題。
特點二:休息分秒必爭,喜歡速戰速決
下班后的打工人“累成狗”,多一步也不想走。無論是租房搬家還是日常家務,年輕人希望速戰速決,拉滿休息時間效率,盡快宅家躺平。
67%年輕人傾向用手機租房APP、線上租房網站渠道找房,能在上班摸魚時刷意向房源,可以大大節約時間成本。
在居家時間管理上,高達8成的95后租房青年正通過科技解放雙手,讓智能產品代勞家務,為了支配更長的休息時間。
特點三:租房空間小,家具家電也要小
90后、95后租房青年為縮短通勤時間傾向選擇離地鐵站更近、但租金更高的房子。在預算的考量下,20-25㎡的房源最受歡迎。小格局的出租屋中,收納空間不足、房間功能混亂是阻礙家居品質的難題。
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在一房一廳的逼仄格局下,他們更喜歡購置功能齊全而尺寸小巧的家電、家具,來拼湊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家。
特點四:追求靈活性,便攜更自由
“行李箱式租客”這類生性愛自由的城市候鳥換房頻率高,拆卸方便、便攜性強的產品,及獨立小包裝的迷你商品,更適應他們靈活搬家的情景。
同時,選擇便利的電子產品也是精神自由的象征。“無線/藍牙/便攜”正成為47%租房青年最常用的搜索前綴,這些特性為年輕人提供很大的便利性,使他們居家之中也能無拘束移動。
特點五:孑然一身,既要獨立空間又期待陪伴
54%的90后、95后租客傾向整租,然而在經濟成本的限制下,只有不到20%能如愿。
社恐青年們回家后享受獨立空間,希望各自安好。又I又E的租房族關上房門后,難免涌現孤獨感。在房源選擇上,他們還看中居住的公區配套及情感社交服務。
單身獨居的年輕人,也是“它”經濟的主力軍。為了減輕工作上壓力,78%獨自租房的房客會養寵物來獲得精神陪伴。他們將寵物視作家人,因此選房時,也考慮寵物友好的舒適體驗。
長租已成為城漂族的主流居住狀態,讀懂這群租房一族的需求后,長租公寓、搬家、家具、家電等領域品牌也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拆解。
有哪些品牌服務租房一代?
·公寓品牌——自如
線上房源信息五花八門,真假難辨。據《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報道,超過一半的租房客都曾遇到虛假的房源信息。此外,甩手掌柜房東們在維修房屋時裝聾作啞,但卻經常苛扣押金,這些情況讓忙碌的房客煩心不已。
像深圳這般節奏快的城市,打工人都希望花少時間,租到省心、高品質的家。因此,有真實高品質房源、配備完善維修、保潔等增值服務的品牌公寓成為了眾多年輕白領的歸宿。
目前,自如旗下有“友家”、“心舍”、“曼舍”等分散式居住產品,和“自如寓”“自如驛”等集中式居住產品,來滿足不同群體的租房需求。配備完善的自如,讓年青房客不僅能拎包入住,還能享受雙周保潔、免費維修、搬家等服務。
有品牌力的公寓正在不斷延展服務鏈,來為租房青年“減壓”。在居住體驗改善后,租客的精神需求也要得到滿足。
“居住社交化”模式衍生,自如寓開創了單身社交公寓Meeta自如寓,配備了咖啡廳、共享辦公室、健身房、屋頂花園等多個功能區,并通過持續活動打造有社交屬性的青年公寓產品,讓租客足不出戶也能交朋友。
·搬家品牌
“每搬一次家,就脫一層皮”。相信有搬家經歷的你,對這句話身同感受。不只是東西繁亂的勞力,還要擔心搬家公司坐地起價的勞心。
不少運輸平臺只顯示基礎運輸費,價格看起來便宜但暗影重重。比如樓層費、額外搬運費,甚至師傅在中途提出加價,各種不透明的報價讓本就捉襟見肘的年輕人在選擇平臺前戰戰兢兢。
面對搬家場景,同城貨運賽道細分出的規范化的搬家品牌,形成了“北快狗,南貨拉拉”的局面。這些平臺提供不同尺寸的貨車,以滿足不同數量貨物的運輸需求;另外,透明的定價體系有助于避免客戶下單后的價格糾紛。接入微信出行服務板塊后,客戶不僅方便下單,也能實時追蹤貨物配送狀態。
·家具品牌——林氏家居
林氏家居在2019年明確了“年輕人第一次買家具的首選品牌”的品牌定位,為“精置青年”們提供高性價比的家居產品。
“精置青年”指的是一群在25~35歲之間想精打細算布置家居空間的,有審美又對價格敏感的挑剔年輕人。
林氏家居副總裁李承澤認為,年輕人的審美趨向全球化,因此,產品端需要不斷滿足他們對當下流行家居風格的追求。盡管家具是慢生意,但只有用快時尚的邏輯,才能跟得上消費者。
深入研究用戶后,林氏家居了解到第一次購買家具的年輕人的“既要有要”——既要性價比高、又要風格及功能多元。
以品牌在天貓上總銷量超3w的懶人沙發為例,只需350元即可實現六檔角度的調節,靈活滿足坐著玩手機、平躺睡覺等多場景需求。一椅多用,是出租屋人的心儀之選。
·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
“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如何占據出租屋?這與品牌的用戶洞察密不可分。
在卷到飛起的家電賽道中,小熊電器另辟蹊徑,用小微家電解決90后、Z世代的使用場景。首先,年輕人在選房時,已篩選掉未配備了空調、熱水器、洗衣機、冰箱等大家電的房源。入住后,只會自行添置小家電來提升生活品質。
其次,在疫情“長期宅家”狀態下,更多年輕人學會做飯,烹飪類小家電的線上銷售增速飛漲。基于以上兩點的洞察,小熊電器以此為切入口,推出養生壺、咖啡機、電飯煲、煮蛋器、空氣炸鍋等小家電產品來迎合年輕人的煮食場景。
圍繞單身一族“一人食”的吃飯場景,小熊電器推出了迷你電飯煲、電燉鍋等小家電產產品。以1.2L電飯鍋為例,精準到半杯米也能精煮,在專利加持下,保證了煮飯快又好吃的優點,滿足了年輕人“一人食也要吃好”的悅己體驗。
此外,顏值高的小熊電器成功得到各大平臺KOL的熱捧,產品價格在100~300元/件,讓消費者認為只花少許錢也能過上精致生活。因此,多功能、高顏值、高性價三位一體的優勢,讓小熊電器快速抓住年輕女用戶的心。
·其它懂得卷空間的電器品牌
另外,還有其他品牌的小家電產品因“小戶型”而生。
在市面上,寵物友好型的房源非常少,很多房東因擔心寵物會損壞房屋而拒絕租給有寵物的租客,或要求增加租金。鏟屎官即使能找到合適的房源,也要考慮合租的室友是否接受與寵物同居。為了減少溝通障礙,攜寵人士更傾向于整租。
在狹小出租房如何讓愛寵更舒適,主人更省心?寵物智能品牌CATLINK在2023年推出了一款專門針對"小戶型"的智能貓砂盆。這款機器只占地0.3㎡,并自帶兩個滾輪,騰挪不費力,增加了小戶型用戶的購買意愿。
此外,該智能貓砂盆的價格在千元以下,符合了高性價比的預期。因此上市不到兩個月時間,便在618天貓智能貓砂盆銷售榜上排名前三,登頂新品銷售榜。
·共享租賃品牌
在發達國家,節節攀升的房價,購房遙遙無期。國外年輕人更適應“以租代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國外出現更深度的租賃服務品牌。
為了滿足經常因更換工作而隔年搬家的年輕租房一族,Rent A Center、Cort、Aaron's、Feather等互聯網家具租賃品牌應運而生,能提供租期為3~16個月的高質量家具出租服務。
國內也曾出現抖抖家居、輕松住等家具租賃品牌,但隨著共享經濟風的過時,當下這些品牌已經悄無聲息。
很顯然,租賃雖便宜,但城漂族不買單。買回來的物品,不僅是品質生活,還是租房一代的安全感。他們正在關注性價比高的租房好物清單,隨時準備剁手。
收獲年輕人的品牌溝通招式
專注服務租房青年的品牌,有哪些對話經驗值得借鑒?
·第一招:培養種子用戶,從畢業季抓起
畢業季是校園的結束,是步入社會的開始,為了盡早占領年輕人群品牌心智,品牌爭相在畢業季進入校園搶占營銷話語權。
自如的“海燕計劃”是較為成功的案例。海燕計劃是為海內外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月付、0押金”的租房專項支持計劃,用實打實的福利鎖住畢業生群體,培養種子用戶。
為了推廣海燕計劃,自如每年畢業季不缺席,開展事件營銷。比如,2019年的校園朗讀亭活動邀請毛不易“為你讀詩”,以及2023年與三大職場品牌聯動,為畢業生分享職場通關技巧。自如以“陪伴者”的身份幫助畢業生順利踏入職場,成功打破了圈層隔閡,種下了品牌好感的種子。
·第二招:先懂你,再“愛你”
既然選擇做年輕人的市場,就要懂得在線上廝殺。作為傳統家居行業的一份子,林氏家居憑借互聯網的玩法脫穎而出,成功躋身到家裝市場主力之一。
林氏家居在品牌升級后,并沒有急于賣貨,而是用有治愈感、趣味橫生的內容來做情感鏈接。
其中,這組“住進每一種偏愛”文案在小紅書上大獲好評。品牌洞察到,無論是整潔有序還是“臟亂差”的家都給年輕人帶來了歸屬感和自由感。即使躺著放空,看似無用,實則松弛。
“懂你”的林氏家居將年輕人關門后的不為人知的“秘密”描畫出來后,獲得年輕人的信任,往后的轉化順理成章。
·第三招:描繪美好生活的場景聯想。
實在地說,對租房有品質要求的客戶,也是對未來有美好暢想的生活家。因此,品牌要學會給年輕人畫“餅”,并將自家的產品打造成不可或缺的“醬料”。
去年春日,小熊電器的“大地食裝秀”事件收獲44萬場觀及超5億的全網閱讀量。品牌將產品搬到了大自然中,運用文人墨客的詩詞作為文案,倡導了應時而食的健康生活方式。通過與中式美學相結合,小熊電器喚起了年輕人對自然的向往,并引發了對精致生活方式的渴望。
此前,小熊電器用可愛漫畫風與用戶進行對話。而這次新奇的體驗讓品牌在價值傳達上沉淀深度,是一次成功的品牌溝通轉型嘗試。
結語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個性張揚的90后、Z世代。在購房難的時代中,正在重塑新的居住價值觀念。租房不再是過渡的權宜之計,而是“享受生活”的開始。
如何熱愛生活,在租房一代中找到答案。
部分內容參考自
i.珊瑚數據:《2023長租公寓青年租客租住行為調研報告》ii.自如研究院:《2023職場人租住態度調研》iii.新一線城市研究所x自如研究院:《2023年城市租住魅力指數》iv.珊瑚數據:《2023長租公寓青年租客租住行為調研報告》v.后浪研究所:《2023年輕人居住態度報告》vi.KuRunData庫潤數據:《當代年輕人租房圖鑒》《寵物消費調查報告(2022)》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