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學霸賣除醛產品,年營收10億,拿下雙類目第一
文|王卓霖
2023年11月28日,潘浩在朋友圈寫下一句話:每過完一天,要努力比早上醒來時,更聰明一點。
這是美國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的名句之一,99歲的他在那天去世。潘浩對此感到悲痛,他自稱芒格信徒,此前專門赴美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會,見到了芒格本人。在他辦公室的墻上,還掛著一幅芒格身穿中國長衫的畫像,他說這是為了提醒自己要用芒格的思想做決策和戰略。
芒格深刻影響了潘浩,也讓這個80后創業者在中國市場創出一個令人關注的新品牌——希望樹。
這是一個賣除醛產品的新品牌,主打產品是除醛果凍。自2020年產品上市以來,希望樹已登上各電商平臺甲醛清除劑類目第一。2023年,希望樹更在天貓拿下了室內芳香用品和甲醛清除劑類目的雙料冠軍,預計品牌的全年銷售額超10億。
希望樹的母公司“時宜”,是潘浩在2019年創立的,諧音“十億”。這個取名的背后藏著團隊的“野心”。潘浩說,寶潔有20多個“10億美元”品牌,但在中國日化領域,真正做到10億美元銷售額的還比較少,他們將希望寄托于希望樹。
2023年12月,在上海南京西路的一棟寫字樓里,《天下網商》見到了潘浩。他聊了希望樹過去4年的故事,以及對于新消費品牌、企業管理經營的理解。
為什么選擇了一個看似“不太性感”的賽道?
“找一個即使平庸的人也能夠賺到錢的好生意,這是芒格先生的投資理念。” 潘浩給出了這個回答。
在創立希望樹之前,他曾在寶潔任職,又先后擔任過百事、聯合利華和美素佳兒的高管,擁有10年以上的快消品運營經驗。團隊成員中,不乏大廠高管,掌握著渠道資源、電商操盤經驗、供應鏈資源等。在與渠道達人對接過程中,他們了解到對除醛有需求的潛在用戶非常大。
彼時,中國除醛市場不乏國內外大品牌,例如來自美國的3M和霍尼韋爾、背靠浙江大學實驗室的浙大冰蟲等。除醛方式也各有所長,有活性炭包、除醛噴霧、空氣凈化器等產品類,還有提供上門除醛服務的。但在潘浩看來,這些品牌或品類不夠聚焦,或產品各有利弊,或客單價過高,在消費者心中始終沒有扎根,“盡管入局者不少,但都沒有形成壟斷。”
科班出身的團隊加上潛力賽道的商業想象,吸引了投資圈的注意。2019年,正在布局消費品賽道的險峰長青等向希望樹投來橄欖枝,幫助品牌完成天使輪融資,并給予了諸多建議。后續在2021年、2022年,希望樹又獲得了來自其他資方的戰略投資。
充沛的“糧草”幫助希望樹快速展開研發和布局。2020年9月,品牌開出天貓旗艦店,上線除醛果凍,昵稱其為“小藍罐”和“小綠罐”。昵稱化的策略出自品牌具有化妝品行業基因的營銷團隊,這種主動給商品取昵稱的方式強化了消費者對產品的記憶點,突出了產品的差異化,也提升了傳播和變現效率。上線半年,希望樹登上除甲醛商品銷量TOP1;目前天貓店鋪里銷量第一的小綠罐顯示已售20萬件。
除了在淘寶天貓陣地,品牌還發力興趣電商平臺,挖掘新用戶群體——裝修后有除醛需求但不知道希望樹的消費者。通過短視頻展示可視化的除醛過程,讓產品和品牌深入人心,引導興趣人群進入店鋪完成轉化購買。趕上抖音電商化早班車,導流、做大淘系店鋪并獲得平臺流量反哺,又在小紅書不斷加深品類科普與人群拓展,希望樹快速起勢、爆發的背后離不開團隊踩中了多個平臺的紅利期。
近年來,家裝市場出現新發展趨勢,除新房裝修外,消費者為提高居住體驗選擇重新裝修,相應的帶動了除醛市場回暖。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按照每平米均價30元的除醛費用計算,2022年除甲醛行業市場規模已超1200億元。
芒格之外,潘浩辦公室的另一面墻上貼著德魯克管理法則,二者的思考與方法構成他經營管理企業的思維體系。“在一個好生意里高效率經營,你就會干得從容一點,這就是我們的做法。”
以下為《天下網商》與潘浩的訪談內容,有刪減:
在價格和效果上找到相對平衡
天下網商:2020年的除醛市場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產品和品牌,為什么希望樹能突圍?
潘浩:一方面,愿意花5000元-10000元購買除醛服務的消費者還是少數。我們算是找到了一個更高性價比,同時更加便捷的除醛方案,相較于上門除醛,我的產品價格可能只是它的1/10或1/20,這對顧客來說是有意義的。另一方面,消費人群不同。一般辦公樓會希望空置的時間越短越好,用除醛服務的多;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裝修好要空置幾個月,等搬進去的時候可能超標并不多,用性價比更高的除醛凝膠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天下網商:除醛果凍吸附甲醛后出現變色,為什么做這樣的設計?
潘浩:產品加入激活液后就會變色,代表它開始起效。我們在所有的直播間、詳情頁,都會清楚地講明白原理是什么樣子的。主要是讓顧客知道,如果操作不對是不會變色的,否則你以為在除醛,實際上沒有。產品變色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在使用上對消費者更加友好,一目了然。
天下網商:如何想到用“昵稱”來做營銷?
潘浩:主要是我們的品牌團隊,有些是歐萊雅公司出來的,他們比較早就想好了(昵稱)。那時候測過不同的叫法,既匹配產品形態,又不能跟別人撞車,所以這個昵稱也還蠻有講究的。“小綠罐”是個很重要的詞,我們在買品專的時候會提前布局好,專門買這些昵稱詞。后續我們也發現,昵稱對于消費者在搜索產品時還是有蠻大的影響。
天下網商:除甲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潘浩:通風是重要的方法,但有些環境沒法通風。比如在辦公樓里,家里的冬天和夏天,做不到通風,但你依然要在那個地方待著,就要有個解決方案,把各個產品結合在一起使用。
天下網商:空氣凈化器能除醛嗎?
潘浩:當然,但空氣凈化器有一個bug(缺陷)。挺多空氣凈化器是用炭吸附的方式,如果這個地方是新裝修,可能吸了挺短的時間就吸飽了,之后它對甲醛分解就沒有效果了。有一些帶有分解功能的又特別貴,可能大幾千塊錢一臺。如果家里是兩室一廳,可能要放三臺,價格就很貴。除醛果凍在價格和效果上,能做到相對平衡。
抓住多輪紅利期,找到新人群
天下網商:相較于賽道頭部或之前的新銳品牌,希望樹做到類目第一,是做對了什么?
潘浩:首先,更好的產品功效是我們第一追求的。其次,我們找到了一群精準用戶。希望樹是比較早做抖音的品牌,2020年8月開始做。那時我們發現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在淘寶購買的消費者是明確知道要做除醛,并且能在淘寶找到類似產品,這是一個小群體。還有一個大群體是做了裝修、聞到味道,但不知道存在一個東西能解決問題。這兩者的人數可能差十倍。我覺得以air funk為代表的一些之前的品牌,可能就做的是明確有需求的消費者。我們去找的是那些做了裝修、大概率有這個需求,但不知道有這個解決方法的人。
天下網商:你們第一個紅利期是在抖音,怎么找到的?
潘浩:我們之前有拜訪國內的投資人,一個很厲害的投資人說,我們團隊不錯,但缺乏一個中心化流量的能力。淘寶、抖音都算是中心化流量,不過自己投流的話,當時抖音更有紅利。我就去學習抖音電商,還遇到了比較厲害的做抖音電商人群的咨詢顧問。
當時抖音電商的形態就兩種。第一種是魯班,就是消費者買完以后上門付款,或者用銀行卡付款;第二種是淘寶引流,直接跳轉到淘寶成交。第二種到現在還存在,那時候是整個抖音電商的主力,但參與的品牌不太多。我們就是在那個時候找到了新人群,比淘寶的量大很多,通過不斷地投這個人群、跳轉到淘寶,順勢把淘寶店也做起來了。店鋪鏈接權重上去之后,淘寶會再反哺一波流量。
天下網商:第二輪增長是什么時候?
潘浩:2021年增長特別快,我們從1個月100萬GMV,經過8個月后,成長到1個月1個億(GMV)。像前面說到的,第一波紅利是跳轉,一方面是拿到了抖音紅利,又拿到了淘寶的先發優勢,流量反哺。第二波是抖音內部開始有千川,有了新的工具。抖音電商的內部閉環在2021年已初步成型,并在那年有好幾波紅利,包括從魯班轉千川、自播、達人,都是紅利。我們把抖音推薦的這些工具都做了嘗試,所以在2021年跟著抖音閉環的業務又有幾波增長。
天下網商:小紅書帶來增長了嗎?
潘浩:小紅書是這兩年才開始,還是帶來增長的。因為除醛市場上,有不同的商家在講不同的敘事。我們會把對除醛的學習和理解,品牌該怎么做,在小紅書做一些品類教育。這兩年,我們做得還挺多。可以說,剛開始是通過抖音讓大家知道這個品類,然后通過小紅書讓大家對這個品類進行深度的教育跟使用。
希望樹實驗室
“沒有短視頻,可能就沒有公司了”
天下網商:最爆的視頻是什么樣的?
潘浩:場景化、故事化、內容化的,可以讓消費者代入的。比如你打開柜子一聞,發現有一股裝修味道,然后認為這個對身體有害,需要買除醛產品。用一個他可能經歷過的場景,把他對這個場景甚至嗅覺的記憶復現出來,再去推產品更有效。
天下網商:內容化對你們的影響有多大?
潘浩:抖音、淘寶的短視頻,對我們非常重要,是讓消費者理解這個品類的重要陣地。因為它不像一些消費者很熟悉的品類,還是要做大的科普,短視頻是最高效的方式。所以我們在短視頻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從人到錢,投了很多。如果沒有短視頻形態,這個品類要出頭很困難,可能就沒有這個公司了。
天下網商:天貓給你帶來的價值是什么?
潘浩:從成本結構角度來講,天貓的利潤率比社交屬性的平臺更好。因為它畢竟是消費者確定需求的平臺。別的平臺可能你能夠引流,但在淘寶的成交是比較扎實和穩定的。我覺得在淘寶上產生盈利要比別的渠道要更好一些。
天下網商:生意盤子的占比如何?
潘浩:如果是雙11,淘寶天貓的占比就會變大。非雙11期間,抖音更大一些。一年來看,平臺電商跟短視頻電商的營收占比差不多1:1。
天下網商:進線下渠道了嗎?
潘浩:開始進了一些。比如盒馬,因為盒馬是用阿里的數據平臺,能精準找到用戶,把產品推送給他。別的還沒怎么進。
“當你開創一個品類后,必然有很多品牌進來”
天下網商:怎么看待競品?
潘浩:目前市面上很多品牌都是在我們開創了這個品類之后進來的。我們當年在打英文名,叫full of hope。當時第二名叫full of hopeful,第三名叫full of happiness,第四名叫full of health,第五名叫full of house。這就是當時的品類前五。只有full of hope是我們的,別的都是其他廠家的。商業就是這樣,當你開創一個品類后,必然有很多品牌進來。
天下網商:這些競爭對行業頭部品牌有鞭策作用嗎?
潘浩:我們做了升級,從最早的藍罐升級到綠罐。2022年,藍罐的仿冒產品太多了,我們就推了新品。在國內做這個業務,就要不斷做產品創新。
天下網商:中國除醛市場的天花板是多大?
潘浩:不論是淘寶還是抖音,我們看國內除醛市場的整體數據已經蠻高了。但線下有多少體量,現在還不知道。
天下網商:希望樹的增長空間在哪里?
潘浩:首先,我們會做一些線下市場。其次,我們會在產品上做迭代和升級,包括做出更準的儀器、更便宜的檢測、更有效的炭包等,讓顧客體驗更好。也是我們對行業的深挖。還有,因為我們是一個集團,公司可能還會針對家庭清潔的其他場景做一些新品牌。
天下網商:后面的規劃是什么樣?
潘浩:我覺得還是穩步推進。首先企業還是要保持盈利,而且是越來越好的盈利,這是基礎。第二個就是做好所有的合規工作,觀察A股、港股或美股,一旦遇到上市窗口期,該上就上,借助資本市場的資源,把品牌帶到更高級別的平臺謀求更多發展。
“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天下網商:為什么選擇創業?
潘浩:從職場角度來講,我有一種特別強烈的不安全感。在外企,有時候換一個區域總經理,可能把班子全部換了,就是你業績好也沒有用,該換你還是換你。
從創業角度來看,我幫別人操過盤,也做過小股東,品牌的決策權還是不在自己手里。比如說我要換供應鏈,大股東說沒法玩了,他做企業的核心就是用自己的供應鏈,但我覺得這件事情對品牌發展可能不利。我們就產生了不同意見,但這種關鍵決策不由你來決定。那個時候,我就覺得還是要做一家自己的公司。
我就覺得這是為人做嫁衣的一種無奈,我想成就一番事業,還是得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創辦時宜,做出了希望樹。
天下網商:中間的創業歷程是怎么樣的?
潘浩:我去了一個進口奶粉的中國代理商那里做操盤手,相當于COO的角色。我本來就是做奶粉的,比較熟悉品類,業務做得也不錯。后來老板有了新想法,合作也就結束了。當時我們發現,給品牌做定位的這件事,對中國消費品企業還是有幫助的,就做了一家定位的咨詢公司,集結了一批有外企背景的老同事。再后面是做了一個生鮮豬肉的企業,做了一個合資公司,大股東有供應鏈,大家都出錢,經營這個品牌。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進入到自己塑造品牌、自己做產品的一個過程。
天下網商:您的創業風格是什么?
潘浩:我需要你兢兢業業把你的事干好:比如做內容,你能不能把場景講出來,能不能讓消費者在前三秒愿意看下去。我的創業風格叫孫子兵法:昔之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我們希望盡量少打這種以少勝多、用一個想法打贏的仗,盡量打那種10000個人打1000個人,平淡無奇地打贏,然后回家吃飯。出奇很好,但守正才是基礎盤。
“把說明書看明白”
天下網商:怎么找到營銷打法?
潘浩:認真地學習平臺規則。比如抖音說千川很重要,我們就成為最早的測試商家,去讀說明書。數據團隊的同學會把說明書從頭到尾讀完,然后告訴我,最主要知道的就是A3的定義。我們有些同學是學霸出身,學一門課也挺簡單,就是把定義背出來,否則后面會花大量的時間精力。所以我們對于平臺的規則是回到說明書,把說明書看明白。
天下網商:公司人員及研發團隊有多少?
潘浩:創辦時宜前,只有4個人,現在公司總體有200人左右。在閔行有一個以配方為主的研發中心,10多個人;在江蘇常州有一個基礎材料研發團隊,也是10多個人,一些新材料和創新性原料研發都放在那兒。
天下網商:工廠在哪里?
潘浩:我們在上海、江蘇有合作工廠,也在建自己的工廠。我們的代工廠不太敢做仿品業務,一旦做的話可能就沒有訂單。我們把核心成分控在自己手里,代工廠直接做這個業務還是相對難一些。
“是董事會雇傭我來管理這家企業”
天下網商:身邊聚集著一群優秀的人,是您找投資的底氣嗎?
潘浩:第一,投資給我們的,是至少能付給員工一個相對還不錯的薪水;第二是大家對這個事兒有共同的想法,比如做研發的合伙人,他加入的原因是那個“十億”的情結。
我們就說能不能在中國做一家像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的大公司。我們這些在外企經過培訓,又懂得新的流量,在新的環境里最有可能做起來,所以他加入了,當時錢還很少,在很小的實驗室里工作。那時候吸引人還是靠情懷,投資則保證了溫飽。如果完全不拿投資,要么是你招的人比較差,要么是這個人本身家庭條件特別好,或者你的感染力特別強。
天下網商:為什么一開始就要找投資人?
潘浩:2019年創業時宜前,我開過幾個零食店,把之前賺的錢都賠進去了,特別受挫。我們是開了店以后才跟一些投資人做的溝通,投資人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他說,你所在的賽道,有來伊份、良品鋪子,他們已經把價格劃死,你賣得比他貴就賣不動。他們在供應鏈端把成本控死,你要做規模化就很困難,我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當時我就決定,如果再創業,一定要先跟投資人聊。這是快速獲得不對稱信息的好路徑。
另一方面,做消費品的創業門檻比做咨詢高很多,起盤就需要很多錢,如果沒有融資,直接帶消費品挺難的,除非你有原始積累。我見到的做消費品同學,最起碼幾百萬、上千萬的初始資金還是要有的。
天下網商:您怎么看待與投資人之間的關系?
潘浩:首先,投資人是企業股東,我是企業經營者,對股東是有受托人責任。其次,對股東最重要的責任,是保護他的錢的安全以及給他帶來回報,這是常識。我雖然也是股東,但我更是這家公司的CEO,是董事會雇傭我來管理這家企業。我要為董事會負責,為股東大會負責。
“保持在浪上,不斷迭代自己”
天下網商:相信運氣還是能力?
潘浩:在創業之前,我覺得能力是第一位,但創業還是一個跟概率影響挺大的事。在我看來,創業的感覺就像沖浪。如果沒有浪,你都沒辦法用沖浪板沖起來;有了浪,你能始終保持在浪頭也挺難,一旦失去平衡或者動作不對,就可能掉下來。遇到浪,靠運氣,保持在浪頭,就靠日常的訓練了。
天下網商:遇到很困難的時候,怎么調整心態?
潘浩:我那時候都會有選擇,一種選擇是前進一步,一種選擇是退后一步,去到一個更安逸的位置。我后來想起來,人生中每一次都是前進一步,每一次都得到了一個更好的結果。所以當我遇到那種困難的時候,已經累到不行了,心底里最后會再生出一股力量,就是說我再努力一下。
天下網商:你理解的企業家精神是什么?
潘浩:德魯克有本書叫《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其中企業精神能力有四項,對我有很大的影響。第一步叫機會識別,你要有對生意的嗅覺,看到哪里有機會。第二步叫路徑決策,即使我知道那兒有金礦,我從A點到B點該怎么走?是走路、爬山、騎馬,還是坐摩托,你得要決策你的路徑。第三步叫節奏把握,我是今天早上出發明天到,還是穩扎穩打,早晨出發,夜里不趕路。第四步叫成為榜樣,翻譯過來是兩步,第一叫成為尖兵,當你在前進路上遇到難處,你就是那個門板,你就得上;第二是你要把尖兵工作變成一個可復制的、別人看了以后能繼續干的事兒,要把框架搭出來。那你又是尖兵又能復制,不就是個榜樣。然后團隊就會渡過這條河,你的這個事兒就能前進。做到這四步,就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
天下網商:如果有中國或國外的巨型公司入局這個賽道,你會焦慮嗎?
潘浩:肯定有焦慮,但這件事情不可避免。第一繼續做好基本功,第二做好維權。因為我們發現大量消費者之前搞錯了,他們根本不知道哪個是假的。那我們該做的起訴、維權還是要做的。
其實已經有大廠在做(除醛產品)了,我們一開始也很緊張,后來發現沒有想象中做的那么大。因為每個公司的基因不太一樣,他們如果想達到一樣的銷量,要虧很多錢。如果是空白市場,你要做5億,花的代價少一點,但我已經做了5個億,做到了第一,你要把我干掉,再做出5億,那可能還得再賠個三五個億。而且大廠大多是上市公司,要虧錢做這么小的品類,也得算算這筆賬。
我們做的是一個很細分的市場,就像在礁石上找到一條縫,我就是一顆牡蠣,把那個縫狠狠填滿。我不能保證沒有人挖我,但如果你要把我挖出來,一定會付出代價。作為小創業者,咱就得有這樣的覺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